「偷驢」(民間故事)

那年老王退休後不甘寂寞,拿出積蓄辦了個肉雞飼養場。他原來在單位裡任了一官半職,有些人脈,便利用這些人脈搞銷售,生意倒也做得風生水起。可是,隨著他離職時間的加長,老王發現這些人脈越來越不好使,舊同事舊部下好像越來越不認他這個“品牌”了,逐漸學會了推諉敷衍。加上最近又遇上禽流感,庫存日漸增多,銷路卻越來越不暢。老王心情煩悶,便把雞場扔給兒子管理,自己躲清靜學起了釣魚。

說起兒子小強,也是老王的另一件煩心事:老大不小還沒成家,成了時下常說的“剩男”,老王早先給他安排了一個辦公室的工作,他卻幹了沒兩天就辭了,連老王也沒告訴。在別人眼裡是香餑餑的“鐵飯碗”,被他輕易地砸碎了,美其名曰要自己“創業”,氣得老王吹鬍子瞪眼:“你連個女朋友都談不成,還痴心妄想談什麼創業?”生氣歸生氣,畢竟是親生兒子,老王還是出錢辦了個養雞場。開始他不敢讓兒子管理,現在銷售遇到麻煩,乾脆心一橫,放手讓他折騰去吧!試試他的本事!

迷上了釣魚後,老王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天地在這裡!他對釣魚似乎天賦異稟,一年時間不到就練成了“魚鷹子”(釣行對釣魚高手的尊稱)。

老王常去的地方是一個叫“蓮花池”的私人魚塘。據說老闆是個女人,年齡不大,經營上很有一套。老王沒見過這個女老闆,倒是領略了不少她的經營之道。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玩起心計來,老王絲毫不遜於女老闆。

“蓮花池”的收費標準為“十、八、六”,即:放魚當天收費一百元,第二天收費八十元,第三天以後收費六十元,直到下一輪重新放魚。和許多“魚鷹子”一樣,老王一般很少在放魚日當天來釣。一是因為收費最高,不划算;二是因為人多耳雜,不勝其擾。“魚鷹子”一般會選擇頭天過後來“偷驢”。

何謂“偷驢”?當然不是去偷四條腿的驢,“偷驢”其實是“偷魚”。不過也不能算偷,就是在非放魚日,釣客們憑藉較少的費用,釣得價值超過釣費的魚獲。其含義可能出自俗話“別人偷驢你拔橛”,有意外之喜的意思。同樣,魚獲不夠“釣費”的,就被認為是“偷驢”失敗,謂之“拔橛”。空竿無獲的,自然就是“白板”了。

老王是“偷驢”的行家。老王偷驢,一般選擇第二日,不早不晚。太晚魚就被釣滑了,很難咬鉤。蓮花池放魚,一般選在週末,人多魚多。場面大鳴大放:幾個夥計抬著巨大的魚盆,當場過秤,過完秤嘴裡高喊著斤數,將魚傾入塘中。看著白花花的魚兒入塘,釣友們立馬精神振奮,交錢租位,端坐釣魚臺。釣位很快一搶而空。老王很少湊這個熱鬧。

放魚日第二天,老王便不請自來,交上80塊錢,端坐一天。中午吃自帶的乾糧。晚上收鉤時,魚桶裡便數尾攢動,收穫頗豐。接著,老王便在魚塘夥計的目送下,得意而歸。

回到家,老王向小強炫耀自己的收穫,並不忘揶揄兒子一句:“你的戰果呢?”小強說:“賣東西和你們釣魚一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過一陣子您就瞧好吧!”老王笑笑,搖了搖頭。

誰知,過了沒幾天,老王的釣魚坦途便遭遇了阻礙。

老王發現,放魚日第二天來的人多了。平時這時候,只有寥寥十幾人,一人一個寬位,雞犬不聞,自得其樂。而現在,密密匝匝地來了幾十號人!釣位幾乎坐滿了。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向人一打聽,老王知曉了原委:原來,昨天放魚日上,大夥兒明明看見放了近千斤魚,到傍晚結束時,釣友們卻收穫甚微,有的老“魚鷹”也意外地現了“白板”。於是,釣友們紛紛趕第二天來了,想拾便宜。

一聽是這樣,老王有些沮喪,清靜是別想了,釣不釣得上還兩說。既然來了,不能跑空吧,硬著頭皮坐吧。結果,一天下來,老王只釣到五六條一拃長的小鯽魚!這是他成為高手以來從未有過的。再看其他釣友,同樣也是魚桶空空,白板的不在少數。

這下賠大了。一干人垂頭喪氣,灰溜溜地準備打道回府。這時,一個魚塘夥計手持小喇叭喊開了:“各位釣友們聽好了,有誰白板的,請速到值班室領取贈品,有一隻雞相贈!”大家夥兒一聽樂了:這叫什麼事兒啊!來釣魚變成釣雞?敢情回去一人桶裡臥一隻雞?不過,既是老闆好意補償,體恤大家辛苦,又何樂而不為呢?有人便偷偷把釣到的幾條小魚放回塘內,樂滋滋地去領贈品了。

老王盤算了一下:這幾條小鯽魚,大概兩斤不到,市場價不超過二十塊錢,就也悄悄將所獲倒進魚塘,加入了領贈品的行列。整個魚塘,除少數幾個或有斬獲或有骨氣的釣友外,一律加入了領贈品的大軍。老王心想,“驢”沒偷著,捎帶只雞回去也行,儘管自己家裡積壓的雞已成堆。

老王灰溜溜地回到家,沒敢聲張,悄悄把雞送給了鄰居劉四。他不敢貿然放進雞圈裡,萬一這雞有啥病,再傳染給別的雞就壞了。

第三天,釣友們又不約而同在“蓮花池”聚齊了,有人清點了下人數,比昨天不減反增。可一天下來,大家仍像遭了魚災一樣,收穫了了。很多人都是頭次遇到這情況。有人懷疑塘內無魚,可經仔細觀察,水裡頭搖尾動,也不算少啊!真是稀罕了!晚歸時,大夥兒又是悲中有喜,一人一隻雞。

老王準備再把雞送給劉四時,被劉四拉住了,硬要留他吃晚飯,還要喝兩盅。老王拗不過,只好放下漁竿就座。

幾杯下肚,酒酣耳熱,劉四話多起來,說:“王哥,雞場是不是最近遇到難處了?雞賣不動了?”

老王硬充好漢,說:“哪有這事!我會讓雞賣不出去?”

劉四說:“得了王哥,別瞞了,誰傻呀?不是賣不出去,你會白白給我送雞?”

老王一聽來氣了:“劉四你別不知好歹了,這雞不是我家的好不好?”

劉四梗著脖子說:“不是你家的是誰家的?這明明跟你家的一個品種嘛!”

老王氣樂了:“哦?一個品種就是我家的?我跟你還一個品種呢,你老婆咋不叫我老公?”

劉四拿起筷子就要敲老王的腦袋,老王也不甘示弱,反奪過筷子敲起劉四來,敲得劉四鬼哭狼嚎地求饒。

老王解了氣,便把魚塘釣魚的事一五一十地對劉四講了一遍,以證明雞的確不是他自己家的。

誰知,劉四一聽,捂著嘴手笑個不停。

老王說:“你樂啥樂,有屁快放!”

劉四說:“我有個遠房侄女也是開魚塘的,她同時也開了家養雞場。雞糞還可以當魚食,這叫交叉養殖。”

老王說:“你扯這個幹什麼?”

劉四盯著老王的臉,忍不住又想笑,老王將手裡的筷子舉過頭頂:“再笑揍你!快說!”

劉四說:“這一段受禽流感影響,肉雞市場不好,雞場裡積壓了大量庫存。侄女想了個主意,大量回收二手魚,就是你們釣友釣上來的魚。然後把這些魚晚上存放在一個小水泥池內,天亮後再放入大塘裡。這些魚本來就是二進宮三進宮,吃一塹長一智,加上倒坑這麼一折騰,受到驚嚇,哪裡還會咬鉤?”

老王用扇子一拍腦門:“原來是這樣!名為釣魚,實是賣雞!用這方法‘去庫存來了!我咋沒想到呢?”他想了想又問,“你侄女的魚塘叫什麼名兒?”

劉四說:“蓮花池呀!”

啪!老王舉起筷子,對著自己腦袋狠狠來了一下。

回到家,老王躺在床上生悶氣。小強從外面回來了,好像身後還跟著個人,還是個女的。老王一下子睡不著了,把耳朵支稜起來,想聽二人說些什麼。誰知,小強和那女的躲到自己屋裡去了。進去不久,就聽房間裡傳出“咯咯”的笑聲。

老王樂了:看來這小子處上對象了!轉而一想,兒子這段時間光顧談戀愛了,雞場生意肯定一團糟了!心裡立刻又鬱悶起來。

那女的一直呆到快11點了才走。

趁小強送女的出門之際,老王翻身下床,他要問個究竟。

小強從外面回來,冷不丁看到老爸站在客廳,嚇了一跳,說:“爸,你咋不睡了?躲在這裡嚇人。”

老王故作生氣地說:“這段時間是不是光顧泡女人了,雞場生意也不管了!”

小強說:“哈哈,實不相瞞,老爸,庫存已經全部清空了!”

老王吃了一驚:“怎麼可能!你以為我是唬大的嗎?”

小強說:“騙誰還能騙自己親爹嗎?雞真的都賣完了!而且,還有個利好消息要告訴你!”

老王說:“什麼消息?”

小強說:“我有女朋友了,過不幾天就要訂婚!”

老王更加吃驚:“我的天,真的嗎?姑娘是幹什麼的?”

小強說:“就是你常去釣魚的‘蓮花池魚塘老闆!”

老王張口結舌,半天回不過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