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日媒《讀賣新聞》報道,8月27日晚10點05分左右,日本栃木縣小山市羽川的宇都宮線JR列車在駛經小山-小金井之間的鐵路道口時,一名在市內居住的16歲縣立高中二年級男生躍入軌道,被下行電車撞死。經過初步判斷,小山警署認為其自殺的可能性很高。

隨著深入調查,更多該自殺學生的信息被披露。據瞭解,在自殺當日,該男生在推特上發佈了這樣的推文“如果我更加努力學習的話……”,並稱“真沒想到今天就是我的死期”疑似留下自殺信息。知情人士稱,自殺次日即28日就是該男生就讀的縣立高中的開學典禮。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日本青少年選擇在開學日前後自殺輕生並非個例,而是有著詳實的大數據支撐。該事件中的學校與28日先行舉辦開學典禮交代新學期事項,而後才進入正常上課階段,故時間早於日本大多數中小學的開學日——9月1日。

這樣的日子,在中國要麼上演的是通宵熬夜趕暑假作業的“最後戰役”,要麼是期待重返校園和老友闊別重逢的“幸福時光”,又或者是和同學分享假期趣事的“尖峰時刻”,即便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無論如何,總不至於成為全民關注的時間節點。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則存在著天壤之別。同樣是開學日,日本似乎永遠也逃離不了一個“魔咒”——9月1日開學日,也是每年日本18歲以下未成年人自殺率最高的一天。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根據日本內閣府2015年發佈的《自殺對策白皮書》顯示,過去約40年間,每年最多中小學生 自殺的日子是9月1日(131人),達到平均值(49.4人)近3倍。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另一份由西日本新聞發佈的報道,則更詳細地展現了從1972年至2015年這44年間日本中小學生自殺人數時間推移情況。

該報道援引了日本“自殺綜合對策推進中心”的統計結果,從1986年至2005年在9月上旬為自殺高峰的自殺數據開始發生變化,而到了2006年至2015年時,自殺者最集中的時期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尤以“開學日”自殺人數最多。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日本厚生勞動省2016年發佈的調查報告,足以讓人對愈演愈烈的日本青少年自殺現象引起警惕。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自殺總人數為24025人,較前年相比減少了1402人,且近六年來日本自殺人數持續減少。

但是,即使是在自殺總人數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日本青少年的自殺率卻節節高升。從1980年後細分的統計數據來看,2015年日本每10萬個初中生中就有2.94個自殺,達到歷史最高值;2015年日本高中生自殺人數為241人,約每10萬高中生中就有7.26人自殺,達到歷史第三,足見觸目驚心。

本該充滿歡聲笑語的返校日,卻演變成了青少年的“自殺潮”最洶湧的時間節點,讓這些原本處於花季的日本青少年,選擇了通過輕生這一極端的方式表達對校園的排斥。

這些選擇在開學首日結束生命的學生,大多數是情緒鬱結難以舒服,又恰逢假期和上學的階段轉換,加之校園內可能存在不願回想的經歷,故往往在一念之差之間了卻殘生。綜合來看,這些學生大致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家庭親子關係不和。這樣的家庭未必完整和幸福,很可能因父親染上酗酒家暴等惡習、母親單親做全職主婦等原因而破裂。

在日本,離了婚的女人容易被視為“脾氣古怪”且“不好相處”,至於其子女也染上了“原罪”,被視為異類而“低人一等”,更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心理疾病,情緒波動時可能選擇輕生。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二是學習成績不佳。日本是一個極為看中學歷和文憑的國家。受到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儒家傳統文化影響,學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日本學生畢業後進入的工作單位,並側面影響了其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

正因如此,日本的父母也極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出人頭地而花費巨資為其報名補習班,並要求其刻苦努力。在父母過高的期許之下,成績平平的學生可能因心生愧疚無顏面對家人,從而以死謝罪。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三是人際關係不善。日本輕生的學生大多數性格內向孤僻,遇事唯唯諾諾,不敢向師長表達訴求。與此同時,日本的校園霸凌問題愈演愈烈,吞蟲子、黏膠水、餵食不明藥片、舔聞球襪球鞋等“整蠱手段”輪番在校上演,甚至衍生出更為惡性的偷盜、搶劫、強姦和姦殺的犯罪行為。

出於“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態,加上懦弱的性格,這些學生大多選擇忍氣吞聲。但是,當壓力累計到一定程度後,只能選擇“以死抗爭”表達態度,並展現出“死如秋葉之靜美”以保全最後的尊嚴。

觀察|上學還是輕生:日本開學首日青少年自殺率居高不下

“開學日”本該是個美好的詞,有無數可以汲取的新知,有聊不完的趣事,有許久未見的朋友,有親密無間的同窗。它該象徵著憧憬和希望,而非如日本那些選擇輕生的學生一樣,意味著無窮無盡的痛苦和哀傷。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