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在《碧血劍》中,以金蛇郎君夏雪宜與溫儀的愛情悲劇及袁承志與崇禎皇帝之女阿九公主的愛情悲劇最為醒目。這兩種愛情悲劇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由仇家變成愛侶最後以悲劇收尾,或是死別,或是生離,讓人不禁黯然神傷。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溫儀的六叔強姦了夏雪宜的姐姐並殘忍地殺害了其全家。夏雪宜逃離之後立志報仇雪恨,藝成之後揚言要姦殺溫家婦女五十人。溫、夏兩家無疑是不共戴天,有著血海深仇。不料夏雪宜將溫儀擄來之後,竟生真情。遂欲罷手之際,卻又被溫氏五老所騙,這對戀人相聚未久,即便分離,從此音訊斷絕。直到溫儀生下女兒夏青青之後十多年,才得知了夏雪宜的消息,原來他的如意郎君早就已經去世多年。這一對因仇家變化成愛侶的情人,還沒來得及共浴愛河,就天人兩別,實在是悲劇中的悲劇。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在《碧血劍》故事開始之時,夏雪宜就已經去世,因而他和溫儀的愛情故事只能是故事。而袁承志與崇禎之女阿九公主的愛情,才是小說中的一條重要的線索。袁承志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的兒子,袁崇煥被崇禎所殺,袁承志及其父親的舊部立誓報仇。算起來崇禎皇帝一家正是袁承志不共戴天的仇人。因而袁承志出道江湖之後,極力支持和幫助李自成起義軍,其實就是為了對付崇禎皇帝,以報大仇。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然而沒想到的是,阿九公主在江湖上偶遇袁承志之後,竟暗生情愫,對袁承志戀戀不忘,並親手繪畫袁承志的肖像置於床前,日夜相伴,痴心絕對。以至於袁承志看到之後大吃一驚且意亂情迷,好幾次能殺崇禎皇帝都因阿九之故而不忍下手,甚至還幫助崇禎皇帝平息過一次宮廷內亂。只是袁承志與夏青青相識在先,而夏青青恰恰又是一個妒忌心極重的醋罈子,她是絕對不允許其她女子接近袁承志半步。之後阿九公主削髮為尼,取名“九難”。袁承志跟阿九公主這一對仇家子女,內心相愛,卻也不能相守,眼睜睜地失之交臂,從此天各一方。小說的最後是這樣寫的:

袁承志見大事已了,牽掛義兄,便欲下山,對青青道:“青弟,你暫且在這裡靜養,我救出義兄之後即便回來。”青青默然不答,只瞧著阿九,心中氣憤,眼圈一紅,流下淚來。

阿九突然走到她跟前,黯然道:“青妹妹,你不要再恨我了。”伸手拉下皮帽,露出一個光頭。原來她父喪國亡,心灰意冷,已在半路上悄悄自行削髮,出家為尼。眾人見狀,大感意外。青青心中更是慚愧不已。袁承志心計大亂,不知如何是好,待要說幾句話相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袁承志走到阿九面前,說道:“阿九妹子,你,你一切保重。”

阿九垂下頭不語,過了良久,輕輕地說道:“我是出家人了,法名叫‘九難’。”過了一會兒,又深情說道:“你也一切保重!”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中,袁承志始終都未表露他是否愛阿九。當然,他也不可能表露,一來阿九是他仇家之女,二來他已經有了夏青青。再說,他也不敢表露,因為他沒有足夠的勇氣與明智來直面這一矛盾難題。然而,他的未表露,其實正是一種表露,實際上在小說中也處處表露了。如上所述,袁承志看到阿九削髮為尼,何以要“心神大亂,不知如何是好”?他的確是不知如何是好!因為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真心所愛的其實並非夏青青,而是削髮為尼的仇家之女阿九。在上述一段文字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夏青青明明是“妹妹”而袁承志卻叫她為“青弟”;而阿九明明已是尼姑,而袁承志卻仍叫她“阿九妹子”。情深款款,不能自禁。如果說稱夏青青為“青弟”是因他們相遇之時夏青青女扮男妝,此後明知她是女性也一直稱之為 “青弟”,這固然是習慣成自然,同時也能說明,他一直都把夏青青當成“青弟”,而並非“青妹”。然而他這“青弟”卻又是溫儀臨終所託,這就帶了一種責任與義務的成分在裡面。而他顯然是把對溫儀的千金一諾當成了自己的命運,並且成了他不敢面對阿九之愛的擋箭牌。相反,袁承志依然喚已為尼姑的阿九為“阿九妹子”,這一定是情不自禁喊出來的,因為在袁承志內心,“阿九妹子”才是他的真正所愛。

《碧血劍》袁承志愛的到底是夏青青還是阿九公主?

說到底,袁承志與阿九的愛情悲劇,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阿九是袁承志的仇家之女。

二、溫儀的臨終所託。

三、夏青青強勢霸道、妒忌成性的性格。

四、阿九公主削髮為尼,自願退出,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五、最根本的還是袁承志自己不敢面對,不敢做出選擇,姑且可以說他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是盲目並且懦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