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刀匠:蜀山有劍仙,斬天斬地斬紅塵,方可成仙!

個故事是馬道長講的。

馬道長就是我那個在終南山修道的大學同學,俗名不好透露,就叫他馬道長吧。

上個月身體不好,就去終南山住了幾天。

終南山氧氣足,遠離塵囂,飽飽睡了幾天,就覺得精力漸漸恢復了。

這裡什麼都好,就是伙食不行,頓頓土豆、茄子,好在茶水還不錯,說是自己在山上採的茶,用山泉水煮開,悠悠哉哉喝上一壺,看看蒼山雲海,逗逗黑貓鳥雀,才覺得有點兒修行的意思。

馬道長獨自住在一個草廬處,前方是一處溪水,背靠一個山峰,這座山峰很奇怪,形似一把巨劍,直直插在群峰之中,有些孤峰自傲,睥睨天下的意思。

馬道長一直勸我不要貪戀紅塵,趁早修道,每次都被我狠狠嘲笑,說有那麼多妹紙愛我,傻瓜才去修道。

他就感慨,說我天生是青衣貴人的命,“青衣約我遊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現在就差一個契機了。

說完他也跟我並肩坐下,看著那座山峰,給我講了一個修道人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遼寧葫蘆島,也就是他老家。

那時候,他才八九歲,有一天,天降大雨,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整個村子都興奮了。

從半夜開始,就不時有人過去看水,嚷嚷著池塘要滿了,這次是真的滿了。

然後大家開始翻箱倒櫃找刀,殺豬匠找出了長長的殺豬刀,老奶奶找出了掛在牆上的鐮刀,砍柴的摸出了柴刀,馬道長母親也擦乾淨了菜刀,大家紛紛議論,這次總歸是要來了。

他們是在等一個人。

他們等的是一個賒刀匠。

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

這個人,誰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他好像某一天,突然就出現了。

他一身青衣,戴一個斗笠,揹著一個很大的劍匣,緩緩從村外走過來。

他走路的姿勢也很奇怪,上半身幾乎不動,兩條腿一步步往前走,每一步的步距幾乎相同,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就這麼直視前方,一步一步走過來,讓人看著都替覺得累。

他像是走了很遠的路,但是沒有一絲煙火氣,總是從容淡定,安安靜靜,像武俠小說裡的人物。

他放下劍匣,劍匣裡沒有劍,全是密密麻麻的農具,有菜刀、鐮刀、鋤頭、剔骨刀,深不見底。

這些刀,是賒給村裡人用的,不收錢,等刀子用舊了,他會來回收,然後再拿出來新的道具給大家。

他的刀具很好,寒光閃閃,刀氣逼人,不能說削鐵如泥,但是吹毛斷髮是沒問題的。村裡的閒漢做過試驗,揪幾根頭髮,放在刀口上,使勁一吹,頭髮頓時斷成了二截。

更神秘的是,他每次賒了刀具,臨走時都會說一句很有預言性質的話。

比如他會說,我等麥收了來,或者說等下了冰雹來,還有一次說等海水變紅了來。

這麥收和冰雹都好理解,海水變紅又是什麼意思呢?

沒想到,過了幾年,海藻氾濫,發生了赤潮,海水真變成了紅色,接著賒刀客如約而至。

這個賒刀匠上次臨走時說的一句話,是:我等池塘漲滿水就來。

所以這次大雨傾盆,池塘一夜水滿,鄉親們都興奮地去村頭等他,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或者說一種守護。

他每次過來,都是靜靜站在那裡,取下劍匣,把刀具一個個擺在地上,然後回收了舊刀具,再一個個工工整整放回劍匣,換完就走,連口水都不喝,更別說在村子裡住幾天了。

這是一個天外飛仙一般的人。

不過有一次,他在村子裡多待了半天。

那一年,村子大旱,眼看著禾苗要枯死了,連池塘的水都乾涸了,賒刀匠來了。

這一次,他多待了十分鐘,並且第一次出手。

在他出手之前,大家也都覺得,這個人一定不簡單,他很像古代的俠客,戲文裡說的高手,低調、認真、守信。

大家都相信,他那個深不見底的劍匣裡,肯定有一把真正的寶劍,寒光凜凜,劍氣沖天,一旦出鞘,便有龍吟一般的劍氣溢出,繞樑三日,經久不散。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真正出手竟然是這個模樣。

那一次,他來到村口,面對著等待交換道具的村民,微微欠了欠身子,然後一步步朝著池塘走去。

池塘邊,有一棵三個人都抱不過來的老槐樹,這是一棵遮天蔽日的老樹,黑壓壓的,三伏天從底下經過,都覺得涼颼颼的。

當地人認為,這棵樹活得太久了,成精了,成了樹神,於是給樹上纏上紅布條,還有人認老樹為乾孃,還有人中邪撞鬼後,就弄點兒雞鴨腸子纏著破鞋扔到樹上,據說可以辟邪。

賒刀匠一步步走到樹下,眯著眼看了看大樹,立了一刻,他的身子紋絲不動,右邊慢慢抬起,從劍匣裡緩緩抽出了一把劍。

這並不是一把寒光凜凜,劍氣逼人的劍,相反,這是一把很粗糙破舊的劍,劍上坑坑窪窪的,還有幾道明顯的裂紋,就像一把用了幾十年的老柴刀,還沒有給村民換的刀具好。

他看了一眼手中的劍,突然就出手了。

據當時圍觀的村民講,他出劍的感覺非常怪異,出手非常緩慢,一把劍慢慢掄起來,掄足了一個半圓,然後緩緩往下落,幾乎是一寸寸往下落,讓人看著都著急。

他就只掄了這麼一下,然後就結束了,還劍入匣,一步步走了回來。

大家滿懷期待地看著大樹,想著樹上會不會掉下來一隻怪物,或者什麼精怪,甚至這棵樹會不會攔腰斬斷,但是等了好久,老樹還是好好的,連片樹葉都沒掉下來。

大家滿臉失望,怏怏地交換了刀具,這次也沒有了以前的殷勤,很快就走了。

賒刀匠依舊從容淡定,將刀具一件件整整齊齊擺放在劍匣裡,然後一步步走遠了。

等他的身影剛剛消失在道路盡頭,就聽見轟一聲響,從樹上猛然掉下來一個東西,那東西鮮血淋漓,狠狠砸在地上,濺起一陣塵土,結果又開始往下呼啦呼啦掉東西。

大家嚇了一跳,等樹上的東西掉乾淨了,有膽子大的過去看看,忍不住叫起來:是蛇,好大的蛇!

的確是蛇,那是一條足足有海碗粗的五花大蛇,足足有一二十米長,但是現在卻被砍成了一段段白花花的肉,堆在了大樹底下。

殺豬匠壯著膽撿起一段看了看,忍不住嘖嘖稱讚,說這刀法好,一刀斬斷,端口平滑,這刀法真正神了!

又有好事的量了量,發現這大蛇從頭到尾一共被斬成了五十七段,每一段都是一尺長,一寸不長,一寸不短,就像用尺子量過一樣。

大家都有些恍惚,這一劍可斬不成五六十段,難道說他就在那一瞬間,連續斬出了幾十劍?

再回想一下,他出劍時看著特別慢,一點點兒往下壓,難道是出劍太快了,劍與劍之間形成了殘影,所以才看著慢?

有人就感慨,這才是真人不露相啊,人家當時怕引起注意,故意用劍氣將大蛇肉段封在了樹上,等他走了以後,才掉下來,這人怕是劍仙下凡吧!

大家也有些犯嘀咕,這人劍法如此逆天,簡直像傳說中的劍仙下凡了,為何還要來我們這個破村子,還賒刀收刀呢?

那就沒有人知道了。

反正從那以後,這個賒刀匠就成了一個傳奇,一個村子裡的守護者,每到他要來的時候,村子都像迎來了盛大節日。

不管是受到了熱烈歡迎,還是冷遇嘲笑,賒刀匠還是那一幅從容淡定的樣子,一步一步走過來,一步一步走回去,不會留下一句話,也不會多呆一分鐘。

久而久之,村裡人也對他形成了一種敬畏,不再試圖挽留他,而是恭恭敬敬換完刀具就走。他留下的刀具也有了更多的意義,成為了一種辟邪的法器,據說誰家鬧鬼撞邪了,只要把他的刀具放在枕頭下,枕著睡一覺,第二天就好了。

那一年,馬道長第一次看到了賒刀匠。

他說,不知道為什麼,從第一眼看到他,自己就對這個人充滿了憐憫,像是面對一個非常可憐的人,眼淚當場就掉下來了。

當時大家都忙著交換刀具,沒人注意在一旁默默流淚的小孩,說實話,即便是注意了,也沒人會當回事,畢竟他太小了。

馬道長站在人群裡,看著他拿出來一件件刀具,又一件件放回去,然後背上劍匣,挺直身子,準備走了。

馬道長忍不住說:“你太累了,應該歇歇了。”

這本來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話,沒有人會注意,更不要說是從一個孩子口裡說出來。

但是那個賒刀匠卻站住了,接著他竟然開口了。

他說:“我不能歇,他們還等著我。”

馬道長卻搖搖頭:“人總是要休息的,除非你不是人。”

那個人本來已經起身走了,他邁出去了堅定的一步,任誰也不可能阻止的一步。

但是聽到這句話,卻猛然怔住了,一隻腳懸空,久久沒有放下。

過了好久,他才退回來那隻腳,認真地看著這個孩子,問:“我要是休息了,誰來幫我守護這個世界。”

馬道長想也沒想,就說:“我。”

賒刀匠點點頭:“那,那我休息三天。”

馬道長高興了:“那我幫你守護這個世界三天。”

那個人也笑了:“三天可不夠。”

馬道長也笑了:“好,那等我長大後,陪你一起守護三十年。”

這個人在村子裡住了三天,他睡了三天三夜的覺。

三天後,他給還是個孩子的馬道長鞠了一躬,說是感謝他的點撥。

他說,他自己弄錯了一件事情,是人就需要休息,自己多年來修道不成,就是參悟不透這個道理,所以修不成仙。

他其實已經摸到了仙路邊緣,但是一直割捨不下紅塵,所以久久不能離去,馬道長的話點醒了他,他終究還是要放手,這個世界也自然有人會幫他守護。

臨走前,他拍拍馬道長的肩膀,說:“別忘了,以後要陪我三十年哦!”

馬道長鄭重點了點頭,送他出去了。

這個故事就講完了。

我忍不住問他:這個人究竟是幹嘛的?

馬道長說:他是蜀山劍門的,蜀山修道和別處不同,只修一把劍,也名劍仙。劍仙只信一把劍,也只信一把劍,修行路上,無論妖魔鬼怪、諸天神佛,因果報應,只管一劍斬去!

他說,這個人是修的紅塵劍,所以要行走天下,先入世,再出世,他賒給鄉親們的刀具,其實都是紅塵劍胚,待收集到一萬把,就可以鑄一把紅塵劍,這把劍從紅塵中來,也要斬斷紅塵俗念,即可成仙了。

我問他:那他蒐集了多少把劍胚了?

馬道長說:我見到他那一次,已經蒐集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把了。

我說:還差一把。

馬道長說:不差了。

我:嗯?

馬道長說:劍仙修到最後,自己就成了一把劍,天上地下,無堅不摧的一把劍,斬天、斬地、斬紅塵、斬自我,最後飛昇成仙。

我忍不住問:這世上真有劍仙?

馬道長說:你去過蜀山嗎?蜀山有些山峰遺世而獨立,鋒芒畢露,據說那就是劍仙飛昇時遺留下來的劍胚,還在守護人間。

我笑了:你這是講神話故事啊!

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問他:對,他後來去哪裡了?你不是答應要陪他三十年嗎?

馬道長點點頭,看著屋後那座山峰,淡淡地說:還差二十年。

我有些不明白:你已經陪了他十年了?他也在這兒?

馬道長還是看著那座山峰,沒有說話。

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草廬後那座山峰,遺世獨立,睥睨眾生,就像一把鋒芒畢露的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