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这位女科学家为了中国的原子弹隐姓埋名三十年!

她的名字,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她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

然而,

她却是一位绝非一般的奇女子!

她曾轰动全世界,

却因一件大事选择了“消失”,

成为中国最神秘的存在,

今天,

所有中国人都该知道她!

她,就是王承书

一颗颗赤子心,素补清鲜的中华魂

1912年6月26日,一个女婴诞生在上海的一位进士家。

其父依《诗经》、《书经》、《礼记》、《易经》的次序,给这个排行第二的女儿命名为王承书。

她走出四合院,在北京培元小学、贝满中学都以优异成绩领先,尤其擅长数学。

由此,“二小姐,算账”成了家人的口头语。

由于学习出色被保送入燕京大学物理系

是物理系前后三个年级中唯一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女生

荣获“斐托斐”金钥匙奖

她又用两年时间读完研究生


名动燕京的她,

也在这时遇到一生挚爱,

他叫张文裕,是燕大教授,

而她,正是他的学生,

一个是光芒四射的佳人,

一个是奋发有为的才子,

彼此吸引,相知相爱。


(张文裕)

1939年,

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

他们喜结连理。

而当时的传统思想认为,

女子一旦嫁人,

就应安心相夫教子。

可她是何等独立自尊的女子!

她说:“女子能否干事业,

决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

1941年,她争取到“巴尔博”奖学金,赴美深造丈夫陪她一起来到美国

她在密歇根大学师从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一起研究稀薄气体中声的传播和气体中的输运现象,并纠正了一部力学名著中的一个观点,被人称为“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个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极有价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学界所沿用。

1952年,王承书又第一个证明了麦克斯韦气体线性化的本征函数是索南多项式,这个结果无论从理论或实际应用上,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有相当的作用,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1980年,乌伦贝克在美国流体力学年鉴上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王承书的研究,认为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

她却拒绝了这样光明无限的未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不久,旅居国外的中国科学家一批又一批地返回祖国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但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与刁难,不少旅美科学家的回国之路并不顺畅。

其中,张文裕、王承书夫妇的回国之路更为艰难

他们受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一拖就是五年

原因就是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其中明确规定:凡是在美国学习或从事理工农医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回国。况且张文裕还是全美中国科学家协会主席,正如美国的一位教授所说,“你们回去后就是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但王承书夫妇归国矢志不渝。

看着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无法容忍孩子不懂自己祖国的语言,但回国的愿望却难以实现。

尘世红颜看遍,等花好月圆,新中国像磁场般吸引着王承书,她一直默默地在为回国做准备。

她整理了从事科研工作必需的书籍,细心地按投递标准(6磅一包)打包,分别从不同的邮局将书分散寄到北京的姐姐家中,一年之中竟有300多包书籍由美国寄到北京。

为解决像张文裕、王承书夫妇这样一大批旅美科学家返回祖国、报效祖国的问题,经过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中美就中国科学家回国问题达成协议,终于解除了对中国学者的禁令。

美国有关部门就不得不在国内宣布:凡愿意回国的中国人都可以回去,如有什么困难,可请印度大使馆帮助。

1956年,在印度大使馆的帮助下,王承书夫妇终于得到了回国的自由。

回国前,他们把宝贵的科研资料打包入箱,而把包括两部小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在内的家产都送了人。

此时,他们的心情正如当年杜甫所描写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花诗书喜欲狂!”

第二年,王承书夫妇终于冲破种种刁难,带着儿子踏上了祖国大陆。

后来,她在《中国建设》上用英文欢呼:“又回家了!”

1986年,74岁的王承书在家中为庆祝回国30周年举行了一次小家宴,席间,她感慨万分地说道:

“当初,我回国的惟一原因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30年了,至今聊以自慰的是,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事业在祖国。

(在美国学习的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

一畦畦彩色风帆,聚起激浪奔涌不息

1956年11月,王承书回国不久,几位民主党派的同仁找到她希望她参加民主党派。她感慨地说出了心里话:

“如果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我也许就不会回来了。我的愿望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火一般炽烈的语言直抵人心,令人动容。1961年11月20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她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将毕生精力全都奉献,

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

也属于中国的传奇!

回国后她首先面对的,

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

1958年,

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

领导来找她,

希望她能从事热核聚变技术,

可这一技术,

当时不但在国内一片空白,

更是一个她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

对44岁专业已经定型的她而言,

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

但她是何等执着要强的女子,

她绝对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毫退却。

她说:“半路改行我不怕,

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当天下午她就来到了热核聚变研究室,

只用短短7天的时间,

就翻译了厚厚一叠,

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资料,

为我国热核聚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之后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

她已成为中国热核领域的顶尖专家,

还为祖国培养了第一批相关科研骨干。

可正当她准备在国际热核领域竞赛中,

更进一步时,一个突然的情况,

不但再次令她从零开始,

还让她从国际物理学领域,

彻底“消失”了?!

当时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撤走了高科技领域的所有专家,

使我国全部用苏联机器装备起来的,

浓缩铀生产工厂陷入无法运作的困境。

资料不全,疑问成堆,

苏联专家临走前讥笑:

“你们自己,这个工厂是搞不起来了!”

面对如此形势,

1961年3月,钱三强来找她说:

国家正在研制原子弹,

准备交给你一项秘密任务:

分离铀同位素。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任务,

今后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

你愿不愿意为此隐姓埋名一辈子?

分离铀同位素,这又是一项,

她从未涉足的难中至难的尖端技术。

而她毫不犹豫的就说:“我愿意!”

短短三个字,

意味着她又不顾一切的从零开始,

更从此放弃了,

在国际上所有的功成名就!


从此,她的名字,

彻底从物理学界悄然无声“消失”了。

告别丈夫和孩子,

1962年,她悄悄来到,

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

在众多科研工作者中,

她是唯一的女性,

可她,

却拥有着不输任何男儿的坚毅顽强!

(504厂唯一的女性:王承书)

在504厂,

她以拼命般的势头忘我工作,

抢时间、抢任务、抢进度,

她和众多科学家们,先后解决了,

数百个理论问题、技术问题、

材料问题、工艺问题.....

她运算的资料数据堆满了三个大抽屉,

所有数据她都要亲自过目,

没日没夜地计算、推导,

还不过50岁的她,

已过早添上了满头银发。


在一群科研工作者中,她老去的那么快!

一次,邓小平来厂里视察,

看到她后说:“我见过你嘛!

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

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

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啰!”

她笑着点点头。


而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张文裕,

正出任中国专家组组长,

在莫斯科从事核子研究,

年幼的儿子则独自在北京上寄宿学校,

这段时间里,为了祖国的事业,

全家人天各一方。

(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分别前合照)

1962年,张爱萍将军来到504厂,

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问她能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她信心满满的说:“在我的字典里,

除了对自己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外,

对国家的承诺都能兑现!”


之后她继续日夜拼命地攻坚,

1964年1月14日,

504厂终于成功取得,

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

为原子弹爆炸,

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


同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

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

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终于被中国打破,

中国人,终于等到了东方巨响、

中华崛起的这一天!

不久,钱三强来504厂找她,

有了这样一次感人肺腑的对话:

“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没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难?”

“没有!”

“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吗?”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

继续在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

“我愿意!”


三个“没有”,一个“我愿意”,

这是一个对祖国何等深情的女子!

之后,她以孱弱身躯,

承担起更重的职责,不断推动着,

中国科技的前行,再前行!


一项项沉甸甸的瞩望,激情展望新华章


1972年,

她担任了研制大型国产扩散机,

“4号机”的总设计师,

当时有个叫做动密封的关键部件,

经过单台机试验,性能尚好,

那能不能就此定型?

在商讨会上,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

她严肃地说:

“动密封部件的研制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试验室过关与工业应用之间,

有一定差距,单机试验性能好,

但定型时机还不成熟,

希望再给半年时间,

在部分设备上扩大试验后再定型。”

后来的扩大试验,

果然印证了她的预计,

动密封并不具备工业生产条件,

她的严密精神,

为国家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

1973年,

她又提出开展激光分离法的研究,

在她指导下,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

在1991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

成为我国激光分离技术上,

一个重大里程碑!


只有清气满乾坤,芙蓉国里尽朝晖。为纪念这位优秀科学家,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特地设立了每年评一次的以青年科技工作者论文为主的“科技论文写作奖”——“承书奖”,以激励青年学子继承与发扬王承书院士的治学精神和严谨作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特别奖。曾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笔笔书写精神,寒凝雪炼绽红梅


1992年,已经80岁高龄的她,

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着,

她开始争分夺秒的,

为祖国科研储备做传承。

患有眼疾的她,

一篇篇的去看学生的论文,

耐心地把四五页英文稿一笔笔描深,

然后再用放大镜阅读,

她说:“我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

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她的毕生奉献令人肃然起敬,

可她最可贵的更在于,

她一生淡泊名利,

简朴到令人难以置信!


她家中的陈设,

除了三个旧书柜、一套旧沙发,

就是一张睡了一生的硬板床。


长年不倦的工作,

使夫妇二人都积劳成疾,

因为他们既怕影响工作,

也不愿多花国家的钱。

(早年夫妇二人在工作)

她晚年患白内障,

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

当她一听说每支药600元人民币,

便幽默地说:

“你看,我这对眼睛还值6000元吗?”


她对自己“抠门”的厉害,

可她对国家和社会却无比慷慨!


她总是把自己的各种奖励和稿费,

捐给单位用来购买书刊,

为弥补办公费用的不足,

她经常自己花钱,

买大量纸张供理论工作人员使用。


她同丈夫生前就约定,

不给自己孩子留钱财,

1992年11月5日,

积劳成疾的张文裕去世后,

她先将丈夫一生的积蓄十余万元,

捐给“希望工程”,

又在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

捐建起一座“文裕小学”。

(张文裕)

同年底,同样积劳成疾的她,

收到病危通知,她马上留下遗嘱,

又将自己毕生微薄积蓄的几万元,

一分不剩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这笔钱,

是当时“希望工程”收到的,

国内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她说:“一个国家教育上不去,

人才培养不出来,

这个民族就肯定没有希望。”


她的一生真正做到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不光看淡金钱,她也不慕名不恋权。


尽管如此,她临终的遗言仍然说:


“虚度八十春秋,回国已三十六年,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未能完全实现回国前的初衷,深感愧对党、愧对人民。”


由她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成果:

《净化级联的计算与试验》

《504厂级联9批启动方案计算》等著作,

曾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可她却要求,不在这些书籍上署名。


她当上专家组组长后,

因为眼睛不好,身体又瘦弱,

单位给她安排了小车接送,

可她一次都没有坐过,

每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坐班车。


有名不署、有利不图、

有车不坐、有权不用,

她的低调简朴,

也为她的一生,

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她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

她的伟绩更被深深的“藏”了起来,

她成为了,

中国核武事业上最神秘的存在。


1994年6月18日,

奉献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

默默无闻了一辈子的她,

带着满身病痛,

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的一位学生说:“老师,

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

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

斯人已逝,忠魂犹存,

依稀看见,

一个清隽、飘逸的身影,

执着地推动中国向前,再向前......


她在世是中国核武事业上,

功勋卓著的大功臣,

可她却一直鲜为人知,

即使走了,

她的名字至今仍旧很少人知!


书香门第出英才,

泣血报国铸忠魂,

隐姓埋名为中华,

一生淡泊守清贫!


王承书先生,

一个足以功垂青史的大写的中国人!

她值得我们今天所有中国人的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