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文化作為基石遲早會淹沒在時間的長河裡,書法藝術根植於中華文化的傳統中,根植在中華人民的血脈裡。沒有詩,沒有書法,中國文化將頓失魂魄。”這段蕩氣迴腸的話出自

被書法界稱作“中正養浩氣,信譽生慧根”的書法藝術大師——杜中信,他以其古樸的魏碑風格,揮寫成一篇又一篇飄逸灑脫的行書。他不僅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權益委員會委員,更是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西安市書法協會名譽主席。除此之外,杜中信先生還任職於長安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與教授。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教授1984年到長安大學任教,在社科系擔任書法老師,從教數年來,杜先生一直致力於書法探究,成就斐然,其作品被選入《中南海珍藏書法集》(第一卷)《中國現代書法集》《中國當代書法集》《古今名人書法大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名人精品集》等多部有影響的書籍中。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書法展,並赴海外展出百餘次,深受中外學術界人士的讚賞。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人民大會堂書寫的巨幅作品《沁園春·雪》

值得一提的是杜教授還曾為人民大會堂書寫巨幅作品《沁園春·雪》真是筆下有神功!很有風骨,有氣勢,有一種獨特的精氣神。杜中信教授幾十年如一日鑽研書法理論、教學,勤奮實踐,其生動的教學、高雅古樸的書法藝術風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成為當今中國書法界獨樹一幟的人物。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中秋月色之下,著名演員張嘉譯用渾厚的男中音誦讀著《春江花月夜》。舞臺上流光溢彩,廊橋軒榭中,一幅大氣磅礴、行雲流水的書法作品從40米寬的大屏幕上橫貫而過,與當晚的月、湖、影相得益彰,盡顯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之美。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這是在2016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現場中一個獨具特色的詩朗誦節目,其中巨幅書法作品《春江花月夜》就是出自陝西著名書法家長安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杜中信之手。其書法作品以古樸的魏碑風格見長,同時對草書、行書等多種字體運用自如。多年來,為全國近百處名勝古蹟題寫碑匾,其飄逸灑脫,遊刃自餘得到學術界和藝術界的普遍讚譽。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央視中秋晚會所寫的《春江花月夜》巨幅書法長卷

杜教授在長安大學代書法課時,深知當代大學生思維跳躍性大,就書法講書法很難吸引他們。所以在講課時,將文學、音樂,甚至時尚資訊都巧妙地融入課堂,學生們興味盎然。長大的學生以理工類居多,習慣於邏輯思維,經常向杜教授提出一些很難解說的問題:“用筆含蓄一些?什麼叫含蓄呢?”或者,“為什麼說這幅字妙不可言?”藝術本來有很多假想的、模糊的成分,他們卻希望得到一個量化的結果,杜中信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所以,他講課時,先講定義,再做解說,再示範求證。一步一步條理分明,加上杜中信特有的語言功底,總能深入淺出而又形象生動。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道教聖地樓觀臺景區巨石題詞

曾經有個學生,看杜教授寫字揮灑自如,豪放而飄逸,心底很是羨慕,下決心苦練書法。他在書上看到書法有力透紙背之說,便在手腕上吊個秤砣練字,幾天下來,手臂痠痛,連筷子都舉不起來了。杜教授知道以後,先表揚了他的學習精神,然後和藹地說:“藝術和體育是兩回事。書法的力度是視覺上的感受,和寫字時用的力並無必然聯繫。一個畫家,畫貓和畫虎的力氣有不同嗎?畫松樹與畫蘭草的力氣有不同嗎?”寥寥數語,學生已經恍然大悟。還有個學生,問杜教授:“您怎麼看電腦字庫裡的行書草書呢?”杜教授詼諧地說:“機器軋出來的餃子,和自己包的,你說味道能一樣嗎?”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讓學生們都會心微笑了。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沐手書《心經》,每字一米大小,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石刻心經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毛主席故居寫的楹聯

杜教授喜歡音樂,古典的輕音樂,風情濃郁的民歌,時尚流行音樂均能欣賞。他也喜歡攝影,用鏡頭捕捉生活中的美,積累素材。生活中尤其喜歡登山野遊,連綿起伏、氣勢雄偉的秦嶺是他的最愛。杜教授說:“秦嶺氣勢雄偉,又有秀潤之氣,在全國的山水中風韻獨標。”

他的書法,也是氣韻生動,連綿不絕,恰如其分地表現了陝西的山山水水。他說:“我們應該熱愛生活,熱愛生活就該深入生活,細緻地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吸取藝術創作的養分。”別人寫字畫畫都喜歡安靜的環境,而杜中信則不然。他寫字的時候,一邊聽音樂,一邊寫字,腳下還在打拍子,照樣寫的得心應手。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北京潭柘寺地藏殿所寫的橫額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為張季鸞紀念館書寫的楹聯

杜教授的弟子們說起杜老,都是無比的崇敬:“杜老師在我們心目中就像神一樣,他的書法用筆在陝西罕有可媲美者,而且他非常謙和,平易近人,可謂德藝雙馨。”杜先生的一位弟子說:“杜老師愛好廣泛,能從姊妹藝術中得到啟發。他的書法有時宛如音樂的行雲流水,有時又有詩意的高雅純粹,有時又有入畫的草草逸筆。

杜老師是高人、逸人、至人。淡泊寧靜,不慕榮利,樸實無華,待人以誠。”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天才與勤奮從來都是藝術之舟的雙楫,缺一不可。古稀之年的杜中信教授,淡薄名利,夙夜匪懈。他還在潛心研習,追摹古人的精華之作,他“平常之心,悟道求真”的精神與其作品一同浸潤著四方學子,

在中國書法的峰青巒翠之間,織造出一幅獨特秀逸的風景。

為《人民大會堂》題字、作品榮登央視晚會,陝西這位教授讓你不得不服!

杜中信教授所任職的長安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同房時也是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備警官選拔培訓基地。60多年來,長安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人文社會科學與基礎學科協調發展,以培養公路交通、國土資源、城鄉建設等專業人才為辦學特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學府,已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25萬餘人。

(部分來源:長安大學官微、長安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