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溫馨提示:還沒關注廣東衛生在線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食量變小

對某些女生來說

可能是件非常開心的事

然而,

如果長期消化不良、食慾減退

就要留心

是否患了萎縮性胃炎

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患了萎縮性胃炎,癌變率會增加嗎?

廣東衛生在線

邀請專家為你解答!

受訪專家

小故事:

林女士一直都有消化不良的問題,只要推遲半小時吃飯就沒有胃口,稍微吃多一點上腹會飽脹難受,不停打嗝,吃了難消化的食物,半小時後胃就會隱隱作痛。這種狀況持續了三四年,最近半年,她明顯瘦了。

公司體檢又並未發現異常,醫生建議她到消化專科就診。消化科醫生根據她的病史,建議做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上皮化生,幽門螺桿菌(+)”。面對報告,她惶惶不安,內心充滿疑問,又來到主治醫生處。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萎縮性胃炎是什麼?腸上皮化生又是什麼?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和腺體萎縮所形成的病變,簡單來說,不是胃變小了,而是胃黏膜變薄了。在胃鏡下,發現胃黏膜出現或多或少的腸腺組織,就稱為腸上皮化生。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一般沒有特殊症狀,可表現為消化不良,如食慾減退、上腹脹滿等,少數患者可併發惡性貧血、消瘦等症狀,部分病人甚至沒有症狀。但是,多數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與胃鏡結果不成正比,也就是說,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可能有嚴重的胃鏡表現,而有顯著不適的反而胃鏡表現輕微。

萎縮性胃炎嚴重嗎?

單就萎縮性胃炎來說,最多影響消化,並不會給人體造成太嚴重不適。

可是,由於胃內長期存在炎症,胃黏膜細胞不斷重複損傷、修復的過程,久而久之,

細胞在惡劣的生長環境中可發生變化,變成類似腸腺那樣的形態,即腸化生。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更可怕的是,炎症既然可以使胃黏膜細胞演化成鄰近器官細胞的模樣,也可以令它變得更另類。因此,久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與正常形態有較大差異的細胞、組織,就是所謂的不典型增生,再持續下去,變成惡性細胞也不奇怪了。

一旦患者胃黏膜出現不典型增生,癌變機會將明顯增加,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如果不加任何處理,將在8個月內進展為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分佈範圍越廣,發生胃癌的危險性也越高。

所以,當懷疑萎縮性胃炎時,醫生常推薦使用胃鏡,一方面可以明確病變,另一方面可以同時觀察是否存在腸化生、不典型增生及惡變組織等,對指導後續治療非常重要。

是什麼導致了萎縮性胃炎?

現已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萎縮性胃炎的最常見病因,

8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該菌感染。

此外,膽汁反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酗酒、服用某些解熱鎮痛藥物、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均可誘發該病。該病發生率一般隨年齡增大而升高,是身體老化的一種表現,但目前有年輕化趨勢,30歲不到就發生萎縮性胃炎者在臨床上並不鮮見。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治療萎縮性胃炎必須先根除幽門螺桿菌嗎?

在我國的感染率高達30%~80%,幾乎所有感染者最終均會發展成胃炎,極少數發展為胃癌

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明顯增加患者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異型增生的幾率,從而促進胃癌的發生。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而胃癌早期症狀隱匿,發現時多已屬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期,治療效果往往不佳;若早期發現、治療則預後改善。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幽門螺桿菌感染列為胃癌預防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縮得以逆轉,但腸化生似乎難以逆轉。據統計,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癌發生風險降低40%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不過,雖然根除幽門螺桿菌可能降低胃癌發生率,但效果取決於根除治療時胃黏膜萎縮的嚴重程度和範圍:若根除治療時未發生胃黏膜萎縮,根除後幾乎可以完全預防胃癌的發生;已有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者則預防效果降低。

已有腸化生,根治還有意義嗎?

雖然在已經發生腸化生的情況下,除菌後預防胃癌的效果降低,但還是應該積極根除幽門螺桿菌。這是因為,根除細菌可使胃黏膜炎症得以消退,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展停止或放緩,部分萎縮病變甚至可以逆轉,如果微觀下仍未發展出惡性細胞的話,還是有機會預防癌症發生的。

當然,對於存在腸化生的患者,需要密切隨訪來預防胃癌發生。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根治幽門螺桿菌後,怎麼複查?

幽門螺桿菌是傳染性疾病,又可能增加嚴重疾病發生的風險,因此小孩、老人或有嚴重疾病者均應行根除治療,並在治療後進行復查。

一般來說,篩查、複查幽門螺桿菌採用的都是非侵入方法,如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時,受試者先向儀器吹一口氣,儀器會收集這些氣體進行分析。

然後受試者口服一粒13C尿素膠囊,靜坐 30分鐘,再向儀器吹氣,儀器比較兩次氣體的成分,如果存在感染,就可靈敏地檢測到。

這種方法無創傷、快速、簡便、無痛苦、可重複,現在某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開展了該項檢查業務,不必到大醫院擠。

後續的隨訪主要做什麼?

目前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金標準仍是通過胃鏡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已有胃黏膜萎縮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即使根除幽門螺桿菌後仍屬胃癌高風險者,因此一定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隨訪:

★ 不伴腸化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建議每1~2年做一次胃鏡即可;

★ 中重度萎縮伴腸化生的患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

★ 伴輕、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胃鏡。

若隨訪中組織活檢發現重度不典型增生,需立即複查一次胃鏡,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或胃鏡下局部治療。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可行胃鏡下胃黏膜剝離術治療,創傷小,既能保留胃的完整性,效果又可與胃大部分切除手術相媲美。

1

按時用藥,不要隨意增減劑量以及停藥,最好在家屬監督下服藥,避免多服或者漏服。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2

禁忌飲食

不論病因如何,所有患者均應戒菸、戒酒,避免服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飲品,如過酸、過甜、過鹹、辛辣、過熱、過冷食物,以及濃茶、咖啡等,飲食宜規律,少吃油炸、煙燻、醃製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3

補充維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

微量元素硒對預防胃癌有一定作用,但過量應用(如3200微克/日,持續1年)則有一定的肝、腎毒性,合適的劑量與療程尚待進一步研究。

4

補充葉酸

研究證實,具較高葉酸水平者發生胃癌的概率是低葉酸水平人群的33%。葉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研究和應用已被證實可改善組織學狀態,使胃癌發生率明顯降低。

5

多喝綠茶、多吃大蒜

富含茶多酚的綠茶可降低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危險性。大蒜素可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萎縮性胃炎的胃癌發生率。但伴有胃黏膜糜爛的患者則不應使用,這二者對胃有刺激,可加重胃黏膜糜爛。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採寫|小鐘

來源|《人之初》雜誌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歡迎分享此文,讓更多人瞭解萎縮性胃炎相關知識

長期消化不良,小心胃癌步步靠近!這個年齡要特別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