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因为老少皆宜兼备娱乐性和专业性,一时间,这档节目又成了朋友圈刷屏的对象。凝聚着中华文化和璀璨文明的百件文物固然震撼,《如果国宝会说话》更颠覆了传统纪录片一板一眼的风格,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迎合了当下大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和语言风格。

泱泱大国,历史文明数不胜数,27件国宝数量未免少了些,就在观众沉浸在《国家宝藏》的遗憾中,2018年第一个月,央视又给我们放了一个大招。

工整的旁白、严谨的考证、有趣呆萌的讲述,这部纪录片一开播在豆瓣就迅速拿下9.4分的超高分,足以让很多雷剧烂片大跌眼镜了。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如果国宝会说话》豆瓣评分9.5分

这档节目总共收入了100个文物,集数达到惊人的100集。但每集却只有区区五分钟,短的不可思议

只要有想象力,文物从来不会是枯燥的。短小精悍的分集设置,精致的微纪录小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拍出了烟火气,也为纪录片和文化类综艺的创新提供了最佳范本。

5分钟超短纪录片

历时两年制作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2018年元旦如约上线,第一帧画面不见国宝,却又一个硕大的“人”字。随后,“人”字变为“人头壶”,几千年前面带微笑的文物以一种亲和却又略带神秘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六千年的时空流转,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文案很美,不只是措辞美,还有时间的沉淀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带来的美。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这样的开头看似简单,却耗费了创作团队大量心血,反复权衡,一遍遍推翻之前的设定,总导演徐欢说,整个团队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著名文物看了个遍,最后,还是决定选择这件栩栩如生的人头壶作为开端,她希望观众能从中看到国宝和人、和我们自身之间的关联。

以“人”字开篇的效果极好,接下来,一件件精心挑选的文物陆续登场,告别了枯燥乏味的历史背景介绍,纪录片以文物为主角,或以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二人称对话,少了高冷的学术语气,旁白内容也跟着欢脱起来,配上简短的动画解释一目了然,严谨中又透着生动。细腻柔情的语言和轻松活泼的风格,共同讲述了千万年前文物之美和工匠之心,刚刚开播,这档节目就迅速红了。

和以往冗长的纪录片不一样,这次《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五分钟,徐欢说,其实每件国宝都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与多维的价值,当它们开口说话,岂是5分钟可以言尽。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徐欢(左前)在首都博物馆拍摄随州市巡展文物

作为一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虽然文物知识“干货”不少,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所以节目最大的难点和关键是发掘每个文物身上最特别最亮眼的一两点,这项工作特别难,对同一件文物写成的方案稿,有多个角度,最终会优中选优,“整个团队的小伙伴看文物资料看的几乎吐血,节目制作完成后多数人的知识储备都足以报考文博专业了。”

最终纪录片切入的角度,既包括国之重器,又涵盖最新发现,而最核心的逻辑则是选取中华文明的物证,串联起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坐标和历史图景。开播后,面对观众的赞美和专家学者的鼓励,徐欢激动地说,《如果国宝会说话》最大的意义是尝试了一种诠释文物的新手法,从物证和影像两个维度去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文化内容的青春化尝试

事实上,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文化类节目,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如何把细碎、深入的学术语言转换成适合大众的影像化语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我们不缺少文物,我们的文物也不缺少故事,但之前却鲜有能在二者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这也成了制约文化类节目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

这次,《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清奇”的画风摒弃了以往文物类节目的很多天然弊端,很多观众在讨论这档节目时都会用一个字形容:萌。这样的“萌”,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拍摄与剪辑,更体现在文字与语言的细腻与抒情,简明扼要、清新活泼。

所以,《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吸引了年轻观众,这也是很多文化类节目最头疼最不擅长的地方。徐欢说,年轻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有特定的方式,鉴宝或者平铺直叙的讲述已经过时了,纪录片得让他们觉得有趣好玩,他们才愿意观看,用青春化影像化的方式降低高端文化或者生冷文艺的欣赏门槛,节目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徐欢带领的团队,除了沉稳的“60后”,还加入很多“90后”新鲜血液,用她的话就是“活泼得很”,每集片子启用了很多年轻导演,各集的表达、风格各有差异,徐欢的主要工作是总体控制,保证节目的逻辑具有连贯性。这些青春化多样化的创作尝试,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其实随处可见。

比如《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一集,主创就借用了超Q的动画形象幽默又不失分寸的展现了一位商朝男子极具代表性的一天,昔日躲在博物馆冰冷玻璃罩后面枯燥无味的甲骨文,被诙谐的动画场景一一对应,这样借助短视频的影像化表达效果非常好。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动画展示甲骨文上的汉字在徐欢看来,短视频虽短,门道却非常深,很多时候如果不能在观众打开视频的前一分钟抓住他们的眼球,这样的文化节目就会流失很多受众,时代变了,人人都是摄影师,短视频的市场早已刺刀见红,《如果国宝会说话》如何“突围致胜”,徐欢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好内容、保证品质、青春表达。

除了节目内容,在营销方面,《如果国宝会说话》也大量采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套路”,北京很多地铁站里的广告之前就刷爆网络,三星堆青铜人像瞪着大眼睛对你说,“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这样的创意我只能说,真是绝了。同时,节目还与抖音合作,一起发起“给我五分钟,展现全新国宝,向世界打招呼”的活动。节目在抖音开设官方账号,并为各种文物国宝拍摄了一段抖音风格的短视频,这样的营销方式不仅对文化节目是开创性的,对其他综艺节目也有借鉴意义。

从“冷门”到“潮流”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风靡开始,昔日深宅大院般的博物馆连同珍藏的文物们一起,从厚重斑驳的时光深处款款而来,以更亲和更好玩的方式呈现在现代人眼前,从“冷门”一跃成为“潮流”。

从《国家宝藏》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火了后,大家才发现:“原来这种有深度、内涵的节目也能拍的这么好玩好看”,大众并非只醉心于八卦娱乐,当优质价值内容被生产出来时,观众其实是很愿意买单的。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国家宝藏》剧照

这两年,文化类综艺异军突起,无论是节目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在突飞猛进,但遗憾的是盛行荧屏的诗词歌赋和阅读赏析,终究没有跳脱“文学样态”。这次,《如果国宝会说话》和《国家宝藏》一起,用更为高远深邃的立意,突破了这层藩篱,借用短视频、特效技术以及娱乐节目的形态,全方位立体解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家国气象,不仅把文化类节目带入了更高层次,也让人看到了价值内容存在的广阔空间。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徐欢说,《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的走红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什么事物必须是现成的样子。明星除了娱乐,还能深刻:文化除了严谨厚重,也能好玩生动。信息化时代,快餐式的媒体内容越来越普及,这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形式所带来的的优点,但互联网是严肃或高雅内容的天然敌人,虽然网友在纷繁的内容环境中更容易被娱乐化、粗浅化的东西吸引,但如果能以更好玩的方式给他们更优质的文化内容,他们是很乐于接受的。

这次《如果国宝会说话》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它的成功和走红也让人看到了深度文化内容的市场前景,只有当严肃和娱乐内容都能很好的共存,取长补短相互竞争,不断创造出更走心更具价值的优质内容时,中国的综艺市场才能真正由大变强。

1.文章为文娱价值官原创作品,首发于文娱价值官微信公众号ID:wenyujiazhiguan

2.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转自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

豆瓣9.5,每集才5分钟,央视新推的纪录片为啥能干货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