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牀」小程序捲土重來 小程序生態如何做到健康可持續發展

隨著小程序市場越來越火爆,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魚龍混雜的生態環境。於是,很多涉及黃、賭、毒的違規小程序悄然而生。微信雖然多次封禁,但仍然治標不治本,更有一些被封禁的小程序在更換馬甲之後依然通過公眾號和app等形式再次“復活”,例如今天要提到的這塊“拼床”小程序。

“拼床”小程序如何避開重重封禁捲土重來

以廣州與子同住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同住拼房」為例,在經歷了連續被微信封禁/下架多次之後,先後以個人名義註冊了「同住拼房號」、「睡睡同住」、「同住睡睡」和「拼房同住網」等多個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利用封禁小程序的流量,試圖將用戶引導到「睡睡」app 上。睡睡 app 目前已經上架了應用寶、華為應用商店、豌豆莢等渠道,App Store 雖然尚未上架,但用戶可以仍然可以通過公眾號提供的軟件包進行下載安裝。

“拼床”小程序捲土重來 小程序生態如何做到健康可持續發展

“拼床”小程序屢禁不止 開發者如何獲利?

1、快速引流變現獲利:

相信愛關注小程序的朋友都知道,2018年1月上線的“拼房”小程序,靠極端的營銷噱頭和暗示性的推廣,在短時間內吸收了200W+的用戶,有流量便會有收益。拼房小程序打著讓大眾受益,節約房費的旗號,實則暗藏“桃色交易”,以此謀利。

雖然在多次被用戶舉報封禁之後,拼房小程序再次以APP和公眾號的形式捲土重來,將小程序的流量引致公眾號和app,不僅沒有遏制此前的“桃色交易”,而且還增加了獲利渠道,販賣周邊產品,收取男士會員註冊費用等。

2、詐騙獲利:拼房小程序的身份驗證非常不嚴格,並不需要實名驗證或是面部識別,而是隻需要手機號便可以登陸,很多詐騙分子利用假的女性頭像騙男士拼床,實則暗藏團伙,進行“仙人跳”詐騙。

3、“拉皮條”“約炮”等情色交易:6月21日,睡睡酒店拼房沙發客”等多個拼房程序低調上線,實測後發現,多個拼房對象只限定女性,還有異性拼房等服務,這些都是情色交易的羊皮。

“拼床”小程序捲土重來 小程序生態如何做到健康可持續發展

小程序亂象頻出 其生態將會受到哪些影響?

以“同住拼房”為例,雖然至少遭遇4次下線或封禁,但依然在換過馬甲之後通過公眾號和app的方式悄然上線,並附上逃避責任的免責聲明,聲稱,如果異性雙方自願拼房,則可同意簽署《自願拼房協議書》,所有責任與糾紛和平臺無關。此等免責聲明,對用戶安全來說毫無保障,一旦出事,平臺可以迅速撇開責任,而用戶也無法追責。

1、用戶信息洩露嚴重,安全問題無法保障

一方面,很多此類小程序不用註冊和身份審核,只要花1分錢,就能獲得拼房人的電話信息,信息洩露猖獗且廉價。

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可以通過購買假身份證信息註冊,身份驗證漏洞百出。雖然此類小程序在經過多次封禁重新上線之後,在安全認證上新增了公安系統身份驗證這一方式,但其實不經公安驗證,只需身份證照片和手機號仍可正常發佈拼房信息並交易,而且很多人可以直接在網上下載身份證信息依然可以通過註冊驗證,更有甚者通過不法渠道購買很多用戶身份信息,進行不法活動。

2、詐騙事件頻出,追責難度大

第一種情況是:冒用他人信息,騙財騙色。比如,此前備受爭議的app陌陌,也是頻出詐騙事件,2018年8月,一名無業男子利用“陌陌”等聊天工具,謊稱自己是車管所領導子女在網上結交朋友,獲取他人信任後又打著能為他人辦理駕駛證和安排工作的旗號,騙取錢財7萬餘元。

第二種情況是:偷樑換柱,男扮女號,設計陷害,詐騙對方錢財。比如,2018年7月,一糙漢將自己的頭像換成美女照片,並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添加男性好友,誘導戀愛,並以悲慘身世博得對方同情,騙取對方經濟幫助。

第三種情況是:利用青少年好奇心,被壞人威脅利用。“拼床”小程序一經推出,備受追捧的絕大部分是男性青年,尤其是“異性拼床”“女性免費”等暗示性的字眼更吸引人。女性單身者如果被設計利用接受此類服務,很容易被迫拍“豔照”,直接威脅人生安全和財務安全。

3、用戶體驗差,失去部分“受害”用戶

面對小程序生態亂象,很可能導致用戶對小程序的信任度和好感度降低。如果一旦有用戶因為使用此類拼床小程序受到了人身安全和財務傷害,該類用戶肯定會從心裡排斥此類小程序,不用再啟用。如果發生了類似“滴滴順風車”之類的滴血命案,引起社會民眾恐慌,即使是一手遮天的大企業也難逃下線厄運。

另外,被微信小程序官方封禁,卻再從公眾號“重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對其他合法小程序造成偏見,不利於其他服務商運營。例如,拼床小程序的“復活”直接影響了正常酒店企業小程序的運營,很可能使得“去哪兒”“攜程”“同程藝龍”等旅遊酒店類app上線小程序之後,用戶難免會產生很強的“代入感”,這對正規酒店類企業的小程序服務商來說非常不利。

4、擾亂小程序生態發展 不利於後期管理

小程序目前的生態仍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很多不良開發商為了快速獲取利益會投機取巧,上線這些違法亂紀的小程序來博眼球,炒作噱頭,掙邊緣化的快錢。所以,騰訊如果現在掌控不好小程序前期生態的健康發展,後期管理將更是“剪不斷,理還亂”,嚴重影響小程序生態發展。

“拼床”亂象並不只存在於小程序 微信生態治理提上日程

其實,此等亂象並不是只在小程序中頻發,比如,微信中等這些陌生人社交功能,也曾被爆出很多不法份子利用群控軟件,從事“引流”“拉皮條”“黃賭毒”等不法活動。

以及,此前備受“約炮”爭議的陌陌和QQ的幾乎都是如出一轍的手段。

不難看出,這些都是騰訊治理生態根本上的問題,而不單單只是在小程序中滅而不絕。如果騰訊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一類生態問題,無論今後上線多少類似小程序的火爆應用,都將會大失民心。

截止今年8月8日,微信在其公眾號“微信派”中發文稱:對違規發佈色情、低俗、賭博等垃圾小程序進行嚴肅清理,並從重處罰惡意對抗行為。微信目前共計封禁/整改警示處理了200多個“色情、低俗”類違規小程序,並下架了300多個違規引流賭博小程序,並在審核和線上運營環節進行攔截。

“拼床”小程序捲土重來 小程序生態如何做到健康可持續發展

因此,如何從根本上治理這些“亂象”才是小程序生態運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微信平臺可能需要從以下方面重拳出擊:

1、出臺強有力監管體制,嚴肅細化小程序上線審核標準。比如,加大小程序審核團隊人力資源,制定強有力的硬性標準,嚴格規範小程序上線標準,減少“擦邊球”小程序的誕生。

2、明確開發者與平臺責任,二者必須承擔連帶責任。加強開發者的信息備案審核,一旦有危害用戶權益的事件發生,平臺和開發者應當積極配合調查,並承擔相應責任。

3、加大公安部門合作,對待違規小程序和背後開發企業應該“零容忍”。小程序的價值最終是通過用戶來體現,有些開發者太過重視用戶規模,而忽視了用戶安全,所以,用戶的安全問題應該是基本準則和方向,提高用戶信任度和留存度,才能讓小程序生態發展越來越好。

目前來說,小程序已經受到越來越多開發者的青睞。無論是基於小程序的創業還是投資都預示著小程序生態基本形成,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創業的風口。因此,微信平臺如何更審慎地應對各類擦邊球式的小程序產品,以保證平臺用戶體驗和權益,這是留給騰訊、留給微信以及留給小程序產品團隊該要去深思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