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巷陌覓古典

我們總是期待某些事物的消失,又害怕它真的與你永世隔絕。就如今日,我沐浴著一絲冬日淡淡的陽光,迴避著現世的紛擾,走進西街,走進老城區一條條古老的巷子裡。

西街巷陌覓古典

一腳踏進西街,恍若邁入古典。風吹過來,古城特有的溫雅、古樸悄無聲息地浸入你的每一個細胞裡。恍惚間,你從現世抽身,步入一個幽深緲遠的時空裡。

西街巷陌覓古典

西街的確很老了,老得像黑白電影的底片,老得像發黃的舊時光。走進去,如同走進一段古老的故事,一些褪色的情節裡。街臨的一間間店鋪門面窄小,簡陋而稍顯雜亂。無論是黑黝黝的小木樓,還是紅磚白灰的小洋樓,抑或是鏽跡斑斑的小屋,都蓄滿濃郁的陳年舊味。

西街巷陌覓古典

西街的老店鋪絲毫不講究門面,招牌更是五花八門,或橫或豎、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皆由著性子,不受拘約。店鋪裡,賣的是尋常百姓的日常用物——老泉州的各色糕點,禮佛用的“金紙香燭”,價格低廉的大路衫褲,熱氣騰騰的包子豆漿、面線糊。小飾品琳琅滿目的五元店、十元店,舊書攤、水果攤、雜貨鋪、釀酒鋪、布行、金石字畫、維修站混雜在一起,散發出濃得化不開的市井煙火氣。

“手巾寮”店鋪隔成兩半,前邊的門面上擺貨物,後面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尤其是新鮮出爐的各種糕點,端的是原汁原味,令人垂涎。主顧們當街或站或蹲,相中了價錢自是好說,看不上打趣拉呱幾句,或抓個餅呀果呀塞進嘴裡邊嚼著邊走開也沒啥不對勁。

西街巷陌覓古典

你信步閒逛,隨性玩賞,自是步步風景,處處動心。你不經意間從某一個巷口拐進去,就拐進一條條小巷深長的老故事裡。

巷陌的天空被切成細細的線,陽光羞赧地在迂迴曲折的巷子邊緣彳亍。從巷子深處緩緩走來的老者的滄桑背影,正是古街的縮影。

西街巷陌覓古典

小巷的紅磚古厝最是令人痴醉。任憑多少風霜,紅磚依舊紅潤鮮亮,泛著古雅的光澤。屋頂上,是怎樣的春光乍洩啊!不知名的花樹在它身上纏綿縈繞,盤根錯節,小傘狀的綠羞赧地躲在綠葉間,不與葉片爭妍,卻自有一番難以抵擋的風情。

古厝的小庭院足以讓你玩賞半天。花圃邊的一幀碑刻,粉牆上的一尊浮雕,楹柱上的一幅墨寶,翹脊上的一隻神獸,都彰顯著早時工匠們的精湛工藝及古早人內心的自我規範和精神膜拜,蘊含著古街獨特的文化意韻。你看,老宅牆跟上的那一尊觀音,雖已損毀,卻無聲地傳遞出一種端莊、安詳的力量。

西街巷陌覓古典

市井的聲音是人間至美的音樂,塵世最繁華的迴響。小巷中過往的行人,彷彿也沾染了古意,說話輕聲細語,神情悠閒自在,頗有禪修者的淡然。深巷裡的微型店鋪,彷彿不是為了營生,而是特意為街坊鄰里提供話仙的落腳地。

走累了,坐在老宅油光可鑑的石階上,捧一冊泛黃的古籍,吟幾頁千秋美文,或誦幾句古城俚語,渾然忘卻世事變遷、光陰流逝。透過緊鎖的厚重木門的縫隙,依然可以窺見遠去時代的風華。

你可以想象:深深庭院裡,那一個粉面含春的婀娜身姿,幾番地浮在少年的夢裡。啖一顆珠圓玉潤的荔枝,讀幾行古雅清詞,恰是彼時儂情我意的暗語。“郎騎青驄馬,妾乘油壁車。”那是怎樣的風流婉轉、欲罷不能啊!踏馬而過的翩翩少年,雲鬢低垂的敷脂少女。回眸一笑間,留下一段曠世傳奇。

西街巷陌覓古典

小巷迂迴曲折,迷宮般的。走著走著,渾然不覺,又拐進另一條巷子。似乎都一樣的細長狹窄,一樣的溫婉平和,一樣的古拙寧靜。都有著看盡世間繁華,歷盡浮生萬劫的淡定從容、內斂深沉。甲第巷尚存歐陽詹開閩人甲第先河的榮耀,舊館驛達官貴人的車馬喧囂沒有飄遠,三朝巷依然流傳著留從效家族三朝為相的佳話,孝感巷閃射著蔡清先儒的光圈……行走中,我的眼前浮動著衣袂飄飄,儷影逶迤。每一條小巷都有自己的傳奇,演繹著古城的前世今生。一切古老的事物都有令人怦然心動的美,也瀰漫著揮之不去的悲傷。

我在古巷裡兜轉了一圈,又特意折回西街買最具泉州風味的糕點。一包包的花生酥、花生糕、米糕、麻餈、寸棗、貢糖擺得挨挨擠擠的,引得人眼饞心動。主人家是個仁慈溫厚的大姐,她看我兩眼發亮,一雙手見了什麼都想抓一大把,就笑笑說不要買太多,一樣買一盒嚐嚐,路頭不遠,喜歡再來。還特意幫我套了兩個袋子,把我手上一路斬獲的楊桃、炮仗花、布偶、線裝書一併裝了進去,說這樣拎著方便、安全。樸實的言行和這老街一樣,不事修飾而令人安心踏實。

西街巷陌覓古典

夕陽西下,走出西街,匯入繁華的東街,融進滾滾的人流。那剛剛走過的古街巷恍若一個夢,在你睜開雙眼時,已無聲地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一種正在被遺忘的生活方式,某些與生命本真有關的物質。

這消失的一切意味著什麼?是一個時代背影的漸漸模糊,還是一種文化的無聲蛻變?或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生活方式的集體放棄?因為消失、放棄,我們的生活變成了別人生活的一種重複,一種複製,從而失去了獨具風韻的地域特色,此處的生活和別處的生活混為一體。

我們知道:呵氣成冰時滿街吆喝的冰糖葫蘆是北方的標誌性語言,鶯啼燕轉時四處飄香的肉粽扁食則是泉州本土的飲食符號。裹挾著黃沙的蒼涼調子和流淌著靈秀的江南漁歌皆是絕唱,它們植根於南北迥異的文化土壤,從而以獨特的魅力蜚聲中外,並在藝術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西街巷陌覓古典

是的,我們需要一種生生不息的傳承,一片可以培植屬於自己文化的土壤。我們需要一些可供回憶的詩章,就像西街這樣的系列經典,永遠地泊在心海里波光瀲灩。一方歲月侵蝕的碑刻也好,一株根深葉茂的老樹也好,一座風雨飄搖的老宅也好,一條日暖生煙的老街也好。

總之,必須有一片自己的土壤,讓每一棵樹,開出自己的花,結出自己的果,以古典的芳菲甜了你,醉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