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首位傳播八極拳的人

紀念八極拳大師《鐵錘黃》誕辰145週年

筆者:張益林

前言

今年是著名八極拳大師哈爾濱武林界稱之為“鐵錘黃”黃煥章先輩誕辰145週年紀念日,為緬懷他老人家在哈爾濱傳播八極拳之豐功業績,糾正誤說還原其歷史本來面貌,真實反映他老人家在哈爾濱30多年來的歷程。對某些人所述黃公之不實之說必須糾正,不能讓一些奇談怪論沾汙黃公曆史,假的達不到弘揚目的或適得其反,有些事蹟若讓人看到毫無道理,明顯造假其後果會嚴重損害黃公形象,讓同門弟子倍感恥辱。恢復黃公本來面貌是最好的紀念。本文下面對那些不實之說一一做以解釋,本著實事求是,尊重歷史之原則,絕不誇大對於不把握沒根據之說寧肯不述,把黃公真實形象展現給大家。因本人能力和水平有限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黃煥章1923年闖關東隻身一人來到哈爾濱,立會友鏢局撩地賣藝和收徒傳播八極拳術為生。他比八極拳大師霍殿閣陪同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來到長春(1932年)早九年,霍殿閣知名度高拳國馳名,黃煥章僅在哈爾濱武林界赫赫有名,黃煥章所傳八極拳至今傳延不息,隊伍越來越大,就從時間而言黃煥章應稱得上在東北首位傳播八極拳的人。

拜師八極拳大師王榮

东北首位传播八极拳的人

黃煥章(1873一1958),河北滄州孟村鎮小集人氏,家中富有是小集一大戶人家,兄弟三人老大黃玉章老二黃煥章老三黃成章。老二黃煥章自幼好武,棄文習武,年方十五拜武林八極拳大師王三爺王榮為師,王榮武功高強,名氣很大但性情古怪不輕易收徒,若能得到他老人家的認可且非容易,王榮能收黃煥章為關門弟子卻為天緣。王榮在孟村原有二位弟子,大弟子李恆山人稱(李申爺)二弟子李福林人稱(龍爺)或(禿龍爺),二人跟隨師父多年。八極武功造詣頗深特別是(龍爺)的鐵砂掌威震武林,二位師兄年長黃十多歲,王前輩為考驗黃煥章讓徒弟(申爺)和(龍爺)先教黃煥章練八極小架,一趟小架就練了三年。黃努力刻苦寒暑不輟,小架是練八極拳的基礎三年苦功打下良好根基。據黃家族人講黃練武之處有兩很深的腳窩就是震腳蹲樁留下的痕跡。三年後王前輩來到黃家,讓黃煥章演練八極小架,看後心中大喜,認定黃痴迷八極拳並持之以恆是練武之料。只此,王前輩居住黃家專教黃煥章八極武功。練武時間選在半夜,夜靜人稀在村頭大東祠廟內練功,練子午功一年頂多年,白天休息夜晚黃家備四個菜一壺酒待師父吃飽喝得便去大東祠,天天如此王先師親傳三年,黃煥章武功達成。這三年黃前輩跟隨尊師行影不離,學到了八極拳、八極拳對接、叉步拳、六路彈腿、青堂刀、行者棍、劈大杆子等,八極拳的六大開、八大招,大槍十六字令中之招法和將八極拳秘集等傾盆詳述,黃前輩不但武功紮實而且八極理論造詣頗深。隨師三年深得恩師喜愛,得八極拳真諦,亦秘傳“悠錘貫頂”鐵頭功,經師指導多年苦練大器己成,鐵頭神功威震江湖,哈爾濱武林界稱為“鐵錘黃”之諺。經多年不懈努力練就“悠錘貫頂”之技。在哈爾濱賣藝時“悠錘貫頂”之技震撼武林,“鐵錘黃”美譽至今不息。

對於黃前輩八極拳弟子對王榮師從何人始終是迷,本人拜讀李書文前輩所著八極拳譜其中“八極拳源流”一文深感所述史料實事求是,對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毫無誇張之意,不編造嚴肅認真的記述歷史人物生活軌跡,展示了當時歷史背景下人物思想言論和行動合情合理,令人可信。其中:《吳鍾歸故里後,在山東、河北一帶以保鹽業鏢為生,並設場授徒,從學者若螂,惟學者均不堪其苦,半途而廢。後有滄州東南孟村鎮吳永者與鍾遇,永亦練武多年,與鍾言技至為投契,經敘談宗,永遂尊鍾為長輩,並拜鍾為師精研武術。吳永學成後,傳與本村族人吳坤,吳梅等人。》再根據強瑞授徒門人錄一一36年譜裡記載:吳梅(孟村鎮人)其弟子張永泰、張雲漢、張書麟(泊北人),吳世科(吳梅子)袁成龍、張九如、史長春(孟村鎮人),王榮、唐振茲(大張沙人)。由此,王榮支脈應是吳鍾一一吳永一一吳梅一一王榮。王榮從師吳梅可信,王榮為四世,王榮弟子李恆山、李福林、黃煥章為五世,李恆山、李福林的弟子王連峰和黃煥章的弟子張晉卿、劉廷、夏文印、徐其三、孫明長(孫亮亭)等為六世。後來者在黃煥章八極拳門下的輩分上應以此為據。

孫亮亭弟子孫天民在全球功夫雜誌和在網上發表文章道:關門弟子八極拳二世。在孫天民開的武館內懸掛三幅大照片王榮是吳鐘的一位是祖師吳鍾八極拳一世,另一位是黃煥章三世,他師父孫亮亭四世,這樣他本人與八極拳前輩李書文先師五世同輩,孫天民先生至今也就60多歲和李書文先師同輩怎麼可能,這樣編造歷史有何目的,時間差異如此之大,這麼簡單的年代數字都算不清楚,這種宣傳怎能讓人信服,無邊無際吹噓造假歷史又有何用,網民都說啥都有假就連這種歷史還有人造假,此舉適得其反令他人恥笑讓同門感到恥辱。

王榮八級武功不凡,性情古怪武功不輕易外傳,王榮刀法刊絕,相傳李書文曾多次拜訪討教於他而拒之門外,他不輕易收徒,在孟村只教三位徒弟,大弟子李恆山,二弟子李福林,最小的弟子黃煥章他們三人都是滄州小集人,李恆山人稱“李申爺”,李福林人稱“龍爺”和“禿龍爺”,最小的弟子黃煥章江湖人稱“鐵錘黃”。王榮將畢生精力全部傾注到三位愛徒身上,三位徒弟個個刻苦努力,苦練幾十年深得八極真諦,武功不凡揚名滄州武林。王榮先師不但教徒八級武功,而且還教徒硬功,經多年苦練“龍爺”練就“鐵砂掌”打上死,捱上亡,黃煥章苦練“悠錘貫頂”鐵頭功,武術家都知道人的身體可作為擊打對方的部位有十三處,稱之為十三個拳頭即兩肩、兩肘、兩膝、兩胯、兩手、兩足和一個頭,練硬功練鐵砂掌居多,練鐵頭功沒有名師指點很難成功.黃前輩在恩師親自指導下經多年努力大器己成,鐵頭功若擊胸重傷五解六腑威脅生命。

王榮傳八極拳稱之為小架八極拳,剛柔並濟架勢低,變化急出拳快,發力剛猛。領略王連峰之子是王樹森先生的弟子劉保龍演練的八極拳,他練的是下手八極拳,很有功夫,架子確實很低,剛柔之間略有差異很精彩。黃前輩所傳八極拳是上手拳,架勢略高剛猛爆烈出拳快。黃前輩與申爺龍爺是同門師兄弟,因黃年齡小於兩位師兄十多歲恐怕不會同時習練,龍爺申爺所傳刀術為六合刀,而黃前輩所傳刀術為青堂刀,兩趟刀風格相近其內容結構差異較大,黃前輩所傳叉步拳他們不會,六路彈腿也有差異,因交流時間較短,不深不透。但總的來說同門同宗風格相近,也看得出王榮先師在教徒時不墨守陳規,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黃前輩身材不高結實靈活,申爺龍爺,特別是龍爺身材高大魁梧壯實,為發揮個人特長,達到終極目地而施教。

黃前輩在哈爾濱傳播八極拳三十多年,弟子很多“至今傳延不息。

“鐵錘黃”八極拳在哈爾濱的傳播

1923年黃煥章隻身一人來到哈爾濱,無親無友兩眼麼黑,靠賣苦力維持生活,曾在道外浴池給鍋爐房挑煤,閒暇時到江邊賣藝。舊社會社會秩序很亂,為了防身幾乎人人練武。黃前輩八極武功博得廣大群眾欽佩,特別是“悠錘貫頂”之絕技讓群眾目登口呆,很快武林界就有人稱其為“鐵錘黃”。

孫天民把“鐵錘黃“改為“黃銅錘”而且在黃公碑文中也如此篆刻,之前多人提出異議也不表態,急速寄往滄州刻不容緩木己成舟,但不知孫天民用意何來,就連他師父在八極拳法一書中還承認黃煥章“悠錘貫頂”之功。

串改公認綽號目的何在。是不是人的品質有問題!還說黃前輩拿個杆棒闖關東一有這麼回事嗎?聽誰說的胡編亂造有何目的。

“鐵錘黃”名聲大振,知名度越來越高。黃煥章身材不高,在一次賣藝時來一彪行大漢,人稱楊老七,此人名叫楊正祥家住道外北市場,專吃雜巴地家有三個老婆是個地痞當地有名一霸,他武功不算高強全憑體壯有把力氣,手上經常帶個鐵的手撐子用來威脅人,經常出現在松花江邊和道外北市場等繁華地帶,專門向擺攤和賣藝之人敲詐勒索,人人都不敢惹他只好花錢免災。黃前輩初來乍到並不認識此人,楊老七口吐狂言說你在這撩地拜過山神土地了嗎?前輩怎能忍受這種凌辱便耐住性情地說:本人撩地為了求生,你若要錢得問問我這拳頭。說罷楊老七氣勢兇兇揮拳直取前輩頭部狠狠打來,這手撐子若打在頭上不死也得重傷.只見黃前輩不慌不忙,閃開拳頭刁住手腕用鉤掛腿將其打翻在地,楊老七不認輸扒起來更加兇猛向黃撲來,黃前輩順勢用撐抹按倒在地,一腳上去踏在胸上,便問還打不打了?練八極拳講究下盤和震腳,這一腳下去夠老七受的,那老七等了好長時間算是爬了起來了,聾拉個腦袋口中還說等著瞧!便灰溜溜走啦。他倆較量時全場寂靜,結束後頓時全場沸騰,有的鼓掌有的高聲叫好。當時政府腐敗無能好人受氣壞人逞兇,有人給百姓出氣可稱之為大快人心,“鐵錘黃”名聲大振自此立足哈市,黃在北市場挫杆撩地楊老七就沒敢再來搗亂,惡人也是欺軟怕硬。此次看熱鬧有位家住道外(今叫靖宇大街)頭道街一代胡家大院,人稱“胡二爺”的大財主看中黃前輩,並約到家中敘談,黃前輩看此人儀表堂堂,面善慈祥,言語不狂,一片誠意,想留前輩做他家武術教師,黃前輩就答應下來了。胡二爺名叫胡克鐸山東黃縣人,此人嫉惡如仇,心地善良每年都賙濟窮人,胡有三個兒子跟黃前輩習武練功,除老二赴美留學外,老大’老三花花公子不學無術,在胡家一年多黃前輩深感無望,便提出離開胡家。胡二爺也明白子不成器也無法挽留。便在道外北七道街北市場處給黃一處房子,房子不大足夠居住,坐南朝北一樓,四方全是紅磚三樓,木質明樓梯外廊,樓下全是商服,賣吃喝的小飯店等等非常繁華,門外廣場很大,教拳賣藝富富有餘。黃前輩非常滿意就此定居哈爾濱直至晚年回老家。

黃前輩受益於胡二爺,胡二爺是位大財主不會練武,而孫天民竟把他寫成武林高手他寫道:(隻身赴約勇鬥以當地有名武師胡二爺為首的武林界人士五、六十人藝服群雄和眾人成了要好朋友。)但不知胡二爺是練什麼的,哈爾濱武術界對武術老前輩都有記載,既然武功與黃公不相上下也稱得上武術界名人,為什麼在哈市武林史上找不到此人,若是練武的應有後人,胡二爺的徒子徒孫是誰呀?有嗎!這樣造假歷史又是為啥?!不清楚別胡來,千萬別給後人留下讓後人恥笑的依據。

黃前輩自從有了棲身之處,就開始成立鏢局,黃地黑字“會友鏢局”三角鏢旗懸掛門前,開始招攬走鏢業務。當時哈爾濱交通發達,火車輪船很方便很少有用人力運輸和顧保鏢押運。為了生活黃前輩開始收徒教武。“鐵錘黃”名氣大慕名而來生員較多,室外練武條件差特別是冬天隆冬數九很難堅持,半途而廢居多,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勇於吃苦,長年持久堅持不謝方能修得正果。繼承黃氏衣缽的僅張晉卿、劉廷、夏文印、徐其三和後來的孫明長(孫亮亭)等人,劉廷後來去了佳木斯,張、孫二人各自有徒都在繼承和發揚。夏文印、徐其三、許萬江等,都是黃的傳人功夫造詣很深,他們有無傳人不詳。

孫天民說:自成立鏢局名聲大振遠近生意人都來找他保鏢從未失過手。誰都想把自己的師父和前輩描寫的風風火火,事實可適當放大,但不應強拉硬拼,保鏢跟誰搭檔,見過鏢車啥樣了嗎?異想天開,會適得其反。勸君講點真誠。

“鐵錘黃”不但授徒傳武,而且從王榮祖師習得接骨拿環和治療紅傷醫術施用於民,古方良藥療效奇特,舊社會醫療條件極差,人們受了外傷很難得到醫治,黃前輩救民眾於水火,濟民眾於所難,患者滿意而去,對窮苦百姓分文不取,深得百姓愛戴。武術界很多人都知道黃前輩醫術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