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昨天放了一張《黃金時代》臺灣版的海報,許多同學很喜歡,我一看機會來了,那就順勢聊聊海報的大牛設計師:黃海,反正週一把週三的視頻正餐提前吃了,我正頭疼要寫啥呢。

很多同學可能聽說過黃海,但不知道他長啥樣,先給你們放張本尊照片,我不得不說,他長得有點像最近紅遍網絡的崑山龍哥,社會社會......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黃海1976年出生於福建,199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設計系,畢業後卻沒有從事本行業而進入了電視臺,做了三年社會新聞。他說“當時我覺得設計師不被尊重,所以寧可把專業放在心裡,也不想在那個環境裡夭折”。

他說的沒錯,在中國做設計,大多都會進廣告公司,有許多甲方會覺得自己只要不是色盲,就足以對設計師指手畫腳了。我以前的設計同事在公司是最苦逼的,久而久之練就了神乎其技的翻白眼技能。

但在2002年,黃海還是來到北京,加入了廣告界的絕對巨擘——奧美公司,拜師於臺灣資深文案總監劉繼武,劉繼武是圈內的頂級牛人,他的成名作是為左岸咖啡館撰寫的廣告文案,我貼在這兒,大家品鑑下。

下午5點鐘

是咖啡館生意最好的時候

也是最吵的時候

窗外一位默劇表演者

正在表演上樓梯和下樓梯

整個環境裡

只有他和我不必開口說話

——他不說話是為了討生活

我不說話是享受

不必和人溝通的興奮

我在左岸咖啡館

假裝自己是個啞巴

在高手身邊成長是迅速的,黃海只用了5年時間就跳槽到遠山文化擔任藝術總監,這是中國第一家把“電影海報設計”作為專業來操作的設計公司,姜文和馮小剛都是遠山的長期客戶。

很走運,黃海一開始接手的Case就是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姜文大家都知道,出了名的挑剔不好伺候,但黃海卻做的很來勁,因為“可以有真正的創作”。作為新手,碰上姜文這種品味刁鑽的主,抓狂是避免不了。黃海做了幾百張都沒能讓他滿意。終於,其中一張被姜文相中,成了電影的戛納版海報。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從此黃海算是一戰成名。又在遠山做了5年,這期間繼續與姜文合作,設計《讓子彈飛》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這個構圖並不新,人物剪影鏤空很多電影都用過,但這張依然別有韻味,元素安排的極舒服,張麻子的帽簷兒正好卡在剪影的臉上,有一種微妙的動勢,講究!

這張英文預告版也很贊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09年的《白銀帝國》

,濃郁恣肆的水墨。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2年,黃海離開遠山文化,創辦“竹也文化工作室”,距離他2002年來到北京,剛好十年,十年磨一劍,黃海真正出師了

黃海的風格多變,他喜歡中國風,但小清新,蒸汽朋克也用,他現在已經是業界報價最高的設計師了,據說每個活兒100萬起還得排隊。

而且黃海他不幹急活兒,設計週期很長,《黃金時代》的5張海報就花了半年時間,就這樣還是有很多大導演紛至沓來,表示“我願意等”。

每次設計之前,黃海都會和導演溝通,揣摩導演的意圖,研讀劇本,直到將電影的元素研究透徹才會交出自己的作品,小小一張海報,雖然工作量不如電影,但依然要考慮大眾審美、電影品格、藝術追求這些東西。

小,但一點也不簡單。

工作室開張之作是2012年的《寒戰》

,直接凍住,還真是夠“寒”的。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4年《黃金時代》,昨天放的是臺灣版,下面是大陸版。這張非常出色,雖然依然是“墨”,但和《白銀帝國》的飄渺不同,這張上的墨非常“實”,幾乎沒有漸變色,甚至有點“黑血”的感覺。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這個國際筆頭版也是好看的不要不要的。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昨天我說對這部電影評價一般,有同學就問我為啥,其實也沒什麼,就是覺得劇本沒寫好,所有的主創都很盡力,但就是沒拎出一條清晰的故事線。另外,我認為湯唯不適合演蕭紅,當時從電影院出來我就跟媳婦說,為什麼不讓郝蕾演呢?她明顯更像蕭紅一點,無論是外形還是性格底色。

2015年的《道士下山》,電影配不上海報系列。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5年的《山河故人》,是不是有《春光乍洩》既視感?我覺得對賈導黃海應該會報價低一點吧,我完全支持他看人下菜碟的行為。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6年的《大魚海棠》,當時海報出來我都驚了,真是畫的太漂亮。這套海報值100萬,甚至更多。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注意碎瓷中間有個小人,我相信這是他做的非常愉快的一個活兒,黃海就經常自稱是匠人。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好,我最最最喜歡的一張來了,黃海為第53屆金馬獎設計的海報,你一定看出來了,他用的元素是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四兒拿著手電筒照向夜空,象徵著電影之光與人性之光。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我一點兒不誇張,當時看到這張海報我下意識打了個哆嗦

,馬上明白了設計師的意圖,2016年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映25週年,在這屆金馬上,4小時的完整修復版也會發布,單從這一點上來說,黃海一定是個深愛電影之人。

身為楊德昌的腦殘粉真想淚流個滿面,讓我想起小時候學過的臧克家的詩:“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再過幾天,張藝謀的新作《影》就要上映,海報依然是黃海設計的,具體是不是“電影不如海報系列”,沒驗過貨,不好說,不過海報做的這麼NB,電影表示壓力很大。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還有一部電影前段時間也發佈了先導海報,依然出自黃海之手,李蔚然導演的《封神》。

他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的電影海報設計拉到了世界水準

我一開始以為是烏爾善正在憋大招的那部《封神》,仔細一看不是,自從《封神傳奇》戳瞎了我的狗眼之後,我對這兩個字就有點怵。

看到以上作品節選,說黃海是世界級的海報設計師應該很有底氣了,中國自古就有深厚的美術傳統,人才多了去了,但為什麼只出來一個黃海呢?也不單單是客戶不專業,可能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

一方面咱這兒的很多客戶把設計師看成是流水線工人,不尊重其創造價值,設計師呢,被各路甲方玩的也學乖了,主動繳槍,反正什麼都聽你的,最終甲方和乙方都不爽,還弄不出好東西,誰也沒落好,雙輸。

黃海現在已經是海報設計界的標杆,希望他能讓更多的客戶明白,一張好的海報,真能換來真金白銀。只要給了空間與尊重,很多設計師是願意拋頭顱灑熱血的。

“甲方乙方,互敬互愛”,幾年前我上班的時候曾經想把這幾個字打個大條幅貼在會議室牆上,不過最後老闆說,算了算了,萬一有的甲方小心眼呢,你還是繼續貼你的尼采吧。

好吧,畢竟尼采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不久,我就辭職了。

我現在就沒有甲方,除了不讓碰的,我個人的節目想咋寫就咋寫。

感謝尼采的教誨,啦啦啦啦啦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