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

“香蜜播完的第一天,想它!”追劇月餘的“香蜜女孩”,仍沉浸在蕩氣迴腸的故事餘韻裡,無法自拔。大結局播出之夜,楊紫、鄧倫、羅雲熙幾大主演發表微博長文,表達對這部劇的戀戀不捨,次日,“楊紫鄧倫發文”就盤踞熱搜榜NO.1。

作為2018年暑期各方面數據表現領跑的衛視劇王,9月4日晚,《香蜜沉沉燼如霜》可以說在江蘇衛視畫下了一個相當圓滿的句號。收視率、播放量、話題度……熱度全方位爆發,《香蜜沉沉燼如霜》在這個暑期創造了席捲全網的沸騰效應。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收視始終堅挺,8月2日-9月4日連續34天穩居省級衛視收視第一,CSM52城平均收視率1.3%,成為2018年至今為止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的“收視劇王”;口碑貫徹頭尾,豆瓣評分一路走高達到7.6分,創下近十年內同類型劇評分第一;熱搜持續霸榜,單劇熱詞超過120個,劇集數據熱度與觀眾參與熱度一齊攀上新高。截至收官日,網絡播放量破115億,微博主話題閱讀量破107億,這個夏天的美好回憶,都有“香蜜”的芬芳。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僅從明星、IP知名度等牌面價值來看,《香蜜沉沉燼如霜》並非電視臺搏擊暑期檔的上佳選擇。但從博弈結果而言,恰恰是不被看好的《香蜜》成了那個笑到最後的贏家。

創作上,全劇組投入製作至上的信念,演員拿出表演先行的用心;播出上,平臺方江蘇衛視以劇集品質為先,毅然選擇《香蜜》作為暑期獨播王牌;宣推上,江蘇衛視緊密聯合劇方與演員,前瞻暑期檔競爭格局,高效執行了劇本還原、製作品質、演員演技、粉絲營銷、線下活動等一整套營銷思路——看起來,《香蜜沉沉燼如霜》好像一鳴驚人的黑馬,實則它的笑傲其實是各方面誠意疊加累積之後的一場集體爆發。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香蜜女孩”全面沸騰

“幸福劇場收視劇王”不是一匹偶然出現的黑馬


當一系列超級IP+頂級流量的製作模式讓觀眾感到審美疲勞後,這個暑期,剛剛收官的《香蜜沉沉燼如霜》為精品古裝劇作破開一條創作蹊徑。唯美的故事題材,大氣的中式文化氣韻,演員付諸用心的演技,以及精良契合的視覺特效,讓觀眾得以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內容深度,在神話愛情中領略何為東方古典風雅。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過去一週,《香蜜沉沉燼如霜》用收視率、播放量、話題度等各種維度的沸騰,佐證這一屆觀眾甘為品質買單的市場變化。從開播到結局,收視率始終是衛視黃金檔第一;播放量穩居臺播劇全網第一,截至收官日網絡播放量115億;微博上日常刷屏,“鳳凰被捅”“穗禾是兇手”“心疼錦覓”“暮辭鎏英結婚”這類劇情討論輪番霸榜,可見劇集完全是靠內容孵化話題。

而這部目前坐上2018年“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收視劇王”的暑期贏家,在開播之初並不為市場所看好,江蘇衛視將其佈局到暑期下半場的戰略,也一度引來觀望:在歷來看重牌面價值的暑期電視劇市場,沒有頂級明星陣容加碼的《香蜜》,競爭力是否夠用?如今全劇收官,自然可以“品”出平臺方選擇該劇的信心與誠意,就劇集品相而言,《香蜜》的優質貫穿於拍攝、特效、表演、故事等各個環節。

《香蜜》的故事架構於中國古典神話基礎上,在人物方面保留了太上老君、月下仙人等古代神話傳說中經常出現的稱謂,也加入了花界、魔界等帶有想象力的附加設定。和一些神話愛情劇內在邏輯依然建立在“男女情愛”的價值觀上不同,有幸的是,《香蜜》讓我們看到了古裝神話愛情劇的新探索與新風貌。在人物的塑造上,錦覓至純至性,天魔大戰身毀神滅的衝突中,她的愛是最義無反顧的犧牲,也是打破男女情愛桎梏、追求大愛無爭的人性謳歌。這種昇華表達是《香蜜》對於中華文化氣韻的把握與傳承,在神話愛情的敘事格局之上,錦覓是人性對於純淨美好世界之嚮往的精神濃縮。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固然,觀眾足夠慧眼識珠,很快感受了劇集的閃光之處。除此之外,如果細心覆盤《香蜜》掀起追看效應的過程會發現,這並非一匹偶然出現的黑馬。它笑傲暑期的背後,除了製作上的誠意同時還有播出平臺江蘇衛視聯動劇方與演員,實施有方向、有計劃、有效率的全程宣推,沒有讓這壇“香蜜”埋沒在巷子裡。

劇集播出前,就在官微上立起“香蜜女孩”追劇團的概念,為播出後發酵粉絲效應打下基礎;播出中段,及時響應觀眾反饋,組織導演、編劇、視覺總監以及主演“回答”全網關注的熱點;緊跟劇情發展,主動開發與人氣角色、重點情節相關的短視頻彩蛋,頻登熱搜榜單。

提前預判,積極佈局,調動各方潛能的平臺宣推策略,精準觸碰到觀眾的每一個“爆”點,“三分鐘追劇”“荔枝劇評社”“人物角色特輯”“古裝劇OST”等多元視頻產品橫掃全網,也令江蘇衛視官方抖音號屢次收割“媒體抖音號周榜”第一名。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一流特效 用品質圈粉

凝結國產劇視覺呈現匠心打造的精製誠意


很長一段時間來,提及國產古裝IP劇特效與視覺呈現,觀眾都含著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憋屈:投資越來越高,班底越來越國際,但拍出來的成果始終難盡如人意。有觀眾曾總結對國產古裝劇特效的期待,並不企求看齊世界科技夢工廠的工業美學,只要不糊弄觀眾智商,不做脫離劇情的炫技,保證特效與實景相得益彰,看得到代觀眾入戲的誠意就好。

用“香蜜女孩”的話來說,《香蜜沉沉燼如霜》便是這樣一部用“尊重觀眾”為標尺,拒絕粗製濫造的“精雕”之作。不管是唯美夢幻的色彩構圖,還是散發中國古風的古典世界觀,都為古裝神話劇的精品化進行了重新定義。首先,觀眾能夠直接感受到視覺與特效上的大幅度提升。用白、金、紅等大塊色調營造天界大氣的場景;換到人間,則採用紅、金、木色等作為畫面主色塊;再到魔界,又運用黑色與紅色兩大主要色塊;別具一格的花界場景,則通過繁花和發光植物作為背景設置,進而打造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微型世界觀。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電視劇渲染唯美愛情故事的同時,呈現出天界、花界、魔界、人間的四界盛況。壓軸登場的“天魔交戰”戰鬥場景,特效成果又一次超出觀眾想象,這場耗時特效團隊兩個月時間精修細磨的恢弘戰爭,運用黑雲翻滾、閃電交加的特效畫面營造天、魔雙方皆是背水一戰的決裂氣場,尤其魔尊旭鳳與天帝潤玉殊死一搏而被錦覓飛身攔截的一幕,讓觀眾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戰爭帶來的風雨飄搖和錦覓毅然赴死拯救天下蒼生的大義凜然。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一個東方神話故事,一段斗轉三世的纏綿愛戀,《香蜜沉沉燼如霜》用盡善盡美的特效,呈現純粹中國古典景觀特色的同時,藉助一幀一幀精摳出來的畫面質感,將感情戲和視覺表現融為一體。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年輕演員演技稀罕獲贊

推動國產電視劇精品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圓滿收官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幫助一批年輕的演員走到表演舞臺的聚光燈下。在行業不斷詬病影視圈年輕演員的演技時,楊紫、鄧倫、陳鈺琪、羅雲熙等主演們,用百分努力和走心演技證明,在幕後、臺前各個環節一條心促成精品劇集的環境中,年輕演員是可以扛起演技大旗的。

某種程度上,正是該劇年輕演員自然流暢的表演,與高還原度劇情、良心特效、唯美視覺等製作環節一起,改觀了大家對《香蜜沉沉燼如霜》的期待。楊紫、鄧倫、羅雲熙三位主演還罕見帶來原聲配音,這又是一項與市場主流相悖的逆向操作。近幾年,大部分古裝劇採用配音演員進行後期配音,雖然專業配音演員的表現力更強,但原聲配音的缺失,則被視為完整評價一名演員演技的“遺漏”。此次《香蜜》採用演員原聲配音,也是該劇不隨大流,有意改變現下古裝劇製作沉痾的一大努力。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值得提一筆的還有楊紫。《香蜜》最初公佈選角時,對於由楊紫飾演六界第一美的仙子錦覓,不少原著黨是拒絕的,認為她“無法撐起角色”。但劇集播出後,楊紫版錦覓生動自然,哭戲有情緒,表情有細節,幾乎是靠演技翻盤口碑的最佳示範。

覆盤暑期劇王《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效應”從何而來?


可以說,目前的國產劇集市場,正由兩種導向形成兩股暗暗爭鋒的勢力。一方從製作到播出都主張流量優先,這與粉絲經濟越來越深入影響影視圈的市場形勢深度關聯;一方從製作到播出更提倡品質先行,即使需要揹負更大風險,也要堅持把好質量關。

作為播出平臺的江蘇衛視,其實是率先洞察行業生態、踐行變革內容的一次領跑嘗試。沒有貴的明星,只有好的演員,當製作、播出、表演、觀看都遵循“品質為王”,如此才有機會湧現源源不斷的好作品。從這一點來講,行業與觀眾都需要多一點的《香蜜沉沉燼如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