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機率極高

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概率極高

日本遭遇颱風地震雙打擊

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概率極高

日本遭遇颱風地震雙打擊

這幾天日本在網上霸屏了!

9月4日,9月5日,飛燕臺風肆虐日本。這是25年來登陸日本的最強颱風。目前為止已造成9人死亡340餘人受傷,超過100萬人轉移。

9月6日上午,日本北海道地區發生兩起地震,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A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9月6日2時8分在日本北海道地區(北緯42.65度,東經142.0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地震目前已造成北海道當地至少120人受傷,32人下落不明。

B: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9月6日5時11分在日本北海道地區(北緯42.78度,東經142.20度)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日本氣象廳官員表示,在未來一週內,北海道還將發生強烈餘震,發生最大強度為6級餘震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他呼籲人們不要呆在危房內,也不要靠近斜坡,以防止餘震造成房屋倒塌和山體滑坡。

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概率很高,部分地區概率達到九成

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概率極高

日本《全國地震預測地圖》

日本進入地震高發期?未來30年日本發生大地震概率極高

日本《全國地震預測地圖》

綜合日本共同社、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在今年6月份公佈了2018年版日本《全國地震預測地圖》該地圖預測了未來30年內發生震度6弱(日本標準)以上地震的概率,可見太平洋沿岸大片“暗紅”,顯示未來30年發生大地震的概率很高。其中關東地區千葉市、橫濱市及水戶市超過80%。北海道東部的發生概率大幅上升,根室市從去年63%升至78%。

地震調查委員會會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認為“日本沒有一處完全不可能發生震度6弱以上地震”,考慮到這種級別的地震會造成抗震性較差的木結構建築大量倒塌,平田直呼籲必須開始加強耐震措施。

日本從2015年以來每年發佈一次“全國地震預測地圖”。2018年版日本“全國地震預測地圖”顯示了未來30年發生震度6弱以上地震的概率,從關西到首都圈等太平洋沿岸大都標註為暗紅色,表示上述概率較高(26%至100%),而日本海沿岸則大都用橘黃色標註,表示上述概率較低(低於6%)。

三大都市圈維持50%可能性

據估計,北海道的千島海溝在30年內發生超級大地震(里氏8.8級以上)的機率為7%~40%,因此新版地圖預計附近地區的地震概率將大幅提高,根室市從去年的63%升至78%,釧路市從47%升至69%。有南海海溝地震隱患的太平洋沿岸和南關東地區(包括千葉、神奈川等)地質情況依舊非常不穩定,多處大地震可能性超過70%,其中東京首都圈的千葉市更是高達85%,為全國之最,其次是橫濱市和水戶市,地震可能性均超過80%。巨大活斷層穿過的四國地區中,高知市的大地震概率為75%。此外,日本三大都市圈(包括東京、名古屋、大阪等)依然維持50%左右的大地震可能性。

地震委員會將地震概率超過3%歸類為“高可能性”,概率在0.1%至3%歸類為“較高可能性”,然而以該委員會的計算標準看來,3%的概率為1000年1遇,6%的概率為500年1遇,26%的概率為100年1遇。因此,地圖上從四國到關東,以及北海道東部的大面積深紅色高危地區,其中多數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實際上是百年一遇。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東海延伸至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溝。南海海溝平均每間隔100年到150年會發生一次超級大地震,上一次發生在1946年,共造成1443人遇難和失蹤。現在距離上一次大地震已過去70餘年,

日本東京大學曾在2012年估計,南海海溝的海底斷層或在未來引發里氏9級大地震,屆時可能會造成40萬人傷亡。

調查委員會稱,地震的機率只會隨時間愈發提高,南海海溝50年後發生大地震的機率將增至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