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成長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親子成長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親子成長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是牽著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在一起感受還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很多家長害怕孩子的生活節奏太慢,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他們卻忘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根本就沒有必要搶跑,更不能在起跑線上耗盡自己的體力。

孩子的成長是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過程,就是他學習的一個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教育過程中,往往會有很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給孩子慢慢來。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在孩子後面,拼命的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過程,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美景,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相互折磨的時間。

你覺得孩子讓你操心,孩子覺得你們讓他心煩。

親子成長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每一種生物的生長都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尤其面對的是人,這種複雜的生物。他既有成長的共性問題的存在,又有其個性問題。

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教師,所採用的教育方式都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的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於接受,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

陪伴孩子靜靜享受生活的滋味。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的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家長們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