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小鎮上,「相城製造」與「上海智慧」上演羅曼蒂克奇遇記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2500多年曆史的蘇州古城

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別樣靈氣

可你們知道嗎?在相城

有這樣一個古鎮,幾乎與蘇州城同齡

故事也是一點都不少……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相城太平,坐落於陽澄湖西岸,這個總面積30.36平方公里的古鎮,幾乎與蘇州城同齡。

歲月更迭,太平老街的古銀杏黃了又綠,利民橋下的搖櫓聲斷了又續,千百年來,這個古老的小鎮看上去好像從未改變,但只有在這裡生活過、工作過的人們,才能在時代發展的激流中,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原來太平一直在以自己特有的步調砥礪前行,一股股新鮮的血液正源源不斷注入古鎮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幾百年的銀杏樹,見證了無數的浪漫邂逅。而這一次,是“相城製造”“上海智慧”上演羅曼蒂克奇遇記。

關於太平,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是以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代表的文創產業,相比之下,太平精密製造產業顯得“低調”了很多。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精密製造業為各個工業製造領域提供關鍵的零部件,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太平精密製造產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圍繞“畝產論英雄,創新比高下”的發展理念,一批重點瞄準航空航天、通信裝備、汽車製造等方向的優勢精密製造企業快速集聚發展,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當精密製造企業遇到來自上海的研發大腦,在太平精密製造企業中,一場關於技術研發、產品升級的風暴已經開始。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產業集聚發展 引來科研新動能

“這棵銀杏樹已經有800年的歷史,不知道什麼時候,它的樹幹上落下了一顆枸杞種子,於是,老的載體上孕育出新的生命,本來不相干的兩樣事物,變成了互生共存的關係。”

上海理工大學蘇州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的院長林獻坤教授,在工作之餘總喜歡到太平老街轉一轉,他說,無論是太平與精密製造產業,還是精密製造企業與研究院,之間的關係都可以用這兩棵樹的例子來說明。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三年前,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林獻坤沒想到,他會在距離上海100多公里的蘇州相城區太平街道,擔任上海理工大學蘇州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的院長。

2014年,林獻坤教授通過相城第七批科技鎮長團平臺,開始充分了解太平精密製造產業。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林獻坤回憶,當時太平的精密製造企業達到了300多家,這麼大規模的精密製造產業集群,立即吸引了他,促使他決定改變原先在各地分散的科研模式,集中全部精力在太平搞研發。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林獻坤說,自己留在相城進行研發的原因,歸結為六個字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經過大半年的深入調研和幾個月的籌備,上海理工大學與相城區的全面合作協議得到了落實,上海理工大學蘇州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太平街道順利揭牌成立。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伴隨著研究院的落成,講求務實的他很快就把當地的精密製造企業打成一片。經過全方位的調研,他也切實感受到了企業要提升自身研發能力的迫切感。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緊密合作 兩方成果轉化迅速

在技術迅速轉化產品方面,恆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比較典型的企業。在技術研發室,技術員王亞龍正在整理最新一次聯合設計研討會的材料。

“我們和研究院一起研究自動退螺絲機,已經有兩個月了。目前大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現在開始材料購買,正生產圖紙,進行組裝。”翻看王亞龍的電腦資料,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這臺自動化設備從剛開始設計到逐步完善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全面,比如這個氣動抓手部分,如果抓手直接從載料臺抓取,會產生撞擊,長期的話會對載料臺造成損傷,所以我們給抓手前部增加了這個緩衝部分。”

王亞龍說,研發設計階段,最難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發現問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也許會在實際生產環節造成大麻煩,所以挑設計中的毛病是這個階段特別要注意的。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儘管研發要花大量精力,但王亞龍並不覺得累。每天,他不是泡在研究院的實驗室裡,就是奔走在廠房車間。

“我是大專學歷,在技術研發方面會有侷限。現在能跟著上海理工大學的教授搞研發,對我個人來說,是一次可以提升思維和眼界寶貴機會。”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自從上理工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與恆輝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以來,恆輝陸續派出骨幹技術員工6名,與研究院形成工程研發中心團隊,合作開發精密塑件後處理智能裝備。

恆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彬介紹,通過企業提供生產資源,研究院提供技術指導和智力支持,目前企業已經和研究院共同研發出了自動壓螺母機和自動塗膠機。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自動壓螺母機

現在,除了自動退螺絲機,還準備合作研發產品智能檢測設備。如果這些項目都能成功落地,那麼企業建立屬於自己的智能化生產線也指日可待。

同樣搭乘上理工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這趟研發快車的,還有豐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豐谷精密與研究院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引入上海理工大學王海民博士為研發部經理,開發工業機器人機械手用氣閥產品,填補國內研發空白。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豐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展出產品

此外,立注機械有限公司、波發特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相繼與上理工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展開合作,助推企業技術升級,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用“科研”為精密製造賦能升級

林獻坤說,上理工精密製造技術研究院是學校與企業實現對接的載體,主要進行精密加工產品設計與測試,智能加工系統構建,精密加工技術培訓等。

近幾年,研究院也正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三年裡,研究院相繼與當地龍頭企業進行產學研究對接,目前已申報蘇州科技局項目三項,合作共建江蘇省博士後流動站1個,研究生江蘇省工作站2項,簽訂產學研項目4項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研究院要融入企業,企業脫離不了研究院,這是理想的狀態,也是我從上海到相城搞科研的最初構想。”

關於研究院的定位,林獻坤心裡很明確,科研成果要在企業真正落地才能實現更大價值,實打實地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目前,太平精密製造產業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探索培育與精密產業基地未來發展相匹配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打造自主研發水平強,製造加工技術精、系統配套能力優的現代化精密製造產業基地。2018年1至4月,太平精密產業完成銷售23億,同比增長34.78%

,實現稅收1.3億元,同比增長34.34%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漫步在太平老街,古老的銀杏樹樹幹中部,垂下一叢綠意,萌生出盎然生機。“科研和生產,本來就應該互相促進,就像老街上的銀杏和枸杞,兩者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在和上海理工大學的密切合作中,太平精密製造產業規模化、智能化、高端化、精細化的發展路徑也將更為鮮明。

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太平小镇上,“相城制造”与“上海智慧”上演罗曼蒂克奇遇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