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堅持了,卻依然找不到熱情?

1)熱愛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我們都渴望找到熱愛的事情;

2)堅持與熱愛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

3)為了找到人生熱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熱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

“找到你的人生熱情!”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人生建議,然而它卻像極了童話故事裡公主和王子的愛情,聽著讓人充滿期待與幻想,一旦真的去追求,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被現實打臉。於是,很多人陷入了困惑與懷疑:“人生熱情真的存在嗎?我真的可以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嗎?”

我現在越來越發現,尋找人生熱情和找人談戀愛結婚很像:我們都期待從眾多可能選項中挑出那個自己最喜歡也是最適合的“唯一”,而且一段愛情和一份熱情能否持久的決定因素也是相同的,關鍵在於能否從中持續獲得快樂和滿足感,或者說我們的最重要的需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如果得不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不滿,快樂就會消失。

如果說我們對愛情和婚姻的渴望,是源於我們本性中對親密關係和歸屬感的需求,那麼我們對“熱愛的事情”的渴望又是出於什麼需求呢?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武志紅的一句話,他說:“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就是讚美,特別是來自權威、或者重要的人的讚美。最好的情況是,權威人物對你的期待,和你對自己的期待,正好是一致的,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力就會自然地成長,沒有多少矛盾。” 我覺得他這句話給出了完美的答案,他說出了人性中的另一個重要需求,那就是渴望得到認可,而且是內外一致的認可。

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社會動物,我們這一生都在被兩股無形卻強大的力量驅動著——渴望與他人連接,以及渴望被他人認可。這就決定了我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除了擁有美好的愛情、親情和友情之外,就是獲得認可,當然這種認可最好是建立在自己渴望的成長和成就之上的。這兩種需求其實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提到的,對愛和歸屬感的需求,以及對自尊的需求。它們都屬於缺失需求(deficiency need),所謂的缺失需求指的就是,如果這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就會有種缺失感,這種缺失會促使我們不斷尋求方式去讓它得到滿足。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之所以會渴望找到“熱愛的事情”,其實是因為我們缺乏滿足感,自尊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不過,這裡值得進一步解釋的是,自尊需求包括兩個方面——外部的和內部的,外部關乎的是他人如何看待我們,內部關乎的則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社會對我們的評判很多時候是膚淺的,可以只與外在標準有關,比如社會地位、職位、收入、顏值、人氣等等,也就是說只要你有錢、有地位、有名氣,或者長得好看,整個社會就會對你另眼相看,你的自尊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然而,那些只是給他人看的。如果只是徒有一些外表的東西,沒有與之對應的內在才學、能力和品格,那麼當我們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就會感到心虛,不踏實、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所以,只有建立在自我認可之上的社會認可,才能讓我們的自尊真正得到滿足,才會讓我們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滿足感。

我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就是,他為別人解決了某個具有挑戰的問題,然後對方支付了價值相等的或者更高的報酬。他描述的實際上就是自尊得到滿足的快樂——他靠實力創造了某種價值,並因此得到了他人的認可和經濟上的回報。實際上,當我們說想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時,我們真正渴望的,是能夠在某一領域擁有突出的專業能力和優勢,並因此而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最好還能獲得相應的地位與收入。很多人無法對自己的工作產生熱情,關鍵原因就在於工作只滿足他們對經濟保障的需求,卻無法滿足他們對成長、成就、以及認可和地位的需求。

有人可能會問,是不是隻要一件事情能夠滿足我們的自尊需求,我們就會一直對它充滿熱情呢?不一定,還得取決於這件事情能否讓你的潛能得到持續的發揮。通常來說,當一個人的自尊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一個新需求就會凸顯出來,那就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不屬於缺失需求,而是一種成長需求(growth need)。成長需求的特點就是,它並不會因為得到了滿足而消失,也就是說即便你得到了成長,成長需求也不會消失,你內心依然會對成長充滿強烈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強烈,比如,很多藝術家、學者和企業家在自己的領域已經做取得了很多成就,獲得了足夠的認可,但他們卻依然不斷努力,渴望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背後有自我實現需求在推動。所以,只要這件事情能夠讓你繼續發揮自己的潛能,你對它的熱情就不會停止,而且還會越來越強。

堅持與熱愛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堅持和熱愛的關係。在我看來,它們的關係應該是互為前提——堅持是熱愛的前提,熱愛同時也是堅持的前提。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不堅持,你不可能真正愛上一件事情,因為你必須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如果不熱愛這件事情,你也不可能堅持下去,因為人之所以會堅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從中獲得了快樂,如果這件事情讓你很痛苦和煎熬,那麼你註定是堅持不下去的。

這聽上去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怪圈。實際上,這正是這困難所在。那麼如何才能走出這個怪圈,突破口又在呢裡?彆著急,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重要的規律,這對於我們理解和找到突破口很重要。這個規律叫做The Emotional Cycle of Change,它描述的是一個人在改變自己行為時通常會經歷的五個情緒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做Uninformed optimism(盲目樂觀階段)。在這個階段發生在你想要進行某種改變或者學習某個技能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滿腦子想到的是改變或者獲得某個技能之後的場景,這讓你非常興奮。此時的你只看得到改變和學習將給你帶來的好處,對於接下來需要經歷的痛苦一無所知,所以你把一切想得特別美好。

第二個階段叫做Informedpessimism(消極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消極情緒逐漸取代了之前的樂觀情緒,因為你會發現這件事情遠比想象的難。一方面,發展一個新的行為習慣本質上是一個對抗阻力的過程,為了克服這種阻力,你不得不加大精神能量的輸出,以確保全部的專注力,這個過程會很辛苦,而且你還會因為犯錯或者做不好而產生挫敗感。另一方面,當你剛剛接觸一個新的領域時,你會有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因為所有東西都是新的、自己不熟悉的,這就會導致認知超負荷,並讓你產生極大的焦慮感。

第三個階段叫做Vally ofdespair(絕望階段)。隨著挫敗感和焦慮感的加強,你會感覺越來越絕望,因為目標的實現變得遙遙無期,而眼前的痛苦卻是那麼的真實和難以忍受。面對這種痛苦和絕望,最初的目標似乎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之前的興趣也完全消失了。這個時候,有一個方式能夠快速結束這種痛苦,那就是放棄。

第四個階段叫做Informed optimism(合理樂觀階段)。很多人在痛苦面前選擇了放棄,但實際上,如果能夠一直保持行動和練習,你的大腦就會慢慢形成新的迴路,一旦這些迴路形成了,你感受到的阻力就會不斷減弱,那些與目標相關的任務也會開始變得越來越簡單,你也會逐漸感受到其中的樂趣。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會從之前的消極再次回到積極的狀態,對自己的信心也在不斷加強。這個階段,你要做的就是繼續堅持。

第五個階段叫做Success andfulfillment(成功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已經熟練掌握了這個新技能,或者形成了新的行為習慣。這個時候痛苦幾乎都消失了,你從中獲得的快樂和滿足感也越來越多,自尊也隨之不斷提高,他人也會開始注意到並認可你的變化和成長。只要你能從中持續獲得成長和認可,你便會越來越喜歡這件事情。

事實上,除非你有很強的天賦,否則你在任何領域的學習一定會經歷這種情緒的變化。具有很強天賦的人通常不會經歷消極的階段,那是因為天賦會讓你學得比其他人更快、更好,所以你很快就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也不會經歷什麼挫敗感,而且當你學得比別人都好時,你還會變得特別自信,這又增加了你的快樂體驗。這些快樂會讓你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在這件事情上,你投入的時間越多,你的成長就越快,表現也越突出,這又會強化你的自信。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往往會對自己有天賦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且會願意長期投入。

如果你在這件事情上沒有突出的天賦,那麼你堅持不下去的原因一定是行動過程中的挫敗感給你帶的痛苦,超過了你對目標的期待。這種困境如何突破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你對目標的期待和渴望必須足夠強烈,這樣它才能幫你對抗行動過程中的痛苦,換句話說就是,你心裡必須非常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這個目標對你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而且你還必須做好要為此付出艱辛努力的心理準備。當你能夠將痛苦與未來的快樂連接在一起時,你就賦予了痛苦意義與價值,這個時候痛苦便不再是痛苦,即便是有痛苦,那也是痛並快樂著。

如此一來,那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意義感把最初的痛苦變成了一種快樂,於是堅持便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等到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開始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並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也會因此而越來越喜歡這件事情。只要你能夠從中獲得持續的成長和自我滿足感,你對它的情感就會越來越強烈,等到你真正愛上這件事情之後,堅持就是一件毫不費力的事情了。

為了找到人生熱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意義感如此重要了,因為如果缺乏意義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我們就很容易在困難和痛苦面前選擇放棄,無法堅持下去,不堅持就不可能在某一領域變得突出,也就不會因為自我的成長和他人的認可而對這件事情產生熱愛的情感。

這樣說來,找到人生方向,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就更需要意義感了,而且還得是非常強烈的意義感,因為它意味著你得願意在這件事情上長期投入,不說是一輩子,至少也得是大部分青春年華,要不然怎麼稱得上人生熱情呢?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遇到數不盡的困難和挫折,甚至是打擊,如果沒有強烈的意義感,你很難堅定地走下去。

那麼,如此強烈的意義感從何而來呢?毫無疑問,它不會從天而降,而是必須來自我們內心深處關於自我和人生的堅定信念,比如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哲學等等。這是因為,只有建立在堅定信念上的人生目標才是牢不可破的,才能確保我們不會在困難面前動搖和退縮,才能賦予我們克服一切困難和阻力的勇氣和決心。所以說,成功的人生絕對離不開信念的支持。但問題是,這些堅定的信念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通常源於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這些經歷賦予我們的情感,以及我們以此為基礎而進行的長期不斷的向內思考。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長期關注自我探索的人最終都會走上一條向內思考的道路,因為答案不在外面。

由此可見,人生熱情是急不來的,它的探尋過程通常是漫長的,因為它需要建立在足夠的人生經歷和深入的內在思考上。事實上,你越是著急找到人生方向或者自己熱愛的事情,你對痛苦和挫折的忍耐度就越低,你就越找不到方向。因此,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暫且放下對人生熱情的執著,讓自己從這種焦慮和壓力中釋放出來,不要想那麼長遠,先從眼前的一個個小目標開始,逐漸培養自信、行動力以及一些重要的通用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向內思考的習慣。

這些目標必須得是意義明確的,或者說它必須能和你的未來連接起來,而且最好不需要花很長來實現,比如你可以每三個月專注一個小目標。其實,不管這個目標是什麼,只要它此時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能夠讓你感覺到自己在不斷進步,你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自我滿足感。實際上,實現這些小目標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我訓練的過程,因為任何目標的實現其實依賴的都是相同的能力,比如明確目標和強化動力的能力,解決問題和應對消極情緒的能力,自我反思和學習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執行能力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通用技能。

如果你此時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我覺得不妨從生活開始——想想如何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健康、更有條理。不管你對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更健康和更有品質的生活一定屬於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有了更健康的身體和更有秩序的生活之後,你會感覺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掌控感,也會因此變得更積極和更高效。

當成功完成了給自己設定的第一小目標之後,你對自己的信心就會有所增加,這將有利於你實現下一個目標,而下一個目標的成功實現又將進一步提高你的自信程度。千萬別小看自信的力量,自信會讓你敢於去做一些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並且在困難和打擊面前變得無所畏懼。一旦這股力量被釋放出來,你的人生便會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你會在它的推動下克服所有阻力,跟隨自己的想法去不斷探索和嘗試。你也會在這個不斷行動和思考的過程中,越來越瞭解自己,越來越敢於做自己,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