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參加的那屆科舉被稱爲千年科舉第一榜,蘇軾會試第二

最近我看新聞好像也沒什麼大事,除了世界盃之外,恐怕就只有高考算得上大家關心的大事了。

前些日子高考出分,幾家歡喜,幾家愁。其實我覺得雖然對於一些人來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次考試,可是實際上到了社會可是行行出狀元的,意思只要你有自己擅長的一面,一樣可以混的不錯的。

蘇軾參加的那屆科舉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蘇軾會試第二

考試自古就有啊,古人的科舉比高考實際上還殘酷一些,因為每年那麼多人參加科舉,錄取者卻很少的,除了南宋北宋,其餘時候都錄取的很少的。

記得白居易當時弱冠之年中了進士,他直接得意的說:“十七人中最少年”,當時錄取人數不過十七人而已。

今天就講講蘇軾當時的科舉吧,這可是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的一次科舉考試。

蘇軾,北宋名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參加的那屆科舉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蘇軾會試第二

1056年,蘇洵帶著兩兒子進都城趕考。

汴梁(河南開封)於當時而言乃是天下第一雄城,名人,美女,美酒,財富都在此城。

這次科舉的會試主考官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歐陽修,副考官是梅堯臣。這兩位是當時文壇的領袖,對文章的篩選肯定是非常嚴格的。

這次的考生也很厲害,除了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等人。

後面我們知道這些人都成了歷史名人,你可以想象,都是才華橫溢的才子要分出個高下是多麼的難。

但是呢?蘇軾還是脫穎而出了。

蘇軾參加的那屆科舉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蘇軾會試第二

當歐陽修拿到蘇軾的文章之後,讀下去不由自主心中大悅捋了捋鬍子,讚歎:“此文章行雲流水,揮灑自如,實乃少有的妙文啊!”

本來他是想給蘇軾打第一,但是他以為這樣的文章應該是他的弟子曾鞏所寫,怕別人說不公,於是將第一改成第二。

於是蘇軾弱冠及第,皇帝皇后,男人女人都喜歡蘇軾寫的東西。

以上就是蘇軾參加科考的小故事,既然高考分數出來了,那就好好對待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