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你的孩子當「流浪漢」來養

別把你的孩子當“流浪漢”來養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天,有一個流浪漢來到一戶人家,敲門祈求他們給點吃的。那家主人看打量了他一下,30來歲的一箇中年,衣衫襤褸穿了一雙不知道在哪個地方撿到的兩隻不一樣的鞋,右邊的衣袖是空蕩蕩的。

他開口說到:我後院有一堆柴,你可以幫我劈開嗎?

流浪漢有點生氣的說到:我只有一隻左手,連斧頭都拿不穩,怎麼幫你劈柴。你要是不願意施捨給我,我不會怪你,但是你幹嘛有意刁難我呢?

他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而是領著流浪漢到後院。然後自己擺好一根柴,用自己的左手拿起斧頭,當著流浪漢的面經過幾次的嘗試成功的把柴劈開。

“你看我也是用一隻左手把柴劈開,我能用左手做到你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別把你的孩子當“流浪漢”來養

流浪漢靜靜的看著他,眼睛裡流露出十分堅定的目光,俯下身子學著這家主人把柴擺好,用左手拿起斧頭,認真的劈起了柴。

剛開始不熟練一根柴要劈幾下才劈開,慢慢的掌握了技巧之後,就和用雙手劈柴一樣快了。

當他劈完那堆柴之後,他已經累的氣喘吁吁,這家主人給他端來一盆洗臉水。流浪漢從臉盆中看到自己的樣子,他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這樣滿頭大汗了。

隨後這家主人邀請他共進午餐,臨走的時候還給了他一些錢財。

流浪漢感動的說:謝謝你。

這家主人說:不用謝我,這是你憑自己的能力掙的工錢。

流浪漢感激的說:我一定會回來報答你的開導之恩的。他向這家主人深深的鞠了一躬,步子堅定的朝著遠方走去。

別把你的孩子當“流浪漢”來養

幾年過後一個身穿華麗服飾的中男子,帶著一群手下來到這戶人家。

他握著這家主人的手說:“如果不是你,我還是一個流浪漢,如果不是你我也不會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廢物,我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就。”

這是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可是這個故事不僅是在給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啟示,也在教育方面給我們做父母的有啟示。

試想一下,我們的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弱小、無助沒有自食其力的能力。需要我們施捨,需要我們照顧……

然而有些父母則是完全把孩子當成了乞丐流浪漢養,他們把衣服給孩子穿好,把飯端到孩子的面前。把錢塞到孩子的手裡……然後對著孩子說:看,是我們辛苦把你養大的!

於是父母們這樣一天天的施捨中,孩子長大之後就真的如同流浪漢一樣,慢慢的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開始乞討,只是他們乞討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他們的父母。

別把你的孩子當“流浪漢”來養

然後父母們又會說:你怎麼這麼沒用,都已經這麼大的人了,什麼事也不會做,還要我們來養活你。

回到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看看這戶人家的做法;

對待孩子我們不也正應該這麼做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確實是弱小的,但是他總會長大的,我們給孩子物質上的東西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們教會孩子生存的技巧,培養他們的自信和獨立能力,讓他們自己有能力創造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