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 第四章 光現象 第三節 平面鏡成像 知識點4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本節內容的免費視頻講解見:

若打不開鏈接請點文末“瞭解更多”系統學習免費課程《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

知識點4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學習目標】

(1)瞭解平面鏡成像常考題的處理思路和方法.

【知識點睛】

1.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型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同;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像與物對應點連線與鏡面垂直;虛像.

(2)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

(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原理圖解決實際問題.

【經典例題】

例1 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16-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人站在豎直放置的穿衣鏡前4m處,若人向鏡移動1m,則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及移動後人離像的距離為( )

A.變大,6m

B.變大,5m

C.不變,8m

D.不變,6m

例2 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16-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如圖是時鐘在豎直平面鏡中的像,它的實際時間分別是: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例3 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16-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如圖是小華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蠟燭A距玻璃板5cm,則蠟燭B距蠟燭A也是5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傾斜,在乙、丙、丁三圖中,則乙圖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與B蠟燭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仍能透過玻璃板看到A的像

D.若蠟燭A遠離玻璃板,則蠟燭A的像將變小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例4 小明同學身高1.80m,家裡裝修時要在牆上安裝一個豎直的平面鏡,為了能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鏡的最小長度應為(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隨堂練習】

1.人站在豎直的穿衣鏡前5米處,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鏡前移動6秒後,人與鏡中的像距離為_____米,此時像的大小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像以_________的速度向鏡移動.

2.如圖是鐘錶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則甲、乙表示的實際時間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3.如圖是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則蠟燭B距玻璃板8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傾斜,則丙圖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不能透過玻璃看到蠟燭A的像

D.此實驗選用玻璃代替平面鏡,是因為玻璃不僅能反射光成像,還能透光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4.小楊同學新家裝修,已知爸爸身高1.80m,媽媽身高1.70m,小楊身高1.54m,為在家裡豎直安裝一面全家均能照見全身的平面鏡--“穿衣鏡”,平面鏡的最小長度應為________.

5.如圖,某人站在離湖岸邊6m的C處,剛好能看見湖對岸的一棵樹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為1.5m,湖兩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寬40m,則該樹HG的高度為___________m.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精練:第52篇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知識點4 平面鏡成像常考題分析 答案

例1:D;

例2:10:51;3:40;

例3:C;

例4:C.

1.4;不變;0.5米/秒;

2.5:45;20:15;

3.D;

4.0.9m;

5.8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