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提到古代的玉石製品,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玉手鐲、玉笄、玉耳環、玉梳等等。

這類玉石飾品做工精美、價值不菲,為古代的貴族女子所鍾愛。

而其實古代不光女子喜用玉飾品,男子也對玉石飾品推崇有加。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男子那些玉石製成的佩飾。


一、玉佩

玉佩歷來受到士大夫、文人雅士的厚愛,他們以玉喻身,用玉的品質作為自身德行的標準。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佩玉不只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起一種提示作用,提醒佩玉男子的行止必須從容適度。

走快了,玉佩的撞擊聲非但不悅耳,而且很亂;走慢了,力度不夠,玉佩就不會發出撞擊聲;只有不疾不徐,從容適度,佩玉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二、玉簪

簪是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玉簪在古代不光是女子的專利,男子也同樣頭插玉簪。

一般的說男用髮簪長一些,更注重實用性,簪頭裝飾紋樣比較簡潔,長度有15-20cm。

而女用玉簪則更注重裝飾作用,造型精美,長度比男簪稍短。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三、玉帶鉤

玉質帶鉤始於戰國,它是人們用在腰帶上的,起到扣攏腰帶的作用,故名帶鉤,帶鉤有以銅、鐵、玉等多種材料製成,帶鉤古時又名“師比”、“犀比”。

帶鉤的作用不僅僅是束衣,還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全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四、玉扳指

扳指,古稱韘(shè),本為拉弓射箭時套於右手拇指上勾弦的工具,以保護拇指不被弓弦勒傷,後成為套於手指上的裝飾品,代表這佩戴者能夠決斷事務,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徵。

乾隆皇帝愛玉成痴,當然少不了各式精製的玉扳指,這就大大帶動文武百官爭相仿效,扳指不再是少數人的佩戴之物。受他們的影響,富豪鄉紳也以佩戴扳指為自豪,清朝特有的玉扳指逐漸擴散到民眾之中。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古代男子的玉石佩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