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1、營造一個跨越空間邊界的特色產業平臺

特色小鎮,基礎在生產——集聚產業、構築平臺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特色小鎮“非鎮非區”,突破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邊界,形成一個特色明確的產業集聚區。在夯實地方產業優勢之後,向上下游實現鏈向延展,對外部的資金、人才、技術、服務等各種資源形成集聚效應,最終搭建起多元化的跨界產業整合平臺,形成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強差異化的吸引力。

2、營造一個訴說鄉土文化的特色生態群落

特色小鎮,風格在生態——演繹文化、訴說鄉土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國內的小鎮普遍依託較大型的村莊而建立,在生態特點上與鄉村更為接近,因而同時具有類鄉村地區的優勢和不足。

從優勢上來說小鎮往往擁有底蘊深厚的地域文化印記,而不足則是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後,在道路交通、汙水處理和環境治理等方面還存在很大缺陷。特色小鎮要培育集聚人口的魅力,需要在鄉土生態上著力改善,依託宜居的自然生態環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傳承、演繹和創新鄉土文化,重塑小鎮鄉土價值。

3、營造一個立足城鄉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間

特色小鎮,根本在生活——更新社區、迴歸人文

特色小鎮最根本的目標則是營造一個由本地居民、外來消費群體、創投群體共創共享的“城鄉命運共同體”,一種融合鄉土和時尚的後鄉土生活空間。在城鄉等值的語境之下,特色小鎮中的三類主體將得到更優質的生活體驗。

1、本地居民,將獲得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條件、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收入水平

2、外來消費群體,包含但不限於遊客、藝術家群體、設計師群體等,以新興城市中產階級為代表,將獲得優質的特色產品和充滿新鄉土感的休閒度假體驗。

3、創業或投資群體,既有外來投資者,也包括本地創業者,他們在為特色小鎮引入嶄新的思維方式和生產模式的同時,也創造和分享一種基於鄉土優勢的人文生活模式。

案例分享:七橡樹小鎮

七橡樹是一個古老的小鎮,但她的成功卻不是靠倚老賣老,而是靠最為先進的最為發達的產業,精密製造、高科技研發和專業服務等。

七橡樹社區進行了多層次的文化營造。在空間上,複合型文化綜合體形成人工文化環境,自然課堂和運動的教育形成了自然文化環境;在時間上,通過多種節日傳承小鎮的文化;並最終將這種身份認同凝聚為七橡樹的專屬徽標。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1、複合型文化綜合體營造

小鎮中心坐落著“七橡樹萬花筒(the Sevenoaks Kaleidoscope)",是集畫廊、圖書館和博物館為一體的複合型文化綜合體。七橡樹萬花筒不僅在內涵上豐富多樣,能夠滿足小鎮和社區居民多種文化藝術的需求,建築造型上也是一隻萬花筒。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綜合體內的圖書館人氣極旺,會定期舉辦種類豐富、參與性強的活動,例如講故事會(Weekly story telling time)、每週讀書會(Readinggroup)、以及極具特色的嬰兒學語時間(Baby Bounce and Rhyme Time)。

圖書館裡還安排了兒童專區,在這裡,不論是大小書蟲、收藏愛好者、小鎮歷史愛好者、還是爸爸媽媽,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度過學習的歡樂時光。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七橡樹的博物館裡展示著小鎮獨特的發展歷史。古老的圖片和物件,配上輔助詳細觀察的放大鏡和檯燈,讓孩子們從小增進對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歷史文化的瞭解。

2、全覆蓋浸染式教育環境營造

小鎮創造了全覆蓋浸染式教育環境,讓教育不只在學校和圖書館。

(1)與自然為伴

針對學齡前兒童,小鎮推出了覆蓋幼兒園階段的自然成長計劃,設置森林學校、農場日等見學體系,讓孩子們親近動物、認識真正的自然,更深入地瞭解生活,在自然中學習,形成對真實世界的全面認知。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針對8-12歲孩子,小鎮推出了每週兒童團計劃,通過組織同年齡孩子們課餘的集體活動來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規則意識和自信心建立,讓孩子們在集體中成長。

(2)*觸手可及的學習環境

為了創造更加全面有效的學習環境,小鎮還提供移動圖書館(SevenoaksMobile Library)和雲端圖書館(Sevenoaks eLibrary)服務,讓學習變得觸手可及。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整個肯特郡有11輛移動圖書館車,提供更便捷的圖書借閱服務,七橡樹鎮是主要服務區。每輛車都有超過1800件圖書和音像製品,小鎮居民可以提前在網上查詢圖書館車的流動信息並且進行預訂。小鎮的圖書館實現雲端化,只要成為圖書館的免費會員,持帳號和密碼就可以在任何的網絡終端上下載電子書和音頻視頻等資料,真正實現學習的隨時和隨地。

3、全年齡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營造

在七橡樹小鎮,運動是人人皆有、無處不在的生活習慣。針對未來精英的教育,學校和社區都會組織孩子們定期在周邊眾多綠地上來場撒野跑(Kids’ Relief Mile),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鍛鍊了身體、收穫了樂趣。相比之下,他們更加註重孩子天性的釋放與體魄的強健,這與我國現在很多學校或者家庭的教育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對於年輕的媽媽們呢,社區則安排了童車散步計劃(Free Walk Project)。媽媽們一起推著童車在林間小路散步,同時相互分享育兒經。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4、社區“會客廳”營造

在日常生活中,小鎮特定的環境聚集著人氣,為七橡樹人提供了聚會場所。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倫敦路(London Road)和高街(High Street)圍合的小鎮中心成為七橡樹的起居室與會客廳。一些節日節慶和娛樂文化表演活動也會在“會客廳”舉行。

5、社區節日

七橡樹人有自己的節日,夏日節(Summer Festival)和文學節(Library Celebration)。

小鎮的特色如何“營造”?

小鎮有著濃厚的文學傳統,《傲慢與偏見》作者簡.奧斯汀曾在此居住。七橡樹文學節期間,還有世界知名作家來到小鎮與社區文學愛好者一起探討。七橡樹文學節逐漸成為全英乃至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急劇上升的文學節。節日期間,小鎮中的人們聚集起來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增進了彼此的情感,同時增強了對小鎮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因此,特色小鎮的特色營造就是要營造一個跨越空間邊界的特色產業平臺,營造一個訴說鄉土文化的特色生態群落,營造一個立足城鄉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間,從整體上改善生產、生態和生活,將使特色小鎮真正煥發獨特魅力,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特色擔當”。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