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珐琅彩被称为“彩瓷皇后”,珐琅彩全部都在皇宫内烧制,是清朝宫廷御用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 宫廷御用珐琅彩紫砂壶,也有人称之为“宫廷紫砂”。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珐琅彩瓷器于康熙晚期创烧成功。康熙皇帝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科学,大量外国的艺术珍品得以进入中国,康熙帝立即被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的珐琅器所深深吸引。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紫砂壶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既能适于生活,又能装饰生活,还能陶冶性情,可称为“气质工艺品”

正如“壶有百相,人有百态。”紫砂自明时以盛,数百年间名家辈出,造型姿态如浩瀚星河不可胜数。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不同的时代审美观也不同,到了清朝,哪怕是紫砂壶这种生活用物,也一改过往素雅,开始注重金碧辉煌的效果,也会突发奇想对其饰以艳丽色彩,这便是清朝时期盛行的

“珐琅彩紫砂壶”

对于珐琅彩紫砂装饰,历来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看法,一种以为“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另一种以为“光彩照人,却失去本来面目”。

珐琅彩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原称“瓷胎画珐琅”,国外称“蔷薇彩”为清康熙宫廷御用器。它使用外来原料,色种多,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是一种釉上彩。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一般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作地,用双勾法仿铜胎珐琅形式描绘花纹。雍正时,和五彩技法结合,多在胎器上彩绘。乾隆时,仿西洋油画作画,画面人物题材增多。紫砂珐琅彩装饰器,多通行于这一时期,多宫廷器用。

这种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珐琅制品在清朝康、雍、乾三代曾达鼎盛,制器专供内庭秘玩。后历经晚清国衰、民国战乱,渐趋稀少。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当时的紫砂画珐琅采取了多地合制的方式,以宜兴原矿紫砂泥为材料,在当地制成紫砂素胎,然后到造办处及珐琅作坊加工绘制,康熙帝甚至亲自设计、御审、定型。

将珐琅融入了紫砂制壶工艺,大大增强了紫砂壶的艺术性,令其拥有了和瓷器一样色彩魅力,色泽单一的紫砂壶从此也能开出美艳的花朵。在闲情品茗的同时,亦能欣赏到壶的精美雅致。

珐琅彩紫砂壶:壶有百相,人有百态

珐琅紫砂壶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仿古上,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具有技艺价值和收藏价值。又因其烧制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精美的成品极为罕见,在紫砂壶收藏界一直是非常抢手的藏品。想出手古玩,交流 咨询+ xiaoyu1851888 详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