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灵泉村位于黄河西塬畔,距离陕西省合阳县城东约有7公里。据说,早先村东南深沟内有一眼甘泉,极有灵气,因此得名灵泉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走进灵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古老的城墙,不禁让人心生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村落,又有哪些古老的故事?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农村,竟然还保留有如此的城墙。多年来的风吹日晒,已让眼前的城墙显得很是破败。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灵泉村曾经是合阳县有名的“财东村”。清末,灵泉村有数百人在外经商,人们对灵泉村出名商号的概括:“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个匀户家”,可见其繁盛。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灵泉村西、北、东被一条深沟环绕,呈半岛状。据遗存的碑文记载,城墙建于“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高达7米多,厚半米到4米不等,周长约三千余米。现在就南门到西门这一段完好,其余已残破不整。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惟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西门。尽管两扇铁门锈迹斑斑,但门上排列整齐的铁钉,以及城门外面门洞上方“金汤巩固”四个字,证明着曾经的坚固与结实。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三城内街道以东西为主,一共有两条南北街,四条东西巷道。城内建筑多为清末建筑风格,房屋高大,气宇轩昂。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南门内有一古庙,青石护栏,青石旗杆,青石浮雕,还有一块康熙年间修建城门时立的青石碑文。可惜护栏上的雕像已全被砸毁。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村里的石雕,随处可见。在门口、在院内、在路边、有的还被封在墙里。有拴马桩、有门墩、有础石;其造型有狮子、人、猴。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灵泉村党氏的老祠堂,一座坐西向东、飞檐斗拱的建筑,门楼两边八字墙上“受姓西来,瓜緜椒衍;修祠东向,山峙河横”的砖雕对联,交代了党氏的来历。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能显示灵泉村的富裕程度的是村东头的一个涝池。青石铺底的涝池,四周有青石雕刻的狮子镶嵌在石壁里做四方保护神。渭北旱塬缺水,涝池蓄积的雨水可以供村民日常使用,现在虽然家家通了自来水,但仍有村民来洗衣服。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黄河岸边的清代民居,不逊于党家村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灵泉村古老的民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变迁。但由于大多数民居为砖木结构,自然损毁和老化比较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部分老房被拆除,改建成新式的建筑,使原有的历史文明文化载体被拆解得支离破碎。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