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蜂羣,不能繁殖起來,不要怪蜂王

初學養蜂,或者是養中蜂的人,人工育蜂王技術如果不會,多是等待自然王臺出現,用自然蜂王換王是最好的選擇。

弱小的蜂群,不能繁殖起來,不要怪蜂王

可是,怕分蜂時偏偏要分蜂,想要自然王時就是不造王臺!這是什麼原因呢?好不容易造出的王臺還會被蜂群毀了,出房的自然王也很難成功,這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出現自然王臺,是工蜂覺得蜂王老劣得換了,但原因分蜂換新王,必須是蜂群處在繁盛期,工蜂撫育力強時才可以,也就是老蜂王產下的子滿足不了工蜂的撫育能力,希望有新蜂王能多產子。

可是,如果你的蜂群只有幾百近千隻蜂,這些蜂又要採集,又要護巢,又要釀蜜……還能有多少蜂去撫子呢?這樣頂多一兩百隻工蜂撫子,頂多也只能撫育幾百只幼蜂吧!而且這樣的勞動量,會讓工蜂很快累死了,新出來的幼蜂只能補上死去的老蜂。這樣蜂總髮展不起來啊!

弱小的蜂群,不能繁殖起來,不要怪蜂王

所以,哪怕這蜂王是好蜂王也不能多多產子,是老劣蜂王產幾百粒子也會嫌多了。此時,蜂群怎麼會造自然王臺,怎麼允許新王出現?一個老劣蜂王也照顧不了啊!

所以,蜂數少了不要埋怨蜂王,合理繁殖才是最重要的。一隻工蜂能撫育的幼蟲是有限的,氣候適宜時也只是1---7只,而且大多數工蜂還要幹別的活,所以七百隻蜂就只能撫育一百隻幼蟲左右,再多產子就會累壞工蜂,早早死去了。我們能讓蜂數增加的辦法,只能是讓工蜂壽命延長,能多撫育一代子再死。

所以蜂數越少越難繁殖起來,能合併就合併在其他蜂群。實在不行就要謹慎加脾,適當進行獎勵飼餵。蜂脾少便於蜂群護子,產卵量少了可以保證幼蜂能健康成長,獎勵飼餵使採集蜂少點,讓更多的蜂投入撫子。

千萬別想著多放蜂脾,產子多了蜂就繁殖快了。加脾太多隻會讓蜂群發展不起來,還會帶來巢蟲爛子病等各種蜂病。

所以,不要以為蜂群發展慢就一定是蜂王的原因,別想著能產生好的自然王就好了。當蜂群太弱時,謹慎繁殖才是最重要的。無能什麼樣的蜂王管理不當也是永遠發展不起來。而且這樣弱小的蜂群是出不了好自然王的。

記住了嗎?蜂群弱了,一定要蜂多於脾,讓工蜂多撫幾代子才是能夠增加蜂數的辦法,蜂王產子多少是沒關係的。

弱小的蜂群,不能繁殖起來,不要怪蜂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