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这是《话说佛山》的第23期分享

本文约2488

阅读需要7分钟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

那么佛山的“佛”究竟缘何而来?

这期【话说佛山】

和大家聊聊藏着“佛山”名字由来的塔坡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藏着“佛山”名字由来的塔坡

古城佛山的中心有一座塔坡寺,俗称经堂。“千年古镇源塔坡”,这座寺庙是佛山历史的起源;寺庙门口曾有联云:盛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载后说法起何人。

自晋以来,千年的悠悠岁月中,塔坡寺有辉煌,有失落;有盛世,有战乱;有坍塌,有重建;一直默守在佛山,见证沧海桑田。

牟尼何年降井里,长向荒烟卧不起;一自宝光出塔坡,以佛名山从此始。山人嗜佛创经堂,玉磬金玲彻上方;百年人事知几变,挥毫聊续鸡园碑。

——引自《经堂落成》

图文带你了解

塔坡是佛山的起源地的故事

☟☟☟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1

塔坡是从巴利文thupa音译而来

塔坡寺原在耆老铺塔坡冈上。晋朝,罽宾国僧人三藏法师昙摩耶舍带着三尊小铜佛从海上来到南海季华乡,并在此结茅讲经,建立经堂,经堂后面有一座小山岗。又过了200多年,到唐贞观二年,传说很多人见到塔坡冈山地夜放金光,当地人挖掘,得到了三尊小铜佛,于是惊喜庆幸,在山岗上重修佛寺,成为塔坡寺。

佛山向名季华乡,不知始自何时。至唐贞观二年,居人见塔坡冈夜辙有光,因掘地得铜佛三,奉于冈上,曰塔坡寺,遂以“佛山”名乡。

——引自《塔坡寺志》

然而1700年前的晋朝,季华乡未有塔,也未有坡,何来“塔坡”之说,根据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周日安的论证,塔坡乃巴利文thupa的音译,thupa源自梵文stfipa;地名塔坡,因昙摩耶舍和佛寺而得名,也即是说塔坡寺并不是因建在塔坡冈而称为塔坡寺,而是先建成佛寺,才被称为塔坡寺,地名也成为塔坡冈。

2

塔坡的编年史

公元1620年,晋隆安二年,昙摩耶舍到南海季华乡讲经,始建经堂

公元628 年,唐贞观二年,乡人掘地得铜佛三,奉于冈上,曰塔坡寺

公元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全国大毁寺观。

塔坡寺因此被乡民毁坏,此后香火中断多年。

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乡民决定重建塔坡寺。但由于城镇的发展,塔坡岗已开辟为墟市。于是,乡民改址在医灵铺兴建塔坡寺,与西域僧结茅讲经的地方(即“经堂”),并称“塔坡古寺”。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公元1731年,清雍正九年,潮省和尚祈请宝昙舍利来,始建铁浮图,藏舍利于塔下,安古佛在塔中。

公元1799年,清嘉庆四年,僧人敬来重建铁浮图,增高一丈八尺,重七千余斤,仿阿育王塔式。

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广东三合会陈开起义,清军焚毁寺庙,仅剩下铁塔和古佛。

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华林方丈勤安与佛山乡绅募资修复,四年后寺庙建成。寺内面积一度达到近二十亩,为佛山众寺之冠。重修后僧人达500多人,十分兴旺。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鼎盛时期的塔坡禅寺图(来源于忠义乡志)

清末民国初年,勤安圆寂后,当时,因寺僧内混有不法之徒,触犯众怒,破坏寺庙,抢劫财物,焚烧经书,僧人受惊四散,混乱中“小铜佛”也不知所踪。塔坡寺经过短暂的辉煌再次落寞。

1949年后,塔坡寺曾用作培训干部的场所,几名老僧由其亲属接去养老

2013年7月,年久失修的塔坡寺在重新修缮之后,再次对公众开放,成为佛山的一处重要文物古迹。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3

塔坡的人物记传

昙摩耶舍

东晋时,有西域僧到此结茅讲经时,此地犹海洲也。隆安二年戊戌,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因讲经始建经堂,后有岗相传,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八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昙摩耶舍(也称达毗耶舍),中文名法明,是罟安人。

少而好学,14岁时就受到佛教大师弗若多罗的赏识。广东省社科院学者陈一阳 通过研究《高僧传》典籍认为,昙摩耶舍30岁之后,从克什米尔出发,先去东南亚许多地方,然后乘船到南海广州,大概已经四十多岁,在广佛一带 “游方授道”,直到85岁,才安居广州,在原止寺基础上创建王园寺(即现光孝寺),这中间的五十年左右正是昙摩耶舍盛年之时,就是在佛山塔坡一带结庐讲经。

  • 晋隆安(公元397年一401年)年间,耶舍住在白沙寺

  • 晋义熙(公元405年一418年)年间,耶舍去了长安生活

  • 南朝宋元嘉年间(公元424年一453年),耶舍回去了西域。

昙摩耶舍擅长背诵《毗婆沙律》,人们都称他为"大毗婆沙",并翻译了《差摩经》一卷;与天竺国僧人昙摩据多共同翻译《舍利弗阿毗昙》。

僧、官宦、文人、乡绅

根据《塔坡禅寺说》《重修佛山经堂碑记》《佛山忠义乡志》,与塔坡寺相关的风流人物数十人。僧人敬来重建铁浮图,勤安重建塔坡禅寺;官宦、画家刘光廉捐资修建塔坡禅寺藜照堂;叶汝兰、张慨乾隆年间修复塔坡寺;文人冼湘撰写诗《经堂落成》;乡绅乡绅潘衍鉴、潘衍桐、王福康、梁都唐光绪三年捐资重建塔坡寺。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刘光廉 龄仙祝寿图

刘光廉,字吉六,香山人。

以府同知分发广西,署泗城府知府。罢归卜居澳门澳中新会卢氏娱圆池亭竹石,皆其规画,具有画理。辛亥后,当道招致不出,以翰墨自娱,善画梅花,苍劲似吴缶庐。榜所居日,“摩兜坚室”。晚岁注藉罗浮酥醪观,法名永廉。年九十卒。

4

塔坡的风物与古籍

三尊铜佛

三尊铜佛是相传晋朝昙摩耶舍带来,不知什么原因埋藏在塔坡岗上,唐朝贞观二年,当地方人挖掘出来,清末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庙内的三尊佛像,历史的尘埃中消散无踪,2017年6月,农历六月六的塔坡公诞,有好佛者捐赠3尊佛像,塔坡寺重新“迎佛”。

塔坡井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塔坡井是唐代的古井,该井为一园形水井、无井栏、井之四周有用条石铺砌的地面。井水明澈清冽、冬暖夏凉、水源丰富。井旁有碑,乃民国廿三年街坊集资淘井的记录。

《龙藏经》

光绪七年,勤安和尚去北京为慈禧太后祝寿,相国福锟奉懿旨赏《龙藏经》和其他宝物,还镇山门。勤安圆寂后,寺僧有不法分子捣乱,毁坏物品,当时僧人都逃跑了,《龙藏经》也被焚毁。

《龙藏经》就是把一切佛教经典汇集储存在一起的意思。《龙藏经》是中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学大百科全书。它是清代唯一也是中国最后一次官刻汉文大藏经。因奉雍正皇帝御旨而雕刻,每卷首页又均有雕龙万岁牌,故又名龙藏。

《塔坡禅寺说》《重修佛山经堂碑记》《经堂落成》

这三篇文章都收录于《佛山忠义乡志》,其中《重修佛山经堂碑记》是清朝叶汝兰撰写,诗《经堂落成》是冼湘撰写,《塔坡禅寺说》不知何人所撰。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塔坡禅寺说》

塔坡居然藏着“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人一定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