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的“视觉高潮”!

优秀的插画作品总能挑逗观者的视神经,令人血脉喷张,对画面表达的内容心神驰往,瞬间高潮。那究竟什么才是视觉上的“高潮”,或者说如何创作插画才能够令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或者说张力,给观者带来极强的视觉记忆力,让人过目难忘。

本期,我们便来聊一聊插画中“张力”的塑造方式:“形”与“色”,教会大家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令人视觉高潮。

01 形体

1.通过改变比例创造张力

通过不同的镜头位置修改人体比例更容易产生动态感,这种内在的张力一部分是通过画面直接带给我们的,另一部分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视觉动态。下面这幅作品,利用俯视使人体比例产生了变化,塑造出良好的空间感,并且用骷髅的死寂、面部的冷静等元素衬托出动感的部分,使舞者更加灵动。

插画的“视觉高潮”!

下图同样利用透视,将现实中不太能见到的角度刻画了下来,小腿长度的比例占据画面的二分之一,并且有一定的倾向,加剧了画面的不稳定性,人物的上半身也以一个较为诡异的角度倾斜着,但与腿部的方向相反,达到了使画面较为平衡的构图结果。

插画的“视觉高潮”!

2.倾斜产生张力

下面两幅作品,都是运用到了倾向性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最直观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画面定向倾斜。倾斜的物体因为偏离物体本身的重心,从而形成极大的不稳定性,使原本稳定的物体具有了运动趋势,而这种运动趋势会影响观者心理,从画面中表达着情绪。

图1中平静躺在课桌上的男孩,由于画面的倾斜,让我们看出少年若有所失的那份平静与无奈。图2则仿佛可以感受到王者在时间的洪流中也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1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2

3.变形产生张力

区别于倾斜产生的张力,变形与扭曲是使平面向立体转化,是深度方向的空间翩离,这种变形产生的张力更具力量,例如图3超广角镜头语言,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3

在图4中也有一些微弱的镜头语言,类似于鱼眼镜头带来的视觉感受,同样增加了画面的纵深空间感。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4

02 颜色

1.运用夸张颜色表现张力

下图描绘的夜空很明显有着丰富的颜色变化,绚丽的色彩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梦幻与斑斓,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段完全脱离了现实与客观对象,在色彩变化上多而不乱,带来了十分强烈的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

插画的“视觉高潮”!

再比如下图,大面积的纯色、较少的渐变与肌理,削弱了一些视觉信息,这种风格化里的减法反而突出夸张的厚嘴唇和嘴唇的纯蓝色,如果唇色不是很亮的蓝,而是常见的粉红色、橙色,那么它带给我们的冲击力就没有这么震撼。

插画的“视觉高潮”!

2.运用色彩对比产生张力

以下两图都是在色彩上运用了对比——红与绿的对比、蓝与黄的对比,它们使画面产生强烈反差,而

色相的对比是最容易引起观者注意的,当两种色彩被互相强调出来,我们的视觉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转移,而且往往一方会被另一方衬托出来,引人注意。

插画的“视觉高潮”!

插画的“视觉高潮”!

颜色对比不仅是在色相上,在同一色相下通过明度或饱和度的对比,依旧可以产生良好的画面冲击。

插画的“视觉高潮”!

3.通过色彩比例表现张力

颜色使用的比例差异同样可以表现张力,如果画面使用的颜色面积过于平等,那么很难去找到视觉焦点或者产生变化。例如下图,橙黄色的明度很高,上方的红色纯度也很高,但是他们所占画面的面积并不大,却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使其在黑暗的背景中衬托出来,配合形态上倾斜产生的张力,使这张画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效果都很出色。

插画的“视觉高潮”!

03 其它

除此之外,张力也体现在绘画手法上,例如长线条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舒缓的心理感受,而短促的折线则会带给我们较为紧张、紧凑的感觉。这种画面语言本身的传达,使我们的视觉感受通过画面元素的交感过程建立起来。

图5就是较为舒缓的长线条,有种呼之欲出的动感在里面。而图6的这幅画面主题,通过对眼睛的刻画,让画面在题材上更加直击心灵。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5

插画的“视觉高潮”!

图6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点,张力只是画面视觉效果的一个属性,并不意味着画面没有张力就不是一个好作品,也不意味着饱含张力就是出色的画面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画面虽然缺乏冲击力,但在另一方面若能体现出画面的和谐、细致与稳定,刻画细节或者表现微妙的变化,那么舍弃对比带来的冲击力而采用平淡叙事,亦会是一张出色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