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學生時代就像是圍城,在裡面的人想離開,離開的人想回來。

還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離開呆了十幾年的家鄉,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到上了大學,目標就變成了找到份好工作,實現經濟獨立,走上人生巔峰;

等到工作了,才開始懷念學生時代,遺憾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錯過了很多事情。

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以前總是聽到有人說:“你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數學物理學得好有什麼用,反正你以後工作也用不著。”雖然這話聽著刺耳,但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總覺得挺有道理的。

尤其是上了大學以後,課程都是自己選的專業,以前學的物理化學那些知識就再也沒有用到過了,也許就是被這種“讀書無用論”影響了,所以大學的時候也沒有好好讀書。

到工作以後,遇見了很多人,碰到很多事情,才發現自己沒內涵和膚淺,工作時間越久,越發的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大學最好的學習時光,沒有掌握屬於自己的技能,也沒有積累到豐富個人的知識,以至於自己常常無法跟其他人針對一些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總是那麼的淺薄。

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讀書沒有用嗎?不是的,只是作用不像是學習一項操作技能那樣明顯,能夠即學即用。

讀書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從書裡讀到的世界會幫助一個人更加了解自己,能讓一個人的思維更加立體和全面,這是從內到外改變的過程,一個人的涵養,不在於他賺了多少錢,不在於他經歷過多少事,而是在於他對自己的全面認知。

我們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是功利性的學習,什麼對考試升學有用就讀什麼書,高中的時候為了寫好語文作文,讀了許多《作文高分模板》、《高考寫作指南》之類的書。

到大學沒有了升學考試的目標,繽紛多彩的校園生活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於是給讀書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長期的功利性學習,讓我們沒能養成讀書的習慣,以至於到現在,因為生活、工作壓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們更難再集中去好好讀完一本書。

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常常有人說:“要是上大學的時候……就好了”,是啊,誰不想回到過去,換一種方式去讓自己變得更好。

人們總是把對自己現狀的不滿意歸咎於以前,卻很少人會好好的珍惜現狀去改變未來。而我們大多數人卻還在自欺欺人,用昨天的不努力來搪塞今天的不成功,而不是珍惜現在還能夠努力的時間。

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從來都不會太晚,只是在於你有沒有去改變的決心。改變世界不易,但改變自己,機會就掌握在自己手裡。

最後用好妹妹樂隊的《昨天的你的現在的未來》裡的歌詞結尾,希望大家都能變成更好的自己,共勉之。

昨天的你,

可曾想到昨天的未來如現在?

現在的你,

可會想到現在的未來?

未來的你,

可能想到未來的未來像昨天已不在。

學生時代荒廢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沒內涵

今天的配圖是原創的攝影作品,致我逐漸遠去的學生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