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書法(二):承上啓下的石刻之祖

石鼓文

最有意思的書法(二):承上啟下的石刻之祖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刻於十座花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稱為“石鼓文”。每石上刻四言詩一首,書體為當時秦國使用的文字,為我國秦朝小篆的前身。文字內容記錄了當時貴族出行遊獵的情況,後世亦將其稱為“獵碣”。

《石鼓文》在書法史上可謂大名鼎鼎,不獨文物珍貴,書法亦奇特。其書體是大篆向小篆過渡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溯大篆之根本,下啟小篆之未來,有登高披靡之勢。

後來學篆者無不視此為開筆,清代楊沂孫、吳昌碩、吳大澂以及後來的王福庵、馬公愚、鄧散木諸家皆得力於此。

最有意思的書法(二):承上啟下的石刻之祖

《石鼓文》的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有橫豎行筆,字形趨於方正,呈現出遒勁凝重的風格。

與金文相比,其字形、字體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比金文規範、嚴正,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了金文的特徵,但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

據傳周宣王太史籀曾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最有意思的書法(二):承上啟下的石刻之祖

石鼓在唐初天興(今陝西鳳翔》三畤原發現,後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放置於鳳翔府學。

宋徽宗好事,於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將其遷到汴京國學,用金嵌字,使石鼓大受損毀。後因宋金戰爭,金人又將其運到燕京(今北京)。此後,石鼓又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

最有意思的書法(二):承上啟下的石刻之祖

抗日戰爭爆發,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

此後石鼓安家北京,再無遷騰之事。這十隻石鼓除一隻改做石臼,一隻文字全失之外,尚有八隻石鼓文字可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