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脈,從「弱關係」開始

提升人脈,從“弱關係”開始

親戚的同事的女兒,還有七大姑的表弟的兒子,像這些平時我們不太熟悉、屬於被人無意間提到或者打開某個社交軟件隨意添加的交往關係都屬於“弱關係”。

平時我們頻繁接觸的親人、同學、朋友,就構成了一種相對穩定但傳播範圍有限的“強關係”。相反,另外一類更廣泛也更粗淺的交往關係,比如我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親戚的同事的女兒,還有七大姑的表弟的兒子,像這些平時我們不太熟悉、屬於被人無意間提到或者打開某個社交軟件隨意添加的交往關係都屬於“弱關係”。

這麼說來,很多人可能覺得“強關係”更可靠,畢竟大家日日相處都很熟悉。但其實,與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關係最密切的,並不是“強關係”而是“弱關係”。弱關係雖然不如強關係那樣堅固,卻有著極快的、更低成本的和更高效的傳播效率。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一旦建立起強關係,便意味著我們的朋友圈重疊度較大,群體內部特徵相似性較高,而且群體成員的價值觀念由於互相影響,具有趨同性。所以,我們通過強關係獲得的信息,往往重複性也會比較高。

回過頭來說,六度分隔理論其實也就是評估了弱關係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弱關係中的陌生人,藉助他們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標。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以我為例,最開始很多人不相信立德基金會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創立的。的確,從表面來看很不可思議,但我依靠的就是我的弱關係圈。比如很多500強的CEO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他們都是我的弱關係,助力我實現了夢想。

在這過程中,我邁出的第一步就是保持我人脈圈子的多樣性。先是基於自己的位置縱向發展上下游的人脈,對我來說可能就是投資方、客戶和員工,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是上司和下屬。其實和他們的關係,可能微妙地介於弱關係和強關係之間,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現在共乘一條船。他們手頭的人脈對我而言也同樣是資源。

其次,通過參加行業協會、展會、聚會認識同行,積累同一領域的人脈。這些人既是現在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是未來的合作伙伴。接著,

還可以跨界橫向發展其他領域的人脈,比如我在孵化自己的知識IP時,就很注重跨界積累人脈,比如在學習歷史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門學科時,我就會和相關領域的專家打交道,他們也為我的課程設計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除了學者,我也會和企業家、自媒體作家、主持大咖、流量網紅等各類人群保持聯繫。

人脈圈子的多樣性,能保證我們面臨不同需求時,及時調動不同的人脈圈子來應對。同時,還能給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比如現在我們想去認識巴菲特,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經濟學方面的人脈。如果沒有,不妨換個角度,如果我們間接認識巴菲特的健身教練或者他家的保姆,是不是也同樣能達到目的呢?

那麼建立了多樣性的弱關係之後,接下來我們如何維護並加強現有的弱關係呢?如果還搞不懂強弱關係的區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建議讀者拿出筆記本把兩者的區別寫下來。然後,再對自己的弱關係進行細化。

怎麼細化?第一步,要詳細地列出現有的人脈清單,從大名單中找出現有的弱關係。第二步要做出標註。

對這些弱關係做好標籤後,再詳細地做個調查。第三步,篩選出有效名單,加深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有的人可能覺得,維護和加強弱關係是“有目的地諂媚和巴結”,是一種“有心機”的做法。這種想法就有些極端了,具體怎麼維護,如何把握那個度,都在於我們自己的考量。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想經營好自己的人脈圈,頂層設計必不可少。

第三點叫作積極認識“人脈王”。這裡的“人脈王”指的是“弱關係樞紐”,也就是我開頭提到的像我媽那樣的“熱心腸”。這個“人脈王”有什麼特點呢?

一方面,他的人脈資源很廣,弱聯繫很多。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好找,稍微一打聽就知道哪個人是“小靈通”。通過他們可以和更龐大的人脈關係網相聯結。

另一方面,他的信任度要高。和“小靈通”相對應的一個詞叫作“八卦王”,所謂的八卦王是指他們的消息也很多,認識的人也很多,但他們習慣了傳播片面的信息,大多情況下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選擇信任度高的、積極正面的、受歡迎的“人脈王”,與他產生良好互動,也有助於我們發展弱關係。

最後一點,叫作成為人脈關係的樞紐。除了認識“人脈王”以外,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那個樞紐。隨著圈子的越來越廣,我們手中的人脈資源也越來越多,弱關係人脈也維持得越來越好,這時候我們就已經有實力成為一個人脈樞紐,為別人提供信息和資源。良好的人脈關係本質就是互相幫助。

弱關係更多地發生在不同的群體之間,由於弱關係的分佈範圍較廣,它比強關係更方便跨界獲得信息和資源,可以將其他群體的重要信息帶給不屬於這些群體的個體,進而創造更多的社會流動機會。

這就是“弱關係的力量”。所以如何利用好弱關係,來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在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做到了以上四點,每個人能夠玩轉人脈。

選自新書《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過三倍速度人生》,內容經出版方許可

提升人脈,從“弱關係”開始

內容簡介:

我們常常疑問,人和人之間是怎樣拉開差距的?有的人職場得意,生活如意。有的人屢戰屢敗,抱怨不已。

高速變化的時代,自身速度跟不上變化速度,會不會被時代拋棄?

如何擁有和強者賽跑的能力?

在自我成長過程中遇到瓶頸,如何突破天花板?

在個體時代中,面對自我增值,人生是否有規律可循?

我們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時間管理專家張萌,為我們構建了系統的人生加速提升方案,在通過“精力”、“認知”、“思維”、“人脈”和“健康”5大助推器,49個人生管理的方法與實踐,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生存環境下,能夠平衡工作生活、洞察未來風險、快速實現自我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