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執行難」決勝仗,廣州法院執行信息化建設獲市人大點讚!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8月22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餘明永率市人大代表內務司法專業小組對廣州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推進情況進行集中視察。廣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向市人大代表內務司法專業小組彙報了全市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的有關情況。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座談會現場

餘明永一行在廣州中院執行指揮中心現場觀摩了執行信息化方面的建設成果。執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分別從查人找物、執行效率、規範執行和陽光執行等四個方面向代表們演示了執行查控、執行辦案、執行管理和執行公開等16個執行業務系統,充分展現了廣州中院在查人找物、數據分析、執行聯動、評估拍賣、案件管理、移動辦公、快速送達、應急指揮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執行信息化建設成果展示

現場觀摩結束後,廣州中院院長王勇以及越秀法院院長萬雲峰、番禺法院院長何國雄分別彙報了推進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的情況,並與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餘明永發言

座談會上,餘明永副主任對廣州法院在解決執行難中取得的成績予以了充分肯定,特別是執行信息化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王勇介紹到,2016年以來,尤其是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吹響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決勝仗衝鋒號以來,廣州法院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和上級法院指導下,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堅定信心、持續攻堅,推動執行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兩年多來,全市法院執行辦案質效持續向好,智慧執行水平大幅提升,查人找物難題有效破解,失信懲戒格局初步建立,綜合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顯著增強,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決勝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廣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彙報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

今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到廣州調研時對廣州法院執行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肯定,要求要在破解“送達難、執行難”問題上大膽探索,為全國法院提供先進經驗。4月下旬,省委政法委決定在廣州法院開展“送必達、執必果”工作試點。四個月來,廣州法院將“送必達、執必果”試點工作納入“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格局中統籌考慮、一體推進,迅速落地46項重點措施,解決了一批急難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統計,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新收執行案件105887件,同比增長3.01%;結案71049件,同比增長55.1%;存案61390件,同比下降21.09%;法官人均結案268件,同比增長29.5%;執行到位金額232.8億元,同比增長150.3%;實際執結率26.6%,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執行完畢率20.03%,同比增長7.5個百分點;總體上呈現結案明顯增長、結案增幅明顯超過收案增幅、存案明顯下降、質效明顯提升的“四個明顯”向好態勢。

重點工作措施

❖ 壓實領導責任,全面進入決勝狀態

把“基本解決執行難”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舉全市法院之力,多措並舉全力推進。

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廣州中院成立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領導小組,由王勇院長任組長。王勇院長先後8次組織召開基層法院一把手參加的督辦推進會,專題研判形勢、部署工作,先後2次在執行指揮中心對全市法院執行工作進行視頻巡查。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實行掛圖作戰。制定《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行動計劃》《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作戰圖》,對26項措施逐項制定落實方案,局、庭兩級分別制定攻堅作戰圖,分條列項跟蹤落實。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是加強督導檢查。廣州中院執行指揮中心以每週一檢查、每月一通報、每季度一小結、每半年一評估的力度檢查工作推進情況,並在全市範圍公開通報。

協作保障到位。制定《關於在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實施意見》,對執行工作所需的人、財、物優先保障。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增配62名執行法官和118名執行輔助人員;對23名不適應執行崗位要求的幹警,及時調整出執行隊伍。

❖ 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執行質效

健全新型執行團隊運行機制。以員額法官為核心建立45個新型執行團隊,明確執行法官、輔助人員職責,使法官專注裁決事項。

全面推行執行案件繁簡分流。建成快速執行、普通執行團隊協同配合的多層次執行辦案體系。市中院成立由3名法官組成的快執團隊,按照1:3比例配備執行助理,實現以10%的執行人員力量辦理70%以上的執行案件。

完善執行轉破產銜接機制。制定實施《關於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的實施意見》,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13635件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

推進分段集約執行機制改革。8家法院實行執行警務化改革,市中院成立司法警察執行大隊,每天派駐至少6名法警配合執行工作。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完善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健全執行績效考核體系,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切實發揮考核評價的激勵鞭策導向作用。

❖ 健全聯動機制,完善綜合治理格局

堅持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和政府支持下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形成綜合治理長效機制。

充分發揮黨委領導的政治優勢。今年以來先後12次向廣東省委政法委、廣州市委、廣州市委政法委彙報“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廣州市委政法委成立由謝曉丹書記任組長的專門領導機構,先後3次在廣州中院召開全市“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推進會。

健全與公安機關的銜接協作機制。廣州中院與廣州市公安局建立三級聯絡員制度,聯籤《司法拘留社會矛盾化解工作聯動機制備忘錄》。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協助法院拘留失信被執行人173名,其中124人在被採取強制措施後履行還款義務。建立司法機關、公安機關網絡協作執行機制。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構建網格員協助執行體系。開展網格員協助執行工作試點,首批納入網格員11000名,協助辦理送達、查找被執行人財產等事項293項。

建立涉案不動產、車輛網絡詢價機制。5月11日與京東公司聯合啟動網絡大數據評估試點工作,6月份以來對293件案件321宗不動產進行大數據評估,評估週期從平均三個月縮短到三個工作日。在從化區法院開展稅務部門網絡詢價機制試點,6月份以來對16件案件28宗不動產進行詢價,實現當天詢價、當天反饋。

推動涉案廣州牌照小客車帶指標拍賣。修訂後的《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正式出臺,明確符合增量指標申請條件的買受人競拍司法拍賣車輛可直接申領指標,花都法院首批4輛小汽車已經成功拍賣,平均溢價率超過500%。

推行公證參與執行輔助事務。公證機關派駐8名工作人員常駐法院工作,參與執行送達、見證執行、財產線索核實等執行輔助事務。今年以來協助辦理案件650件,輔助辦理執行事項1215項。

❖ 發揮信息化優勢,提高智慧執行水平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廣州法院執行數據綜合監控中心

將智慧執行納入廣州智慧法院體系,形成執行與科技相融合的執行工作新模式。

大幅擴容天平執行查控網。實現與市工信委大數據局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對接,導入戶政、人社等各職能部門基礎數據13類70億條。推動公安、法院數據對接,已接入900餘萬外來人口居住信息。與佛山中院簽訂“廣佛同城”執行協作協助工作機制備忘錄,率先建立啟動跨區域財產查詢網絡化工作模式。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對失信被執行人實行“信用雲懲戒”。建成廣州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實現與市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對接,執行聯動單位可自動抓取失信信息。在全國率先上線微信執行懸賞功能,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查找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線索。今年以來,全市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8442名,其中5291人主動履行義務;限制高消費43199人,限制出境106人,罰款1888.2萬元,予以司法拘留247人;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構成犯罪的26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上線執行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

執行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實現兩級法院全部執行案件全流程可視化實時監控。執行案件流程節點預警系統實現對財產查控、處置、執行款到賬等9個關鍵環節的動態管理、逐級預警、限時督辦。今年以來依託數據管理分析平臺集中查詢55萬餘次,集中控制財產7283項。全市基層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實現與市中院執行指揮中心遠程視頻指揮平臺的全面對接。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 堅持效果導向,推動形成“廣州經驗”

建立以成效為導向的量化驗收、情況通報、宣傳推廣機制,做到“不只有動靜、更要見聲勢”。

咬緊“兩個90%”目標不放鬆。對照中國社會科學院“基本解決執行難”第三方評估指標體系83項指標自評,77項已達標或階段性達標。

加強情況主動通報。

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寄送《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信息專刊》4200餘份,通報工作進展、典型案例,爭取代表理解支持。先後召開6場新聞發佈會,主動向媒體通報執行工作進展。

加大經驗總結推廣力度。通過官方微信等平臺主動推送執行工作亮點、典型案例。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專門介紹了廣州法院智慧執行工作經驗。開展7次“直播抓老賴”活動,觀看人數逾550萬人次。《人民法院報》頭版刊發《送必達執必果》專題報道。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專門介紹了廣州法院智慧執行工作經驗。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人民法院報7月13日頭版刊發文章《送必達,執必果——廣州法院開展試點破解送達難》,報道廣州法院為破解“送達難、執行難”問題的經驗。

科技助力“执行难”决胜仗,广州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获市人大点赞!

*開展直播抓“老賴”活動。

存在的問題

王勇指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廣州法院也充分認識到“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還存在不少困難問題。主要是:

攻堅任務仍然艱鉅;

外部協作在少數關鍵環節遇到瓶頸;

執行幹警長期超負荷工作,挖潛能力有限。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接下來,廣州法院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加大推進力度,堅決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決勝仗。

❖ 確保全市法院整體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

對照中國社科院第三方指標體系88項指標,以最高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巡查組反饋問題和全市法院新一輪督導中發現的問題為導向,逐項分析問題原因、逐項制訂整改方案、逐項落實責任分工、逐項監控整改效果。加強對進度落後基層法院的督查指導,確保全市法院順利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委託的第三方評估驗收。

❖ 進一步加強聯動機制建設

健全完善網格員協助執行體系和工作機制,推進公安機關快速查詢信息共享及網絡執行查控協作機制建設,加快推進市工信委被執行人大數據畫像項目,進一步提升查人找物能力。推動儘快印發《貫徹〈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探索小額執行司法救助和保險理賠制度,藉助社會力量化解執行難題。

❖ 深化智慧執行應用成效

完善天平執行查控網與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平臺、業務平臺對接,實現更大範圍的網上查、凍、扣一體辦理和信息推送反饋。完善智慧送達平臺和文書自動生成功能,升級移動執行APP,輔助執行法官進行時間科學管理,進一步提升執行效率。完善執行大數據平臺管理功能,大幅增加可視化管理的時間節點,實現從“管到人”到“管到案、管到物”的轉變。

❖ 強化內外監督

主動向人大彙報工作,定期通報重點工作情況,開展“邀請代表看執行”活動,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現場觀摩、見證執行、座談交流等方式,多渠道聽取代表意見。認真辦理代表關於執行工作的建議,不斷改進執行工作。升級完善微執行微信小程序,深度開發流程節點主動告知、款項到賬自動提醒、執行懸賞智能精準推送等功能,進一步保障當事人知情權。

❖ 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加強組織策劃,圍繞涉民生案件、涉環保案件、涉金融案件、汙染防治攻堅戰、法治化營商環境等重點主題,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大規模專題宣傳。創新宣傳方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對典型案例、先進人物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執行不能的宣傳,凝聚全社會理解執行、尊重執行、支持執行的廣泛共識。

來源 | 廣州中院

通訊員 馬偉鋒 周冠宇 甘尚釗

攝影 | 彭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