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如元祿武士,加上小俗吏的才幹,再加上土百姓的身體,方能成為實業界的大人物。本文為整合稿,素材來源見文末。

導讀:

稻盛和夫說,你為賺錢而工作,說起來也沒什麼不對。我們人既然擁有肉體,就會有本能,有利己的慾望。因為人缺乏這種慾望就無法生存,所以慾望是必要的。只憑赤裸裸的利己慾望做事,那是行不通的。

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保證方向正確和正能量;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讓企業家能力得到正確發揮,否則才能就可能被濫用。

一、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很推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啟蒙思想家、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關於企業家的論述: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高尚正直如元祿武士,加上小俗吏的才幹,再加上土百姓的身體,方能成為實業界的大人物。

我們往往把才能作為最重要的評價基準,但這不對。

福澤諭吉說,最重要的是這個人具備的品性和思想

稻盛和夫也說過:“你為賺錢而工作,說起來也沒什麼不對。我們人既然擁有肉體,就會有本能,有利己的慾望。因為人缺乏這種慾望就無法生存,所以慾望是必要的。然而,我說的是,只憑赤裸裸的利己慾望做事,那是行不通的。

稻盛和夫坦言,在第二電電(KDDI)創立前,不斷捫心自問:

你的動機是善的嗎?

你沒有私心嗎?

你創建第二電電的動機真的善良嗎?

是不是京瓷公司取得了一點兒成功,你就得意忘形了?

你是想要沽名釣譽,博取眾人的喝彩吧?你真的沒有一點兒私心嗎?

這樣嚴肅地追問了1個多月,反覆確認自己的動機是純粹的,是沒有私心之後,他才在京瓷的董事會上提出了準備參與通信事業的打算,但是還是遭到了所有董事的反對。

當時他是這麼說的:“京瓷公司的成功是出於偶然,還是因為有了正確的經營哲學呢?世人都認為,我是搞陶瓷技術出身的,偶爾趕上了潮流,才讓京瓷獲得了成功。然而,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事情的成敗取決於領導人所持有的思想和精神。

所以稻盛和夫認為:“組織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優秀的品格和哲學,這決定了領導人的價值。”

確實,在領導人的強制性拉動之下,企業確實可以取得優秀的業績。但這種業績只是一時的,即使成功也難以持續。

一時獲得巨大成功的企業瞬間又走向沒落,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所以,這支撐著企業輝煌或沒落的終極驅動——企業家精神究竟是什麼?

不同的學者會給出不同的解釋。最原始的說法,是指一種理想,一種讓商業文明惠及普羅大眾的價值觀。

它代表著一種普世情懷,通過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它也是一種品質,總是與勤奮、努力、堅韌、無畏等特徵聯繫在一起;

它還是一種本能,優秀的企業家能從青萍之末看出未來的趨勢,準確把握市場機會,並選擇恰當的時機做出決斷。

因此,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也是決定企業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從商業發展史看,在大國崛起中,企業是競爭力的載體,企業崛起必須依託企業家精神的驅動,而企業家精神的崛起則意味著商業文明和管理智慧的覺醒

從這個角度而言,馬雲認為強調企業家精神是2000年來中國在思想領域的進步,這種判斷並不為過。

沒有企業家的精神,就像《王子復仇記》的舞臺上少了哈姆雷特。

所以,可以說,價值觀決定企業能走多遠。

二、正視企業家精神的缺失

前段時間的疫苗事件備受關注。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企業家的經濟理念、開放意識、進取動機、相應技能都在飛速的更新中。

如果企業家關注的只有經濟利益,就會忽略企業存續的價值觀使命,拋棄社會責任。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7月15日,長生生物被爆出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隨後的一週內市值蒸發98億,長生生物不得不對接連爆出的產品質量、利益關聯等問題做出解釋。

7月21日,自媒體文章《疫苗之王》刷屏並引起新一波輿論。

疫苗事件爆發之前,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正帶著這家企業一路高歌猛進。

在主業範圍內,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大幅增長。僅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其狂犬病疫苗的市場佔有率,就從不到4%,上升到28%,威脅行業霸主的市場地位。

與此同時,高俊芳還多次入股投資基金,試圖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佈局更大的醫藥產業突破,其資本運作的野心和能力,昭然若揭。

然而,這一切,都在一個萬夫所指的危機當前,戛然而止。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高俊芳無疑是中國眾多機會型企業家的典型,擁有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加碩士學位,三重功力加持,十分熟諳資本運作的套路。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64歲的高俊芳目前身兼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財務總監等多個職務於一身。

高俊芳成為疫苗“女王”用了十五年,跌落只用了七天。

7月29日晚,長春市長春新區公安分局通報,該局以涉嫌生產、銷售劣藥罪,對長春長生(ST長生子公司)董事長高俊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向檢查機關提請批准逮捕。

企業的品牌是企業家個人思想與認知的外化,一個企業樹立品牌形象可能需要十多年,成為行業標杆甚至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轟然倒塌往往需要一瞬間。

從2008年毒奶粉事件發生以來,國產奶粉就持續低迷,哪怕很多國貨支持者發聲認為,事故之後國家監管一定會加大力度,國產奶粉品質絕對可以保證。

但是絕大多數新生兒的父母選擇香港代購、國外代購。

企業家是企業成長的天花板。

企業家精神的缺失,成為企業成長和經濟轉型成長的最大瓶頸。

企業家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無信念和理想追求,人生價值迷惘,沒有超越利益之上的追求,願景領導力短缺。發財致富以後不知自己要什麼,想幹什麼,沉溺於享樂,既敬關公、拜佛祖、信道教,又學儒家、拜上帝、跪安拉,信仰錯亂。

2.事業激情衰竭,小富即安,安於現狀,享樂至上,追求奢靡生活,炫富比闊,不願持續艱苦奮鬥,不再為企業的發展竭盡全力,勇於奉獻。

3.機會導向,熱衷於賭機會,撈快錢,不關注企業內在核心能力建設。

4.追求低質低價,甚至製假賣假;逐名、尚虛,不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缺失。

5.不守法經營,善鑽法律與制度空子,偷稅漏稅,喪失道德底線,逃避社會責任。

6.個人凌駕於組織,利益獨佔不分享。

7.對外部環境變化漠視,自我感覺良好,自大狂妄。

三、精神和信仰才是企業家的生活方式

由於企業家在企業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必然受其重要影響,導致了企業的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價值創新等冒險活動只能由企業家自身承擔。

同時也決定了企業的經營發展的興衰成敗,從而也就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否形成。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經濟發展帶給人們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也對企業和企業家的思想高度和個人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遠見的企業家非常重視包括誠信在內的商譽。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確指出:

“企業家只有一個責任,就是在符合遊戲規則下,運用生產資源從事利潤的活動。亦即須從事公開和自由的競爭,不能有欺瞞和詐欺。”

1.敬畏市場,品質至上

有人稱褚時健最受人尊重的中國企業家,因為他的身上折射出中國企業家的精神與尊嚴。

在褚時健看來,產品的第一要素是質量,第二要素是質量,第三要素還是質量。無論是糖、煙、橙子,生產最好的產品給客戶是他一以貫之的堅持。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褚時健從做菸草開始,就專注於品質,付出一切努力做出一流品質,由此才創立了巨無霸的紅塔集團。

做橙子時又後發制人,一舉做出了首個全國稱讚的好橙子,讓中國水果告別了被新奇士一直騎在身下的痛楚。

即使一開始不具備條件,也會通過後續工作逐步改進,假以時日,最終實現。

以菸草品質為例,菸葉質量決定70%捲菸品質,這是全國捲菸廠都瞭解的事實,但只有褚時健能克服種種困難,佈局菸葉種植。

而且,褚時健一步到位,直接對標全球最先進的美國菸葉種植經驗。

經過努力,到1988年,玉溪捲菸廠從菸葉基地收穫的上等菸葉,已佔到全部菸葉的40%,中上等菸葉比例應達到85%,玉溪捲菸廠菸葉種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正是上等菸葉的保障,紅塔山開始成為全國暢銷的名煙。

同樣,在哀牢山研究橙子種植時,褚時健對員工說,“我種的橙子,以後不是拿到菜市場賣的”,種最高品質的橙子是他的願景、初心,並做到了矢志不渝。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土地、肥料、作業決定了橙子質量,2002年,褚時健對土地進行重新規劃,用機械化方式對土地進行深挖改造。

在創業之初資金異常緊張,且主要是靠借款,他仍然花了138萬,鋪設19公里的兩條飲水管道直通果園,並將水管經過的魚塘承包下來,使用完全沒有汙染的泉水澆灌。

同時,他在一開始就明確規定不準使用化學肥料,必須使用有機肥,否則保不住橙子的優良口感。

種種努力使得褚橙具有難得獨特果品的甜味。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可以說,褚時健的精神創造了褚橙的甘甜,褚時健的追求成為褚橙最大的品質保障。

褚橙的核心競爭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褚時健精神的反映或擴展,它體現的正是褚橙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的來源,也是這個企業合作與進取的方向。

萬科王石在《褚時健傳》序言中寫道:

“焦慮的中國企業家從他晚年的奮起中看到了希望。這種希望就是企業家精神的源頭:工匠精神、獨立人格、不斷創新,為社會貢獻價值。”

2.正身行事,律己服人

正身行事,律己服人,柳傳志用這種最樸素的道德要求,來批註這個時代早該正視的企業家精神。

一次採訪時,柳傳志談道:“假如我不辦企業,跟朋友之間、跟家裡人之間,我也會是一個重承諾的人。辦公司之前,在學校、在單位,有一些關係挺鐵的朋友,他們也認可我的這個品質,性格使然吧。

我年輕時喜歡讀的是《水滸傳》,現在看《水滸傳》裡宣揚的很多思想我是不贊成的,但是有一條我贊成:就是一諾千金。”

接觸過柳傳志的記者都知道,柳傳志對守時要求嚴苛。

而守時,已經作為誠信最基本的分子融進聯想的企業文化裡。

在聯想,有一條鐵律已經堅持了30年,就是遲到罰站。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秘書長程虹至今對一個鏡頭記憶猶新:

美國街頭,柳傳志從酒店大堂急匆匆地出來,然後向停在馬路對面的大巴跑過去。

那一次是中國企業傢俱樂部赴美交流,大巴上坐的都是企業傢俱樂部成員,柳傳志因為接受記者的採訪,所以不能提前太長時間下樓。

而企業家們乘坐的大巴車因故沒能停在原定的大樓門口,而是臨時停到了幾百米外的地方,他不顧身份地在大街上發足疾奔,是為了不打破自己給俱樂部立下的“不能遲到”的規矩。

柳傳志認為,企業家對外要誠信,對內要求實。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朋友一開口,就是我將來一定能怎麼怎麼樣。其實有些事情他沒有經歷過,不知道不講誠信也是要付代價的。”

可以說,柳傳志“正身行事,律己服人”的精神是他在迎接挑戰、攻堅克難的最大底牌。

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保證方向正確和正能量;只有企業家精神才能讓企業家能力得到正確發揮,否則才能就可能被濫用。

3.志存高遠,願景驅動

馬雲也認為:“目前世界缺失的不是錢,商業社會缺失的是企業家的精神、夢想和價值觀。”

馬雲曾在阿里巴巴18週年慶指出:阿里巴巴與普通企業的區別在於社會責任,阿里巴巴必須要有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解決多大社會問題,成就多大企業。

馬雲始終強調:一個偉大公司的終極使命是解決社會問題,只有為社會帶來價值,才能夠長久生存下去。企業家的社會職責不僅是創造社會財富,還要推動社會進步。企業家通過創利來增加社會財富,通過創新和承擔社會責任來推動社會進步。在當今新的商業文明時代,優秀企業家應當追求企業社會價值的最大化,而不只是商業價值的最大化即利潤最大化。

華為從一個年產幾百萬,到年產4000億也許正是靠著任正非推崇的“工匠精神”做起來的。

任正非前後去過9次日本,他把在日本企業上學到的傳達給華為人:這不只是工匠技術問題,這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把產品做好的精神。

任正非希望每個華為人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使“工匠精神”在華為上下之間形成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關於華為人的“匠人精神”,任正非這樣談到,華為沒那麼偉大,華為的成功也沒什麼秘密!

華為為什麼成功,華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一個字“傻!

阿甘精神就是目標堅定、專注執著、默默奉獻、埋頭苦幹!華為就是阿甘,認準方向、朝著目標,傻幹、傻付出、傻投入。

四、企業家精神決定企業成長

馬雲曾將企業家分為三類:

一類是生意人,什麼錢都賺;

一類是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類是企業家,關注長遠,關注社會責任。

企業關注社會群體的責任是全球化背景下參與國際競爭的必然要求,正確的企業價值觀支配著企業的規範行為。

馬雲的話為“現代企業家精神”做了很好的註腳。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無數企業以親身實踐論證了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的重大意義,證實了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唯一真實來源。

為此,著名管理學家,華夏基石董事長彭劍鋒認為,要帶領一家企業走得長遠,要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確定要做的是:

1.樹立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超越利潤之上的更高使命與追求;目標高遠,意志堅定,不安於現狀,勇於創新,持續艱苦奮鬥。

2.願景領導,確立百年基業思維。要從追求做生意掙錢,轉向做事業,以事業願景凝聚人才;要從賭機會、撈浮財思維轉向戰略導向、打造百年基業思維;要從野蠻生長,轉型成為有質量的戰略成長。

3.要將企業的發展融入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以專注品質、持續創新精神為社會提供穩定、可靠、安全、環保的產品與服務;要從依賴成本優勢,轉向技術超越與品牌超越,做產品要真材實料,致力於做好東西而不是便宜的東西;要敢賭未來,為長期戰略真正捨得在技術、人才、管理上投入,實現創新與人才驅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4.要以全球視野進行全球人才與資源整合,致力於提升全球競爭力與全球化領導力。

5.要從習慣找政府靠山、投機取巧轉向培育核心能力,確立全新的政商“親”“清”關係,守法經營,付出規則成本,創造陽光利潤,承擔社會責任。

6.要從憑藉個人能力轉向靠機制、靠制度、靠組織去經營企業,去提升組織整體運營效率,從而為社會提供穩定、可靠、安全、環保的產品,打造一個不依賴於個人的組織,完成從機會成長到組織成長,從個人能力到組織能力的轉型。

7.提出並踐行引領產業健康發展的價值主張,要開放合作,整合資源,致力於構建多贏產業生態,不斷提升產業領袖領導力。

8.要擁抱變化、敢於承擔創新與變革風險,向一切優秀的人學習,自我批判,自我超越。

吉爾德在《企業之魂》開篇寫到,精神和信仰才是企業家的生活方式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唯一真實來源,一個活躍的市場,土地、勞動者、資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發展壯大起來,才會真正成為財富的源泉。

靠精神凝聚起來的企業人,才可能不折不扣、堅定不移的執行企業的每一個決策。

依靠企業理念與企業家精神,不但構成企業的內在發展動力,更成為企業的外部發展機遇。

企業家的執著事業心、不停息的創新精神和模範合作精神通過其傳遞機制,發揚光大,最終締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稻盛和夫:工作的意義,並不只是為了賺錢!華商管理

2.什麼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華商書院

3.褚時健精神:每個企業家的自由王國,平安資本

4.企業與企業家精神,範貢書院

5.重新定義企業家精神,評論悅讀會

6.沈南鵬:企業家精神比企業家能力更重要,中國企業傢俱樂部

7.古今中外論責任 | 企業家論責任·馬雲,個個擔當

思想深遠如哲學家,心術正直如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