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面卻是農田,耕地保護和房價有衝突嗎

高房價目前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經濟問題,會導致階層固化,消費降級。

高房價還會導致低出生率和高離婚率,這個不用數據,大家從全球的直接印象中就能感受出來。

但是,我們卻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很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一個幾萬元一平方的小區對面,卻是農田。

要知道農田的收入是非常低的,除掉成本,每畝地的年收入可能只有幾百塊錢。

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面卻是農田,耕地保護和房價有衝突嗎

為什麼我們卻有這種現象呢?從經濟上的角度來看,這也完全不符合經濟規律呀。

如果我們看衛星地圖,就會發現,這種現象在國外是不存在的,國外的城市是連綿型的,從高樓慢慢過渡到農田,農田附近的房子是非常便宜的。不會出現這種明顯的落差。

​當時我就想,這些農田為什麼不蓋成房子,供應市場,房子多了,房價不就降下來了嗎?老百姓買房子不就容易了嗎?

當然,我們也知道這背後的原因,那就是我國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農田不能隨便的改變用途。

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面卻是農田,耕地保護和房價有衝突嗎

可是對於很多人口遷入的大城市來說,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又沒有辦法按照市場供應。房價肯定會漲呀。

我們知道,房子的成本,土地是絕對的大頭。

如果只算建築成本的話,一平方估計也就1000多元左右。

可是房價動不動就是幾萬元一平方,這中間巨大的落差,很大一部分就是土地成本。

如果放開土地供應,可以自由的選擇土地用途,我想會有以下幾個結果:

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對面卻是農田,耕地保護和房價有衝突嗎

第一,城市郊區的房價會斷崖式的下降,畢竟在郊區,有太多太多農田可以無限量供應。

第二,大城市周邊將不會有農田了,將會出現連綿的城市帶。畢竟和蓋房子相比,將土地拿來種地的收益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耕地面積估計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而農業又是一個社會的基本,糧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看來降低房價和保護耕地,是一個兩難的課題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