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祕聖境

郎木寺有兩條河,一條河叫桑奇河,將鎮子分為四川和甘肅兩個省,桑奇河冬日結冰,另一條河白龍江卻是有溫度的,河面上蒸氣繚繞,河水奔流不息。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走到納摩峽谷的入口就會看到天然洞穴和石像,傳說中吉祥天母班丹郎木就居住於此。

回頭望去,晨霧,水面上的蒸氣,寺院的焚香、僧人、房舍,遠遠望去,兩座佛寺佛塔和清真寺的宣禮塔組成了一幅絕妙的水墨畫。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因為來得早,遇上僧人們正在煨桑。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煙霧,是藏族祭天地諸神的儀式。

在藏區,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桑爐,或者院子中央,或者在屋頂依山處。每逢藏曆新年,大年初一,人們起得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素以當第一個去煨桑的人為榮。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沿河水往回返時,突然聽到孩子的喧鬧聲,往左上方一看,一大群穿著紅色僧侶服的孩子在山坡的寺院前嬉戲玩耍。

問了兩個僧人我能去那裡拍他們嗎,都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來之前從網上看到很多人說這裡的僧人很排斥遊客拍照,所以每次拍之前我會先問一下可以拍嗎?即使願意,我也會站遠點或是拍他們的背影。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他們盡情地跑跳嬉鬧,完全不理會我對他們的拍攝。突然間,像是聽到了一聲召喚,孩子們立馬向學堂跑去,眨眼功夫寺院前空空蕩蕩了。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前年在烏鎮見過幾個青海的僧人,因為是第一次見到僧人,當時挺激動,和他們合了影。從進入郎木寺,就進入了僧人的世界,各種年齡段的僧人遍佈大街小巷,郎木寺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僧人的身影。

他們的行為跟常人沒什麼區別,逛街、購物、在飯館吃飯、聊微信語音,唯一的區別就是那身僧袍。

郎木寺的兩大格魯派寺院是當地藏民主流文化的標誌,所以每天都能見到眾多的藏族僧俗百姓來這裡膜拜,可以這麼說,在安多藏區,郎木寺是人們精神家園的守護神。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紅石崖是郎木寺的地標之一,因為正對著落日,路盲症的人可以用它來辨別方向。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一直想找個高處能拍到三個寺,還能拍到落日裡的紅石崖,早起後到處轉悠,終於找到了最理想的高地,也拍到了早起轉經的藏民,以老年人為主,還將一個孤獨的男人放在了畫面裡。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回到敏叔家認識了來自新疆伊犁的父女倆,共同的家鄉讓我們迅速成為了朋友加旅伴兒,最最神奇的就是,早晨畫面裡那個孤獨的男人就是這位父親。

這次最遺憾的是沒有拍到佛塔和清真寺後面的落日映照紅石崖,因為從我發現最佳拍攝點後一直是陰天,很奇特的紅石崖,沒有落日映照就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樑。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我和父女倆坐在佛塔和清真寺前的山坡上,談論著生活、文學、攝影,一直等到過了落日時間。

往山下走時,一群牛順著街道走來,有兩頭牛站在經筒前發著呆,莫非是看透了自己的今生來世。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走在郎木寺的街道上,處處有新蓋的商鋪旅舍,這是無法阻擋的現代旅遊進程。

沒有見過以前的郎木寺是什麼樣,但我能想象出來:

河水從頭到尾都是清澈無比的,坐在自家的院落可以看到綠水青山紅石崖,街道上是寧靜的,早晨和傍晚有許多牛羊穿街而過,僧人們悠閒地走在路上,不會有人對他們投去好奇的目光。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郎木寺,多元文化共存的神秘聖境

走在郎木寺街道上,你能看到懷揣著不同信仰的人們,時時感受到多元文化在這個小鎮子裡流動,對我來說,也許這就是郎木寺最大的魅力。

馬英 文 /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