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民間流傳著發物的許多說法,有人說牛羊肉、竹筍、香椿是發物,也有人說海鮮、鵝肉、狗肉是發物,不能多吃!那麼發物到底是什麼,一點都不能碰嗎?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講到:“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補體,害則成疾。”

中藥尚有溫、熱、寒、涼、辛、甘、酸,食物同樣具有四性五味,吃對了能補益身體,吃錯了容易誘發某些舊病或加重現有疾病。

發物的常見分類

“發”,從字面上來講,有發作、誘發、激發、復發的含義。發物具有激盪人體氣血的作用,容易導致人體氣血失常,使疾病惡化或反覆發作。發物通常泛指辛辣、燥熱、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是不是發物,因人而異

儘管發物有可能誘發或者加重某種病情,但這是相對的,是否忌食,它通常因人、因病、因治而異。

因人而異

對健康人來說,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發物;生病之後,那些引起疾病復發或加重的食物才是發物。

因病而異

病位居上,如頭頸部腫瘤、食管癌等,應少碰辛辣溫燥的食物,如菸酒、羊肉等。病位居下,如腸癌、婦科腫瘤等最好少吃生冷肥甘厚味等。

因治而異

術後患者氣血虧虛,不適合食用菸酒、腥燥、生冷之物。服中藥的人要注意藥食禁忌,如人參忌服蘿蔔、半夏忌服羊肉等。

一般認為,痤瘡、溼疹、哮喘、咳嗽、腮腺炎、水痘、紅眼病等疾病發作期尤其要注意飲食;到了恢復期,可不必限制太嚴,適量食用即可。

用對發物可以防病

中醫講究辯證,我們不能完全盲目的禁食發物,如果把發物的功能反過來用,可起到防病的效果。應根據中醫循證知識,認真斟酌自身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寒性體質:吃動火發物

生薑、花椒等調味品,羊肉等溫補腎陽的食物,易耗動氣血,愛上火的人應少吃。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反過來,對有手腳冰涼、怕冷等表現的寒性體質的人來說,這些發物就是溫暖身體的好食物。

陰虛體燥:吃助溼發物

身體睏倦、吃飯不香、大便黏膩等症狀提示身體有溼。這些症狀經常在三伏天溼氣重時出現。糯米、豬肉屬於助溼發物,易生溼熱。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反過來,助溼發物有滋潤的功效,可生津止渴,如果你有口乾舌燥、乾咳、肌膚乾燥等陰虛症狀,就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陽氣下陷:吃動風發物

蝦、蟹、魚、貝、雞蛋、牛乳等食物屬於動風發物,多具有腥羶味,能升發陽氣,引動內風,誘發皮膚病,且容易引發頭暈目眩、手足心熱。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然而,動風發物對陽氣有很好的託舉作用,可以用於防治陽氣下陷,如內臟下垂、食慾不振、四肢無力、下肢浮腫等。

熱性體質:吃積冷發物

每到夏季,人們免不了會吃很多西瓜、梨等食物,這些能降體溫的食物就是積冷發物。

儘管積冷發物有不少壞處,但在炎熱的季節,對熱性體質的人來說,可以適量吃一些。

氣急易怒:吃動氣發物

吃大豆、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食物之後,容易腹脹、積食。因為這類食物有滯澀阻氣的作用,容易讓人出現胸悶、腹脹、厭食等不適。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不過,這些食物可固腎澀精、補脾止洩,有助緩解遺精、白帶量多、小便不禁、腹瀉等病症。

風溼頭痛:吃動血發物

有的人一喝酒就上臉。這是因為酒是動血發物,經常拿血液出氣,誘發各種出血症狀。屬於動血發物的還有海椒、胡椒、可食用昆蟲類。

“發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這類食物有較好的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療效,可用於防治頭痛、肩周炎及各類風溼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多吃,尤其不能在脾胃不和的情況下強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