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已落地PPP項目22個 落地項目數量位居全區首位

今年5月,南寧市因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8月再傳捷報:因推廣PPP模式效果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高,南寧市獲自治區政府督查激勵。

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PPP相關工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南寧市PPP項目建設的結果。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33個項目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全市已落地PPP項目22個,其中納入財政部PPP示範的9個項目全部順利落地。

南宁市已落地PPP项目22个 落地项目数量位居全区首位
南宁市已落地PPP项目22个 落地项目数量位居全区首位

從“大包大攬”到監督合作

船行大海靠舵手。2015年出臺的《南寧市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實施方案》,2016年經修訂後再次印發,對我市PPP工作的責任分工進行了明確,成立了南寧市PPP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並下設辦公室,建立了由市PPP辦牽頭、其他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市PPP辦共召開23次專題協調會議,協調解決PPP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PPP工作領導小組的設立使我市各職能部門在推進PPP工作時,有了主心骨、總指揮,各部門心往一處想、力向一處使,PPP工作推進自然效率高、效果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陸勤說。

在嚴格審核、規範管理PPP項目的基礎上,南寧市注重轉變政府職能,不再“親力親為”“大包大攬”提供公共服務,而是作為監督者和合作者,遵循“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和“激勵與約束相容”的原則,引入真正有實力和管理經驗的社會資本,讓社會資本發揮管理高效、技術創新的優勢,有效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

在南寧市PPP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推進下,成效逐步顯現: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典型案例;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PPP項目等8個項目列入財政部示範項目等。

南宁市已落地PPP项目22个 落地项目数量位居全区首位

出臺PPP項目財政獎補政策

今年我市出臺了《南寧市PPP項目財政以獎代補政策》,進一步細化並落實了中央及自治區PPP項目財政獎勵政策及資金申報規則,建立了南寧市PPP項目財政以獎代補機制及申報規則,市財政按項目引入社會資本規模的大小給予50萬—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市財政局負責人表示,將用好財政獎補政策,充分發揮激勵作用,鼓勵和引導縣(城區)、開發區有關主體積極參與並推動更多PPP項目落地,從而激勵南寧市PPP項目實現健康有序推進。

為更有針對性地推進項目,南寧市實行“一對一”服務,建立PPP項目動態跟蹤機制,每個PPP項目均安排一名專管員負責項目全過程的聯繫、協調、指導和跟蹤推進,準確掌握項目的最新動態。

此外,我市還將PPP工作進展情況納入市政府督辦事項,每月定時督查項目實施進度;建立項目進度通報制度,及時掌握PPP項目進展情況,督促項目實施機構加快項目推進。

南宁市已落地PPP项目22个 落地项目数量位居全区首位

積極推廣PPP模式

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經過海綿化改造,呈現出 “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美好生態環境;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投入使用,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近年來,南寧市在文化教育、醫療、養老、交通、水環境治理等重大民生項目建設中積極推廣PPP模式,結出了累累碩果。

今年8月10日,全區共有269個項目納入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庫並向社會公佈,簽約項目數達79個。其中,南寧市簽約和開工項目數以及已完成投資額均遠高於全區其他設區市。

“這說明南寧市推廣PPP模式已走在全區前列。”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汝焜說。2018年自治區將在安排自治區PPP項目中央前期經費補助資金時優先支持南寧市,推進其行政區域內PPP工作,鼓勵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推進PPP項目建設,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的熱情,鼓勵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南寧市PPP項目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