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我拯救了这个世界得到了财富和权利,与女骑士和女魔王在城堡里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以外的勇者请你们不要来到异世界。

这是什么?一段小说内的对话?一段小说的开篇?一段内容简介?不不,这是轻小说的标题!

在近期愈演愈烈的轻小说“超长标题浪潮”中,由知名文库MFJ的某作在长度上拔得头筹,翻译成中文一共53个字——没错,就是开篇的第一段话。

来,下面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当我们给这一段话加上书名号的时候——

《我拯救了这个世界得到了财富和权利,与女骑士和女魔王在城堡里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以外的勇者请你们不要来到异世界》

——他就成了一本书的标题!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超长标题)

近些年,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越来越多,除了上述的标题王者,市面上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作品。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军宅转生到魔法世界,用现代兵器组建了军队后宫!?》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因为被卷入了以命相搏的游戏,所以就决定顺势把讨厌的家伙一个个杀掉》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缝制好了!脱了吧?换上衣服!!女朋友高中出道失败变成了家里蹲,所以我把青春(时装)混搭起来了。》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越来越多,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另外一种产品,就是那种在封面上写了一堆看不懂的字,然后摆满的小姐姐照片的成人产品……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轻小说的超长标题,除了给到第一次看的人新鲜感和某种猎奇感上的满足之外,很快就会让人产生“又来了啊,这种标题噱头”的烦人感觉。

如果什么轻小说都是一句或几句话加个书名号就成了标题,那“标题”本身的主题作用或者美感就不复存在了。连标题都彻底沦落为了噱头的作品怎么能够让人觉得他的内容会很有料呢?

早期的许多经典轻小说作品,标题都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和其他领域的文艺作品,或者不说文艺作品,和其他领域的“娱乐作品”标题差不多,有的简单直白,如《文学少女》、《灼眼的夏娜》,还有的挺有意境,如《仰望半月的星空》、《虫之歌》,甚至有的非常短,比如《冰菓》、《9S》、《红》等,这些标题好记,有辨识度,但完全不影响作品的热销。更直观的例子是国内的网文和美国的游戏、电影,大家都是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让标题更为简短、好记同时又包含诚意、深意或逼格。只有在日本的阅读市场,会出现超长轻小说标题这样的情况。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在其他市场,简单好记才是硬道理)

那么我们追根溯源看一下,最早的长轻小说标题风是怎么刮起的呢?很多人,包括始作俑者,日本著名轻小说编辑三木一马本人也自豪地认为,是他负责的伏见司所创作的《俺妹》这部作品。

《俺妹》全称《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用日语来写就是《俺の妹がこんなに可愛いわけがない》,可以说字数是比较多的了。之后《俺妹》这部作品大火,引起了业界对于轻小说原作的又一波关注,身处竞争激烈的文库本轻小说市场,日本的编辑和作者们居然得出了一个结论:之前我们作品卖得不好,很有可能是因为标题不够吸引人!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不仅是标题,连封面的POSE也成为了日漫的经典梗)

但如果说,仅仅是因为一本《俺妹》就成功让日本轻小说的长标题浪潮开始蔓延,那倒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

敲黑板!

因为动画化而大火的《俺妹》,她的横空出世只是后续长标题浪潮出现的“直接原因”,它就像扳机一样,扣响了第一枪,而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日轻市场客观存在的两个原因。

原因一:纸质阅读市场的主导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喜欢阅读的日本年轻人,不太追逐那些新东西,只使用主流的途径来获取你想要的作品,那么很有可能,你的最大选择是:去逛书店。

在电子阅读环境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日本,什么APP开屏图推荐啦、什么热销作品通知栏推送啦、什么根据兴趣推送感兴趣作品的黑科技啦,一概是不存在,或者不主流的。

轻小说编辑们奋斗的战场,依然是纸质阅读市场。

那么好,在这种环境下,假如一本封面很素、标题很素的作品放在其他书中间,你如何让读者愿意去翻开并给到一个阅读的机会?况且轻小说不比漫画,不是我翻开几页看看画风和题材方向就能选择是否购买的,谁都会写字,谁知道你里面的内容到底好不好看啊!一本本实体轻小说的翻阅挑选成本实在有点高,既然如此,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了。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那么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第一印象”上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很显然,那就是尽量把噱头和题材元素什么的都放在封面的标题和插画上。

所以,“超长轻小说标题”以及“买插画送厕纸”这些事情就开始冒出来了,然后根据正向反馈的原理,大家说得越多,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例子能够实证这些说法,于是便传得更广,直至今日成为了轻小说的“标签”梗,一提到日轻就是“买插画送厕纸”……

然而,不单单只是实体书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所导致,日本轻小说市场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同样对“超长轻小说标题浪潮”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就是“成为小说家”网站。

原因二:“成为小说家”网站的推波助澜

如果你连“成为小说家”这个网站都没听说过,那你至少应该听说过《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从零开始的异世界》、《骑士&魔法》吧,这些热门动画的原作最初都是在这个日本小说网站上连载的。就类似于国内的小说平台那样,只不过上面的内容是全免费的。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日本国内最大的web小说连载网站,页面风格很朴素)

那你可能要问了,“内容是全免费的”,这家网站要如何生存下去?事实上,这家网站的老板是一位“很情怀”的人,他号称“我就算饿死,死外面,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搞商业化”——额,结果和套路不同的是,这么多年来,针对站内的内容,他还真的没去商业化,只是和日本国内多家出版社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收取一些中介费来维持网站运营。

站长很佛系?这倒不是,他的意思是,他想要埋头做更好的产品,让网站给读者更好的阅读和检索体验啥的,因此只是他的重点不在赚钱上面,比起一个商人,或许他更想一个技术或产品人员。

那么说了这么多“成为小说家”站长的事,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想要表达就是,这个庞大的网站,没有内容编辑在运营打理。这个网站是一个真正的高度市场化的集市,基本就是完全由读者在挑选内容,没有什么官方的干预或调控。

这会导致什么现象的出现呢?那就是内容的高度同质化。毕竟,看看鹅厂的成功之道,所谓“拿来主义”并不是什么该公司、或某个民族的什么什么根性,而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和普遍的市场盲从行为,什么东西火了之后,大家就一窝蜂地模仿,久而久之,这个网站上基本就只有“异世界”题材的作品了。

而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因为没有人在运营这个网站,所以什么“推荐位”之类的东西也基本是不存在的,读者一般只能自己去一页页翻,或者给一个搜索范围,然后找书——这个情况,是不是和实体书店有点像?没错,“成为小说家”硬是也做成了“大型线上书店”的感觉。

而且!“成为小说家”的作品列表连封面都没有……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兄弟,快醒醒吧,在“小说家”上取短标题?找死!)

于是乎,目前成为大量日轻出版文库新实体书摇篮的“成为小说家”网站上又诞生了大量的“超长标题”。

【为了吸引眼球】“成为小说家”上取超长标题→ 【为了吸引眼球】在实体书上取超长标题→ 拥有超长标题的某部作品取得了很大成功,大家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超长标题”的原因→【为了吸引眼球】“成为小说家”上取超长标题→ ……

如此恶性循环,循环往复,“超长标题”哪一天才能退潮啊?

我个人认为,《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已经是标题长度的极限,不应该再增加了。

然而恐怖的是,你不得不佩服市场的盲从性。国内这两年,最多5年时间吧,也开始发展商业化的国产轻小说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最大原创轻小说网站,SF轻小说的首页就被标题字数长达10个字以上的作品给占满了。

一部分作者认为长标题才是读者喜欢一部作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可能会把80%的精力花在如何想一个非常有噱头的标题上,赚一点初期的关注数量。

然而,真正热销的作品,标题都很长吗??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SF轻小说热销榜作品)

好像也并不是说标题一定要取到10个字以上,充满了噱头,才能达到热卖的标准嘛。

况且国内的阅读市场目前是以电子阅读为主,在这一块的产品发展也比日本那边发达不少,一味地模范日轻市场特殊产物,不仅无法让国产轻小说更顺利地融入到主流的泛二次元市场,不易传播,而且也会造成一些比如“APP不方便设计”的实际困难,毕竟手机屏幕才多少大啊,很多时候只能用省略号的方式来辅助标题的显示……

所谓的拿来主义,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日轻的超长标题还可以说是有日本的特殊国情在里面,但国内主打电子阅读市场,取超长标题实在太不明智。

听说近期SF轻小说这边在产品上也会做出一些更多的限制行为,来遏抑超长标题的泛滥,以期作者回归轻小说写作的本质,把更多的精力从标题、封面这些东西上面转移回主体内容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真正优秀的作品从来都不依靠标题的噱头来留住读者,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真正对轻小说写作有理想抱负以及真正喜欢阅读轻小说的读者都只会也只应对内容本身关注,最后期待国轻未来也能走出一条有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日轻的超长标题快点退散啦!》

↑ 感觉这本书会挺好看?

长度爆炸的轻小说标题,看着就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