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人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

如果有人問世上有神藥嗎?如果非得要選的話,那它一定是阿司匹林!

到底哪些人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

人們最早是將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後來發現阿司匹林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於是開始了它傳奇的歷程,雖然是老藥,但各種研究還在繼續。包括對預防結腸癌可能有效等等,還在不斷地研究中。

到底哪些人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

讓我們來看一看中國指南和專家共識對阿司匹林是如何推薦的。

一、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

1.建議無症狀頸動脈狹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

2.不推薦阿司匹林用於腦血管病低危人群的腦卒中一級預防;

3.對於無其他明確的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或糖尿病伴無症狀周圍動脈性疾病的患者,不推薦阿司匹林用於腦血管病一級預防;

4.在腦卒中風險足夠高(10年心腦血管事件風險為6-10%)的個體中,

可以使用阿司匹林進行腦血管病預防;

5.對更高風險的患者(10年心腦血管事件風險>10%),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血管疾病是合理的,其獲益大於風險;

6.可以考慮阿司匹林用於預防慢性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45ml/min/1.73m2)首次腦卒中的發生,但這一推薦並不使用於嚴重腎病患者(4或5期,腎小球濾過率<30)。

二、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

建議以下人群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進行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一級預防。

1.10年ASCVD風險>10%;

2.糖尿病患者(同下2);

3.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吸菸、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

4.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30-45;

5.不符合以上條件,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4項: 吸菸,男性≥45或女性≥55歲,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女<65歲發病史),肥胖(BMI≥28kg/m2),血脂異常。

三、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1.糖尿病合併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者,需要應用阿司匹林(75-150mg)作為二級預防,對阿司匹林過敏者,需要應用氯吡格雷作為二級預防;

2.阿司匹林(75-100mg)作為一級預防用於糖尿病的心血管高危患者,包括:年齡>=50歲,而且合併至少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血脂異常、吸菸或蛋白尿)。

四、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3對阿司匹林的推薦

1.如無用藥禁忌,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都應服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換用氯吡格雷;

2.急性冠脈綜合徵,立即給予阿司匹林300mg,之後阿司匹林75-100mg長期維持;

3.如無禁忌症,冠脈支架術後阿司匹林175-100mg長期維持;

4.應將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於心血管病二級預防;

5.非心源性卒中,抗血小板藥物優於口服抗凝藥物;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PFO(卵圓孔未閉)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療,隱源性卒中和PFO或房間隔膜部瘤患者,給予阿司匹林50-100mg;

6.卒中急性期未溶栓且無阿司匹林禁忌證的患者發病後儘早服用阿司匹林150-300mg,急性期後75-100mg/天;

7.對有症狀的周圍動脈病,已行血管重建的患者,推薦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推薦指南每年都有更新,學醫真苦,每年都得學學學!

對於阿司匹林用於心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就是已經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基本沒有什麼爭議。

一級預防的使用還是要權衡利弊和風險。低危患者不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到底哪些人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

不管怎麼樣,以下病人不宜口服阿司匹林:

  1. 凝血功能障礙或紊亂的患者,即使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風風險,也儘量不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作為預防藥物,內出血的風險並不比血栓的風險小,在臨床上,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導致胃出血、腦出血、肺部出血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2. 有內出血傾向的患者,如胃部潰瘍創面、有過內出血史的患者,也儘量不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會大大加大內出血的風險係數;
  3. 對阿司匹林藥物過敏的人群,有哮喘病史的病人,嚴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阿司匹林經肝臟代謝),此類人群均不宜每日服用阿司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