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現金管理要構建「區塊鏈信任」

2018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開局,藍籌股就輪番下跌,白馬逐個倒下。也是這一年,豬週期進入“全面虧損”階段。再回望過去3年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關村的創業咖啡不見蹤影,街頭的小黃車小藍車安安靜靜不再躁動,而雷軍的小米要IPO了,雷軍將成為新首富。我的創業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兩週前,中泰證券就約我到梧桐plus,徵和旗下企恆盈產品的發佈會現場,來給客戶講講經濟形勢,講講企業如何做好現金管理。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找我,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管理,我在圈內是出了名的說真話。曾有一家公司拿著非常靚麗的利潤表,找融資,還特意找了一圈人。結果呢,不看好的人,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原本看好的人。最終,必然是一毛錢也融不到。找融資,不能怕麻煩,要一個一個談。

被我的大實話放倒的企業,有個共同特徵,那就是財務粉飾(不算造假)。例如,有一個企業,營業額不到4千萬,淨利潤1000萬,再看看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2000萬,預付款1000萬,存貨也接近1000萬。呵呵,你說,這家公司的利潤真實嗎?

還有一家企業,投資人給了3000萬,一年過去了,3000萬還是現金趴在賬上。一問為什麼,給的答案竟然是:不知道項目什麼時候用錢,怕存定期耽誤了用錢。

那你為什麼不買理財呢?不做逆回購呢?答案竟然是:我不懂啊。

這不是拿投資人的錢開玩笑嘛!創業人,對待投資人的錢,一定要非常非常珍惜:一方面要詳細論證投資規劃;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理財,最大化提高理財收益,哪怕是一點點的收益,也不要放過,蚊子也是肉啊。更何況,這不是小錢,3000萬,做好了理財,一年弄個60萬收益沒問題,能解決幾個文員的工資呢。

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做好財務規劃,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未來業務規劃相匹配的財務規劃,二是與日常經營相關的現金規劃。這兩個做好了,就能最大化地提高公司的財務收益。

問題來了,企業如何做到呢?對於一般小型企業來說,僱傭一個專門的投資主管,很浪費的。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個專業的財務顧問,問你出謀劃策。很簡單,財務顧問見的多了,只要瞭解公司的計劃,就會根據你的用錢的計劃,設計最合適的理財方案。

可是,如果企業自己也不明白用錢的計劃呢?難道就每天都逆回購嗎?或者都是活期理財嗎?那當然不行。這時候,要是能買個長期的高收益理財,中間想贖回的話,和管理人預約一下,就能贖回,不就解決了期限不確定的問題了嗎?

這就是我說的“預約式”現金管理。既能夠賺長期的高利率,也能夠享受隨時使用現金的便利性。這是一種私人訂製的高端服務,是現在私募做固定收益的“殺手鐧”。銀行做不到,但私募公司能夠做到。我理想中的服務,今天我看到了,徵和旗下的現金管理產品——企恆盈,核心設計理念就是這樣的。

英雄所見略同。我們所投的項目,大多需要這樣的產品。那麼,這樣的“高端訂製”理財,實現的核心是什麼呢?我想,需要三點:

一、需要持有人和管理人之間有個良好的“預約和響應機制”,這就需要管理人要有良好的服務水平,也需要管理人在流動性的管理上要高水平。

二、管理人還要有一批核心客戶圈,研究清楚客戶的資金使用規律。在不犧牲產品的配置收益的前提下,管理人需要研究核心客戶群的資金使用特徵,從而從大數據上精準研究客戶的大概率預約贖回頻次。

三、需要管理人有一定的信用能力。當正常機制無法實現客戶的臨時預約贖回時,管理人要能夠為客戶安排臨時的流動性,為客戶提供信用,幫助客戶度過臨時的資金緊張期。

以上三點,缺一不可。我在徵和的現場,在企恆盈產品的推薦會上,從參會企業代表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在徵和,管理人和核心客戶企業,已經形成了很好的“互信機制”。這才是最關鍵的。

都說金融也要抓住區塊鏈,什麼是區塊鏈?不就是一個閉環的圈子裡,每個節點之間的“信任機制”和“價值流動”嗎?企恆盈通過“預約式”的現金管理服務,正是打造了一個基於“區塊鏈信任”的企業現金管理社區。這是未來的企業都需要的。

說到底,區塊鏈雖然是分佈式的,但絕非沒有中心,這是中心,就是機制的提供者和維護者。在企恆盈這塊“預約式”固定收益的企業理財產品中,徵和,不就是這個提供信任機制的那個核心嗎?

資管新規之下,要想取得高收益,企業之間,也要抱團取暖了。這個抱團,要抱住一個核心。這個核心成員,其實就是管理人:一定要吃透資管新規,規範運營,通過深入研究客戶的現金使用規律,為核心客戶企業,提供“預約式”的定製化高端理財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