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付利軍先生,在此感謝付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參與我們的《有聲創業訓練營》,下面有請付總為大家分享。

付利軍: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聊聊我對科技企業創業的一些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曾經經歷的“風口”

很多創業者喜歡問投資人2017年的風口是什麼,但是有可能每位投資人認為的風口都不一樣。

在我做投資人的生涯中,經歷過很多風口,新能源、O2O、P2P、互聯網教育、VR、AR等等,每次大家說風口的時候,我都很謹慎,可能今天是風口,明天會變成坑口。

曾經很多是獨角獸的公司也紛紛走下了神壇,例如無錫尚德、社區001、叮咚小區、諸葛修車、一畝田。從這個角度來講,所謂的風口並不是創業絕對的風向標。

我們講科技企業創新,不得不提“Gartner技術創新曲線”。它把任何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分為四個時期。

首先是技術萌芽期,萌芽期的開發會耗費很長時間,接著會出現期望膨脹期,人們會對這個技術的期望值達到頂峰,比如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就處於技術膨脹期。

很多人會選擇投資這類項目,但是並沒有得到期望中的回報,就會幻覺破滅,破滅之後會出現產業的復甦期,最後是生產力成熟期。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我很喜歡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一段話:“我常常面臨這個問題:在未來十年什麼將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

“但我卻從未面臨這個問題,在未來十年內什麼將保持不變?而我想說的是,第二個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你可以針對一段時間內穩定的事物而制定商業策略。”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我們與其關注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倒不如關注一些不變的東西,把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邏輯弄清楚,才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如何理解創業

創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是從法語中借來的,其原意是指“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或組織者”,創業者一定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機會,冒險去實現這個機會,然後產生價值。

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幾個核心要素是不變的,會涉及到機會、資源、團隊。

機會有很大的模糊性,當一個機會大家都發現的時候,那就不是創業公司的機會。

另外創業者面臨的資源包括資金的資源和人才的資源,創業者一定要具備“講故事”的能力,去吸引潛在的合夥人和潛在的投資者。

團隊對於創業者來說也很重要,創業不是孤軍奮戰,需要核心的骨幹來組建團隊,這要求創業者有很強的領導力。

如何理解創新

很多創業者都會遇到一個問題:什麼是發明,什麼是創新。發明和創新不僅僅是做以前沒有的東西,關於創新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創新=發明+商業化。

但對於投資人和創業者而言,創新=發明x商業化。

在創業過程中,一個項目的market和product的契合度很重要,這是創業成功的第一個條件。

如何理解創業中的創新

原來我們理解的創新是將產品的性能做的更好,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創新叫做顛覆式創新。

細分開來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類叫低端破壞創新,以電子企業為代表,例如早期的華為、比亞迪、展訊通訊和金風科技;第二類叫新市場創新,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例如滴滴打車、大疆無人機、如家酒店等。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上海創業者的創新我概括為“更高、更快、更強”,深圳的創新為“lower and lower price”,北京的創新為“不靠譜、更不靠譜、更更不靠譜”,但事實證明深圳和北京的創新成功率遠遠高於上海。

如何理解商業模式

任何一個系統都包括三個要素:關鍵要素、要素之間的鏈接、功能和目標。要素的功能和目標是影響全局的關鍵,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探討商業模式。

第一個角度:客戶角度。例如在行、花椒等受客戶歡迎的項目,從客戶角度而言,這類項目可以被稱為“發現客戶未被滿足的需求”,個人稱之為“火力系統”,一個項目的商業模式火力夠強,拿下客戶的概率就會更高。

另外從供應端而言,例如途家、易到用車等,這類叫做“挖掘被浪費的資源”,個人稱之為“動力資源”,當被挖掘的資源越多,動力就會越足。

最後比較唯品會、名創優品、小米,從某種角度而言,它們三家公司更像渠道商。三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有一個共同點:用別人的錢來賺錢,個人稱為商業模式的“操控系統”,操控的越好,競爭力越強。

另外兩家公司格力和華為的商業模式可能並沒有創新,但是它們依然很強,因為這兩家公司都具備“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稱為商業模式的“信念系統”。

創業需要打通商業模式的閉環,任何一個商業模式裡都有供端和需端,重要的是要打通這兩端的閉環,讓供端和需端可以相互促進。

最好的例子就是“亞馬遜飛輪”,需求端是客戶,客戶希望買到更多更好的產品,假設亞馬遜做到這一點,客戶會不引自來,這就保證了亞馬遜的流量。

更多的商家便會入駐亞馬遜,這時候客戶會有更多的選擇,同時商家可以共攤成本,這種商業模式一旦轉起來是很難打破的。

如何理解企業

作為創業者,最怕出現的問題就是走錯方向,浪費人力、物力、財力,這時候就需要關注創業過程中的經營命題,即做正確的事。

經營命題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價值創造”,產品的價值由客戶決定,同時現有的模式會產生更多的價值;其次是“價值傳遞”,合格的創業者應當具備掌控渠道和資源的能力,以此來傳遞企業的價值;第三是“價值獲取”,企業最重要的是創造客戶,同時實現盈利。

同樣,管理也需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有了目標之後做詳細的分工,提高團隊效率;第二,分工之後分權、分責、分利;第三,優化機制,不斷地改進;第四,定期回顧和檢查團隊工作。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如何理解創業者

創業者既是發明家又是職業經理人。企業除了對外的三要素,還有對內的三要素,分為企業、創始人和合夥人。

作為一個合格的創業者需要改正許多不利於成功的習慣,第一:“習慣執行非決策”;第二:“習慣被評價而不是自我評價”;第三:“害怕失敗而不是面對失敗”;第四:“喜歡確定性而不是不確定性”;第五:“習慣你死我活而非成人達己”。

創業者需要在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初創階段需要開發產品,初期階段需要驅動銷售,快速成長階段需要引導市場,持續成長階段就需要主導整個產業。

如何理解投資人

投資人對於創業者來說意義重大,甚至在關鍵時刻可以幫助創業者。

種子輪到天使輪階段,投資人可以幫助創業者找好突破口;天使輪到VC階段,投資人可以幫助創業者組織建設,擴大戰果;VC到PE階段,投資人可以幫助創業者完善財務體系,滿足IPO要求,提高效率,降低風險。

如何理解路演

路演需要商業計劃書,需要向投資人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生意”、“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生意”、“為什麼要你做這個生意”。

商業計劃書需要說明:1、定位:創新點、目標客戶;2、產品和服務介紹;3、需求分析(Real Need) ;4、競爭格局&成功因素分析(鋪墊) ;5、未來趨勢分析;6、團隊說明(經驗); 7、發展歷程和規劃(市場趨勢格局相關); 8、融資和投資說明。

路演中與投資人達成共識很重要。包括:1、需求共識:確實有這樣一個真實的需求; 2、競爭格局共識:已有供應商做的不好;3、趨勢共識:未來要做的好必須是什麼樣子;4、團隊共識:團隊的優劣勢;5、路徑共識:從現在到未來的發展步驟;6、投資&融資共識:確實需要拿這麼多錢做這些事;7、估值共識:公司值這個錢。

而最難達成共識的地方包括:1、需求的共識;2、競爭格局分析;3、趨勢;4、發展路徑。

如何理解作為創業者的角色

創業是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創業者需要對行業有自己的判斷,找到自己的機會,創業能夠發展成功的原因是business&entrepreneur fit,要求創業者充分了解自己與自己從事的行業。

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業者要學會接納同類的競爭者,當這個行業有競爭者時,這個行業才會變得更好。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最後送給大家兩句話,一句來自陶行知:人生只為一件大事而來。另外一句來自鮑伯‧班福德:如果說上半場,我們有太多的責任、壓力和負擔,那麼下半場我們可以從成功走向有意義。謝謝大家。

—— 提問環節 ——

:您如何看待中國資本投資海外早期項目?

:方向很好,我07年就在硅谷做投資。

:付總怎麼看地方小吃消費升級化,比如武漢熱乾麵單品突圍。

:產品和營銷缺一不可。

市場合作:youshengnews

英諾天使 付利軍:重新認識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