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普]人工智慧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2045年,奇點來臨,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類智能,人類歷史將徹底改變。” 集預言大師、科技大師與人類社會發展大師身份於一體的雷·庫茲韋爾對未來科技的發展做出瞭如此預測。

1、人工智能的概念

[慧科普]人工智能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早在1956年,馬文 · 明斯基與約翰 · 麥卡錫、克勞德 · 香農等人一起發起並組織“達特茅斯會議”,並在會議上首度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概念,這次會議彙集了關於信息論、人工神經、網絡和符號邏輯的領先思想家,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探討人類各種學習和其它職能特徵的基礎,並研究如何在原理上進行精確的描述,探討用機器模擬人類智能等問題,這次會議之後被譽為“人工智能的起點”。

2、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慧科普]人工智能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1959年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工業機器人之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

3、人工智能真的會帶來威脅麼?

2016年穀歌的AlphaGo以驕人的成績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引起高度熱議。

[慧科普]人工智能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人工智能近百年的發展歷程,經過無數科研學者的努力與奮鬥,人工智能時代終將來臨。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提到“人工智能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幫助,還是被蔑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將被他毀滅。”

[慧科普]人工智能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4、如何應對威脅

也許聽到物理學家的描述,或許很多人認為人類隨著科技發展就要走入窮途末路了,其實霍金是從學者的角度計算人工智超越人類的可能性,正如李開復所認為的大多數的恐慌來自於對人工智能的不解,人工智能只是人類的工具。

關於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帶來的問題,李開復指出,那些僅僅通過重複性的練習就能習得的工作技能,是一定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但是還有很多人所特有的、需要運用綜合素質的技能是無法被取代的。此外,因為人與機器產生了新的協作方式,還會出現新的工作類型。

[慧科普]人工智能到底會帶來什麼威脅?

“從短期看,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陣痛,也許很難避免某些行業、某些地區出現局部的失業現象。但從長遠看,這種工作轉變絕不是一種以大規模失業為標誌的災難性事件,而是人類社會結構、經濟秩序的重新調整,在調整基礎上,人類工作會大量轉變為新的工作類型,從而為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人類生活的進一步提升,打下更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