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李智野

李智野,男,1969年6月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别署砚茗堂、老砚。

入展获奖 |————————————————

中国内蒙古—日本篆刻联展 2006年

中国内蒙古—韩国书法篆刻交流展 2007年

台湾书法教育学会邀请展 2007年

百年西泠·和家园—首届西泠印社大型篆刻海选入围总决赛 2007年

《成吉思汗颂》全国名家邀请展 2008年

“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主题创作活动入围总决赛 2008年

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2008年

西泠印社“百年西泠·金石缘”

诗书画印大展(篆刻一等奖) 2009年

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 2009年

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获奖提名(篆刻) 2010年

西泠印社第七届篆刻艺术评展(暨国际篆刻选拔赛)一等奖 2010年

《印颂西湖》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 2012年

第七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2013年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萨日纳”艺术创作政府奖 2013年

《缶庐风》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 2014年

《廿四诗品》书法篆刻作品集(与刘新德先生合作) 2016年

《见性明心》——六祖《坛经》主题书法邀请展》(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 2016年

《杜甫千诗碑》全国名家邀请展(中国书法杂志社·杜甫草堂) 2016年

《走过四季》24节气组印五人展 2017年

《印证·草原》西泠六人雅集(荣宝斋主办) 2017年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知乐在野

──记老砚的印

读老砚印作的印象是:清朗。不故作高深,不乖张卖萌,清清朗朗,明明白白告诉你,这是一个好刀客我与老砚未曾谋面,然皆癖于篆印,网路相识近十年,正如明张岱所言“人无癖不可与交”,癖于斯,契于斯。说来也怪,虽有金石之交,两人却甚少畅聊,许是都觉得惺惺然戚戚焉便足矣吧,淡可久交。老砚现居内蒙,一介儒雅的文人样。此君不单刻刀耍得好,庖刀功夫也甚是了得。盆友圈里常能见到老砚私房料理美食图,爽口轻食,鲜膻硬餸,大荤大素,满屏喷香,诱得围观者食指大动。自古文人多好庖,老砚可算是鲜活一例。老砚平日“料理”的印作也不时端出来,香艳夺目,吊人胃口。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治艺如烹小鲜。饕客与伙夫的区别,在于是否“闷骚”,色香味意养形,存乎一心。老砚何止闷骚,简直明骚。老砚尤擅治玺,走“小写意”一路。当代印坛,治玺者袞袞如毛,古法烹制与黑暗料理并存,满满都是套路,真能得古味而又自出机杼的,实不多见。更多的只是“照版煮碗”(广东方言),貌合神离。玺印以吉金古篆入印,字形灵诡桀骜,犹如烹调中难以把控的食材,要想在方寸之间调理得五味融和,对水火没有精到的拿捏,是驾驭不了的。看多了老砚的印就知道,不是猛火炝炒那类,也不是酥糜精致那类,而是大骨熬制的老火靓汤,底料足,色清而不浊,味厚而鲜醇,啖之,令人感觉味蕾熨贴,眉展心舒。老砚的印,用刀从容有序,不刻意深冲浅披;字法开合有度,不伸头缩脖;章法盼顾有姿,不生搬硬套。整体基调呈现出一种亮堂健朗之感,浑而不浊,细而不腻,奇而不怪。从作品来看,老砚平时创作对于用刀非常讲究,刀刀留情,遒健生雄。走刀砉然向然,留意线条两侧的阴阳虚实变化,拘小节而又不蹇促,文质彬彬。老砚在结篆上多用长线条,既避免碎弱之虞,又能使印面的红白关系整饬中带有灵变之趣。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记得有一次老砚煞有介事问我如何临摹古印,我顿时懵圈,以为恶搞。其实我不止一次听老砚说要“回炉”,与古为徒,这对于深研印道的人而言,亦是正途,犹如川菜中的“回锅肉”,临古确实能给创作去腻入味。不过,我觉得在美食的世界里,有一种至高境界,无需刀伐火攻,无需焖煎蒸炸,只简简单单的食材,油盐酱醋,大道至简,然后任时间发酵,就像江南的毛豆腐,腐朽成至美之味。为艺之道亦是如此,味外求味,印外求印,把自己交给时间,褪去青涩,不藏机心,必能得其大味。老砚,大名李智野,西泠印社中人。《说文》里,知智同。善治艺者,知乐在野。至乐至道,往往象外。我满心欢喜,静待老砚做出一坛美味的“毛豆腐”。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老砚篆刻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北濛纪游,知乐在野,西泠海选第一名——老砚李智野

老砚篆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