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一)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

香菱的第一位貴人,我認為是薛姨媽無疑的!那個短命鬼馮淵,只給了香菱一個渺茫的希望!香菱剛嘆一句“我今日罪孽可滿了”,那馮淵便被薛蟠打死了!“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估計香菱剛被拖回薛府,便被薛姨媽要到了身邊吧!寶貝兒子鬧出了人命,薛姨媽焉能不知!要到身邊,一是考察其品性,就像寶釵所慮的“買的不知底裡……”,第二,別管有心還是無意,卻著實是保護了香菱!此乃香菱之幸啊!若她碰上的不是慈姨媽而是王夫人,那香菱可就苦慘了!

王夫人因了幾句調笑,便把伺候了十來年的金釧攆了!這種首席大丫鬟被攆後,會有什麼下場,王夫人應該是很清楚的吧!而且,王夫人應該也很清楚,金釧跟寶玉是清清白白的,就是幾句調笑罷了!否則金釧投井後,王夫人也不會“獨自垂淚”“又賞了衣服,又賞了銀子”!

換成香菱的事,王夫人不知要怎樣的“心裡很看不上”呢!這可是惹下了人命官司,比金釧調笑可嚴重數倍!怎麼能像薛姨媽那樣,護在身邊呢!‖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香菱在薛姨媽身邊,應該是沒有受到任何薄待的!“……站在臺階坡上玩”“……笑嘻嘻的走來”!比比在柺子手裡時的描寫,“……打怕了的”“又哭了”“又轉憂愁之態”……,如今的一個“笑嘻嘻”,讓我覺得這香菱,似乎從那凍得哆哆嗦嗦的冰天雪地裡,一步邁進了旭日和風的暖春,讓讀者的心裡都覺得舒展了

香菱的身子,應該是羸弱消瘦的!“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像咱們東府裡蓉大奶奶的品格兒”!這模樣,在王夫人那裡恐怕是不討喜的!只怕一見面就咬定了是“妖妖喬喬”,加上又是兒子打死人的罪魁禍首,若真到了王夫人手下,估計就是第二個晴雯了!幸而遇上的是薛姨媽,既沒有這些對外貌的偏執,也沒有因為兒子遷怒她!香菱這才有機會得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她不上呢”!

“這一年來的光景,他(薛蟠)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媽打了多少饑荒”!薛姨媽對香菱的愛護,這一句可見一斑了!一年的時間,對寶貝兒子的無數次糾纏,薛姨媽都忍心拒絕了!最後恐怕是被纏不過,卻是“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做了妾”!

“明公正道”一詞,再次說明薛姨媽對香菱的愛重吧!後來薛蟠受夏金桂挑撥打香菱時,薛姨媽說了一句話“白辜負了我當日的心……”當日姨媽是什麼心呢?‖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首先是喜愛保護香菱的心吧!深知薛蟠是個“得新棄舊的東西”,喜愛香菱的溫柔安靜,恐薛蟠糟蹋了香菱,這才“明公正道的做了妾”!

以香菱買來的身份,這個“明公正道的妾”的地位,可是不算低了!即便不是“良妾”“貴妾”,也比由通房丫頭提上來的高!不怪好多人推測香菱最後被扶正,若是先被薛蟠悄沒聲息的收了房,這扶正應該是絕無可能的了!

當時社會的大家公子,在成親之前,一般是不會安排正式妾室的,只能是通房丫頭,就是晴雯口裡的“姑娘”,“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正室夫人進門後,才能酌情提為妾室!這一是要看妾室的造化,比如有了身孕,但這身孕,一般也是要在有了嫡子之後才可以。而香菱,似乎是一直都沒被禁止生養的!“雖在薛蟠房中幾年,皆由血份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這情況,我是一直不得其解,大概薛家為商家,是以並無世族大家的那些規矩!另一種可能:薛蟠人命在身,也許薛姨媽已經認定:薛蟠未來之妻,身份必不會高了!但就算是寒門小姐,聽說男方有妾室,連庶子女都有了,肯定也會影響婚配的吧!這一點,我是一直想不通透!只瞧夏金桂,剛一進門,便把香菱當成了大敵,必欲除之!可見香菱這妾室的地位,姨媽給的著實不算低!

第二,通房升妾,主要是看新夫人的意思!比如王熙鳳,進門便找理由把賈璉之前的兩個通房攆了!但香菱這樣的正式妾室,卻不是新夫人隨便可以攆的了,所以夏金桂才不得不先捨出去一個寶蟾,再使盡手段離間薛蟠栽贓陷害!即便如此,卻也被婆婆護了下來,“她既不好,你也不許打”!‖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其次,也是為薛蟠的心吧!就像王夫人說的“你們哪裡知道襲人那孩子的好處,寶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夠得他長長遠遠的服侍他一輩子,也就罷了”!估計薛姨媽也是這心思吧,“香菱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還跟她不上呢,薛蟠要是個有造化的,得她長長遠遠的服侍一輩子”!只是這薛蟠,尚未成親,身邊先有一個“才貌俱全的愛妾在室”!恐怕說親時是要受影響的!薛姨媽留了香菱“一年的光景”,可能也想著等薛蟠成親後,再正式納為妾室吧,無奈薛蟠不依!於是,薛姨媽寧可薛蟠的婚事多點兒障礙,也不肯委屈了香菱!香菱這樣品性的妾,不好再找到了!薛蟠有她服侍,生活上必能週週全全,她老人家也能放下點兒心了!薛姨媽肯定認為,這是薛蟠的福氣!可惜薛蟠“得新忘舊”,所以姨媽才說“白辜負了我當日的心”!‖


再比王夫人,口裡叫著“我的兒”,到底連個通房的名分也沒有給襲人!一直到攆了晴雯後第七十八回,才將襲人的事回明瞭賈母!偏又“悄悄的”“不明說”!說是怕年紀小老爺知道了不依,(後邊趙姨娘告了密,也沒見賈政怎麼樣啊!)怕寶玉知道後不聽勸!(王夫人一提月錢,襲人當晚就告訴寶玉了嘛!)當時賈母就笑,現在想來這笑該是意味深長的吧!“你這不明說於寶玉的主意更好”!實在想不通這明不明說,對寶玉有什麼影響,寶玉最開始就知道的呀!不過一個通房罷了,“就值得費這些心思”,比比薛姨媽給香菱明公正道的妾!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在王夫人心裡,襲人分量還是不夠,利不足以彌補弊!但這弊處,能比薛蟠娶親障礙更甚嗎?‖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二)王夫人之本性

這些比,我覺得就比出王夫人的本性來了!王夫人是個“佛爺”似的善人,她的善也不是偽善,只是跟薛姨媽天性的善良,卻是不一樣的!她的善,是後天學來且養成的,是佛的教化!

王夫人信佛禮佛是虔誠的,時不時的齋戒,燒香誦經,對於佛教的善,她似乎也是習慣成自然了!

賈代儒借人參,她絲毫沒有猶豫就答應了!(鳳姐兒私下的手段,不能算在王夫人身上);

對於攆出去的幾個小戲子,也開恩,另其乾孃自行聘嫁!“她們唱了會子戲,白放了她們,也是應該的”!這可也是個大恩惠,春燕等小丫頭最美的理想,就是放出府去嫁人!寶玉給房裡的小丫頭們最後的體貼和關愛,也就是放她們出去嫁人,“寶玉常說……一經我們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與本人父母自便呢,你只說這一件可好不好”!

可惜芳官三人不領情,硬要出家!“王夫人問之再三”,這問之再三,可見王夫人的善良了,犯了錯誤的小丫頭子,又罔顧王夫人一片好意,心狠的主子,早隨她們去了,誰又有耐心“問之再三”!見她們執意要去,“王夫人反倒傷心可憐”!“忙命人取了些東西賞她們”!‖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這些都是王夫人真心實意做的善事!但是,一旦有人觸到了王夫人的逆鱗,王夫人本性裡的“惡”,便極為迅速的官復原職,將後來就職的“善”,驅逐的無影無蹤了!金釧就是一例啊,跟了十來年的丫鬟,且明知道她是冤枉的,卻仍是寧可錯殺不放過!若真容不下,哪怕給金釧安排個前程也好啊,就那麼攆出去了!可見王夫人本性裡的自私冷酷殺伐決斷!‖
從薛姨媽對香菱的慈悲,比比王夫人的本性

再一例,就是對待李紈和賈蘭!整整八十回,沒見王夫人給過這孃兒倆一絲溫情!虧得賈母時不時的給李紈點照應,李紈也是個極聰慧的,否則以下人們逢高踩低的性子,這孃兒倆的日子該多難!

或許王夫人認為李紈剋死了賈珠,所以恨上了!可賈蘭呢?那是賈珠留下的唯一的骨血,是王夫人一房的嫡長孫!且賈珠過世已經有十幾年了,無論如何,也不該冷漠至此啊!可見王夫人之本心,是何等的涼薄冷酷且偏執!但這,也是我認為王夫人不善陰謀的地方!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屑偽裝給人看!月銀物質我也絲毫不少給,但也絕不在人前掩飾我的厭棄!不怕被人詬病!書裡有一句話,我覺得描述王夫人甚切“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於心臆,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自己嫡孫尚且如此,何況黛玉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