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人民日報》表彰的這9個人,令國人一片譁然!

我有國士,天下無雙,

他們樸實無華,用畢生獻身科研,

挺起大國崛起的脊樑,

剛剛,

《人民日報》公開表彰的這9個人,

他們真牛!

他們的故事值得我們的銘記。

1.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一名中國將軍,

是他鑄就了大國重器,

是他讓美日對中國再不敢妄動!

他參與了中國的全部45次核試驗!

可2012年5月4日,一個噩耗傳來:

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

他急忙問醫生,

做手術和化療後能不能工作,

醫生回答:不能,

重症監護室不能工作,

他強烈要求搬到了普通病房,

他因為重病瘦得不成人樣,

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十多根管子,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他還是堅持坐在辦公桌前,

對著電腦,一下一下地挪動鼠標,

每挪一下,都讓人看得揪心。

他的電腦裡有幾萬個文件,

那都是關係著,

國家核心利益的技術文件,

只有他自己能整理出來。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於是就出現了照片裡的這一幕,

他開始和死神賽跑,

5月31日,他已經虛弱到極點,

可他還是想下床工作,

他向家人不斷地哀求,

2個小時裡,苦苦哀求了9次。

家人不忍心他留下遺憾,點頭答應了。

之後,

病房裡就出現了這樣震撼人心的一幕,

病危的他被重新扶到了電腦面前,

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衝鋒!

他顫抖著雙手,一點點地挪動鼠標,

漸漸地,他的視線模糊了,

電腦上的文件也看不清了,

他急忙問女兒眼鏡在哪,

女兒說,眼鏡戴著呢。

那一刻,女兒再也忍不住,

轉身跑出病房大聲痛哭……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看不清文件了,

他就跟家人反覆交待需要交接的,

重大國防科研項目相關資料,

他說自己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核試驗,他很知足了。

可他還需要更多更多的時間,

然而他的身體已到達了極限

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

一顆赤子之心匆匆停止了跳動,

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他的名字,叫:

林俊德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2.

他是中國院士,

態度隨性,卻治學嚴謹,

做課題的原則就是對得起這個課題。

他有38篇研究論文被SCI引用557次,

(SCI:國際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

碩士論文被美國權威著作收入,

1985年論文被SCI引用113次,

這是什麼概念?

只有教科書式的研究成果,

才能有這樣的引用數據。

而這些還不止,

他還參與了NASA的研究項目,

可以說是中國人的驕傲,

其研究成果和水平,

都得到了國際上的公認。

他還是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創始人,

成名作被列入,

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

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

定量遙感基礎及應用研究的發展,

並使我國在多角度遙感研究領域,

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但他這個堂堂中科院院士,

卻黑布鞋、坎肩、小布兜,不穿襪子,

這就是他平日裡的打扮,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個鄉村老人。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他是科學泰斗,也是接地氣的真人;

是院士,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

更是充滿純粹力量的俠客。

2015年1月10日,

一代遙感大師隕落,享年68歲。

他的名字,叫:

李小文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3.

37歲時,

他憑藉在拓撲學上的傑出成就,

與華羅庚、錢學森一起獲得,

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上世紀70年代,

他開始攀登數學機械化的高峰;

他是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

他讓“外國人跟著中國人跑”!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到了晚年,他依然醉心“數學”,

他說數學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

尤其是自己從事的,

中國古代數學研究,

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

2017年5月7日,

這位傳奇數學大師去世,

享年98歲。

他的名字,叫:

吳文俊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4.

激光陀螺是什麼?

有了它,我們中國的武器裝備,

就有了“火眼金睛”,

離開了它,導彈、魚雷打不準,

航母、飛船要迷路。

對國家防禦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

1960年,美國開始研製激光陀螺,

並實行了技術封鎖!

1971年,在錢學森的建議下,

國防科大成立激光研究實驗室。

而一個從小就立志當科學家的青年,

被調入實驗室,並憑藉淵博的學識,

很快成為團隊的領軍人物。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他沒日沒夜地泡在實驗室,

在重重艱難險阻中開闢出了一條,

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

研製激光陀螺的成功之路。

1994年11月8日,

中國第一臺激光陀螺工程化樣機誕生。

中國成為繼美俄法之後,

世界上第四個能夠,

獨立研製激光陀螺的國家!

他把青春獻給了祖國的陀螺事業,

到耄耋之年,他又託著帶病的身體,

努力為學生照亮前進的路。

2017年12月6日,

這位院士永遠閉上了眼睛,

離開了這片他深愛的祖國大地。

他的名字,叫:

高伯龍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5.

他曾是人們口中的不孝子,

三十年沒回家,

連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他一生赫赫無名,卻充滿傳奇,

他的故事聽一個哭一個,

可還有很多中國人沒聽過,

他是離國家機密最近的人,

也是最讓美國忌憚的中國人,

他是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

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默默無聞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

為祖國嘔心瀝血,

但他卻從未想過要名利,

直至2014年,

他被評為2013年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才開始被眾人所知。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如今90多歲高齡的他,

仍在為祖國核潛艇事業奔走,

在他看來核潛艇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說:

“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真正退休。

只要我能動,就會繼續做下去。

我願為國家的核潛艇事業,

貢獻到最後一刻。”

昨天的夢是核潛艇,

今天的夢還是核潛艇,

他希望中國的核潛艇更上一層樓。

他的名字,叫:

黃 旭 華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6.

他進入的是在中國近乎空白的領域,

瞄準的卻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他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第七零一研究所研究員,

曾任該所副所長兼副總工程師、

驅逐艦總設計師。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被外國同行稱為,

“中國第一個全武器系統專家”。

在他的努力下,中國導彈驅逐艦,

真正跨進了國際先進行列。

走過漫漫40餘年科研生涯,

現在,他還沒有停下腳步……

他的名字,叫:

潘 鏡 芙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7.

前30年發明雜交水稻,

立志讓中國人吃飽。

後30年發明“耐鹼水稻”,

立志讓中國人吃好。

他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雜交水稻之父,

他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

而且影響世界。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他畢生的夢想就是:

儘可能地讓人類遠離飢餓。

他在發展祖國水稻事業的同時,

也幫助其他發展國家解決飢餓問題,

為表彰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世界許多國家都為他頒發獎項,

以色列總統親自為他頒發沃爾夫獎,

泰國國王金鐮獎,

法國最高農業成就勳章……

他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為,

國際上發展雜交水稻的首席顧問,

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

還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他的名字,叫:

袁 隆 平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8.

她是中國地質學業的開拓者,

更是中國經濟命脈,石油的發掘者,

她十幾年如一日地,

全身心撲在古生物的研究和教研上,

她發現,陸地上的四足動物,

並不是總鰭魚類進化而來。

消息一對外公佈,

整個生物學界都沸騰了,

國外專家都一致評價說:

“這是本世紀以來,對這一傳統,

四足動物起源說的一次真正挑戰!”

美國著名的魚類學家羅森驚呼:

“這一發現動搖了,

世界生物傳統理論的根本!”

從某種意義上說,

她的理論甚至改寫了世界歷史!

2018年3月8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了2018年度,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82歲的她,成功代表中國,

拿下了一個超級世界大獎。

“她創舉性的研究工作,

為水生脊椎動物,

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她,

探索科學的腳步仍沒有停歇,

她的古生物研究聽起來很冷僻,

但她用自己的奉獻,

開拓了中國新時代的科學之路!

她用自己的鑽研,讓中國,

在世界古生物學界擁有自己的舞臺!

她的名字,叫:

張 彌 曼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9.

去年,一位光著腳,

穿著佈滿灰塵舊皮鞋的老人,

在高鐵二等車廂裡埋頭工作的照片,

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他衣著平凡而普通,可他卻被稱為:

高鐵“二等車廂最尊貴的客人”。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他可不簡單,

他一直致力於航空攝影測量理論,

與航測儀器的研究工作,

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結束了中國先進測繪儀器,

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

他曾為國家節省資金2億元,

創匯1000多萬元。

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也行!

貴為院士,可他並沒有,

去享受太多院士的待遇,

70多歲高齡的他拒絕了,

為他配備專職司機的提議,

掉漆的寫字檯和硬木椅子,

他用了有三十多年了,

他多次拒絕單位換新桌椅,

他的理由是:

“椅子太舒服了容易走神,

只有坐硬椅子,才能出靈感。”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他的名字,叫:

劉 先 林

刚刚《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致敬!

我有國士,天下無雙,

中華脊樑,所至無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