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春季雨水滋潤,空氣中有溼度比較大,體內容易堆積溼度,入侵至骨頭關節處,造成關節炎,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祛溼成了時下人們的健康養生經常討論的話題之一,那麼到底該如何祛溼好呢?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下面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溼氣吧!

我們哪些行為給了溼氣可乘之機?

1、缺覺

中醫認為,缺覺十分容易傷脾,通常熬夜後所表現出的乏力、無神、肢體困重都是脾虛的典型症狀。

2、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溼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3、久坐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痠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4、口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養胃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吃些油膩、過鹹、過甜或過辣的食物,而這些所謂的美食是最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5、喝大酒

目前有很多人喜好聚會、聚餐,三五好友湊到一起就喝一場“大酒”,而過量飲酒正是加重“溼毒”的關鍵因素。

6、貪涼

過食生冷食物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壞習慣是產生溼氣的重要環境,再加上現在溫暖潮溼的環境,可以說溼氣無處不在,體內溼氣重了,吃再多的藥,打再多的針也是不夠的!冬春進入你身體裡的重溼之氣,你不逼它,它自己是不會跑出來的!帶入夏秋必釀成大病——關節炎,“三高”,糖尿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疾病,接踵而來!所以祛溼刻不容緩!

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3款美食湯,健脾祛溼

1、黃豆肉排湯

材料:黃豆、肉排骨

做法:將黃豆洗乾淨之後浸泡十五分鐘;肉排洗乾淨之後切塊,然後用食鹽醃漬大約半個小時;將肉排骨和黃豆一起放入燉鍋中,隨後小火熬煮2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吃肉喝湯,並且全家人都是可以服用的。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去除體內的溼氣,對於去溼熱有著很不錯的作用。另外,日常如果出現了便秘、腳氣以及溼疹等情況,服用這道食譜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黃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少量的經常服用對於身體很有好處。

2、節瓜薏米淡菜湯

材料:節瓜、薏米、淡菜、陳皮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洗乾淨並且切好,然後一起放入鍋中用清水燉煮。

功效:這道食譜具有很好的健脾開胃以及清暑利溼的作用,日常如果出現了精神不好同時小便也不是很順暢的情況可以服用這道食譜,能夠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3、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豬腱、生薑、蜜棗、食鹽

做法:將豬腱洗乾淨,然後切片備用;將板藍根洗乾淨;將豬腱還有板藍根一起放入燉鍋中,大火熬煮三個小時;起鍋之後蓋好蓋子放涼,等到能夠喝的溫度時候放入食鹽就可以。

功效:這道食譜的顏色比較的深,服用之後中藥的味道也是比較濃郁的,雖然味道不是令人那麼容易接受,不過喝完能夠感覺到喉嚨非常的舒服。溼熱吃什麼好,這道板藍根燉豬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健康常識:常喝這3碗湯,可健脾祛溼,治溼氣還延緩衰老!快收藏

生活中如何祛溼

1、適量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方法,特使是長期呆在空調房中的白領,通過運動流汗祛除體內多餘的溼氣,對於健康十分有益。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2、注意室內通風

不通風是加重溼氣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細節也會導致周圍環境和身體裡的溼氣加重,比如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平時要適當開窗透氣,特別是房間內潮氣重時。

3、適當保暖

“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很容易讓溼邪侵入身體。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別太涼、洗頭後要及時吹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