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每個準備投資不良資產者必看

不良資產處置實在是一個特殊的領域:經濟越下行,它越興旺。這幾年,銀行壞賬年年攀升,網貸行業大洗牌,現金貸崛起,大量壞賬出現,“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即將進入黃金時代。

(一)信息準備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這座山其實就是信息不對稱。不良資產行業,痛點是信息不對稱:知道誰是老賴(債務人),但不知道他有什麼財產;知道了某企業(某人)有財產線索,但卻不知道他欠誰的債務。但反過來,其贏利點的核心基礎也正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掌握原債權人不掌握的信息(內幕)。

信息儲備是投資者介入不良資產領域的前提。為此,第一,要自建數據庫,分別建立債務和財產數據庫,收集各類資產、債務信息,分門別類,能利用搜索工具快速尋找、匹配;第二,需擅長利用第三方數據庫(例如裁判文書網、政府網站或某些收費網站)搜索信息;第三,要擅長篩選、核查信息,各類信息五花八門,真偽難辨,價值各有不同,需有能力也講效率地從中篩選具價值的信息。

(二)團隊準備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投資不良資產屬於高風險行業,專業技能要求很高,而投資者掌握原債權人不掌握(或不擅長)的技能也正是贏利基礎之一。投資者要有(自建、外聘、合作的)專業團隊來具體承辦。

專業團隊主要是指律師團隊,也包括具有重整、重組、談判、估值、交易結構設計、投行、數據挖掘和分析、資產管理以及營銷技能的專業人員。另外,對於一些工作量較大的事務(如到工商局查檔、資料錄入、現場查看等),可以外聘團隊(或散工)來輔助完成。

各個團隊作用不同,例如,律師團隊既能參與盡職調查,收集、掌握第一手信息,搶佔投資先機,也能參與案件代理以深挖核實關鍵線索,為購買債權打好紮實基礎,更能在債務人不配合的時候採取法律手段清收;在需要對債務人重整盤活時,需要有投行知識以及商務談判的人員參與;在購入大資產包時就需要資產管理人員進行日常維護,擬拆包轉售的時候就需要營銷人才推銷等;在收集信息、建立數據庫的時候就需要數據挖掘、數據研究分析的人才,等等。

「乾貨」每個準備投資不良資產者必看

(三)資金準備

不良資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有資金門檻,投資者至少要有一定的籌資能力(即使善於利用槓桿,但自有資金也不應少於100萬元)。

籌集資金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自籌、借貸、合股、有限合夥、與第三方(含基金)合作(股),吸收天使投資資金、風險投資資金等;如果屬於大企業或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定增、發債等方式。

目前,國內投資於不良資產行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個人,傳統資管行業的機構大資金(如養老機構、保險機構、財務公司)等則較少投入。

在資金的運用上,投資者如對項目確有信心,在自認為可把控風險、把控處置進度的情況之下,可以利用資金槓桿,通過與原債權人協議,以分期付款、延後付款、收益分成等辦法充分發揮已投入資金的效能。

另外,資金門檻也是排除其他競爭對手的有力手段。當年四大AMC擬轉讓的不少資產包金額巨大,當時只有外資機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才有實力參與,國內投資者鮮有加入競爭。因此,投資者如果能夠快速籌集鉅額資金,在組包(勾包)、議價、排除對手等方面將具有明顯的優勢。

(四)人脈及關係網準備

“一個好漢三個幫”。不良資產投資講求“大兵團、多兵種”聯合作戰,投資者要想左右逢源,建議與相關人士建立、保持良好關係及互動。有了這些關係網,無論在信息收集、項目篩選、信息核實、收購、處置等各個環節,都將勝人一籌。

同時,基於國情,投資者如能掌握原債權人不具備的(人脈)關係,在信息核實、資產處置過程中往往有立杆見影的效果(關係到位的,往往一個電話就能將久拖不決的事情辦妥)。

這些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專業律師,中介機構(評估行、拍賣行、測繪所),銀行或AMC的高管或經理,政府(尤其是國土、規劃、房管)職員,政法(尤其是執行局)幹警,私家偵探(在查詢公民信息、活動軌跡、家庭成員構成等方面有奇效),土豪金主等等。

(五)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度

不良資產行業玩得開的基礎之一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包括利用信息在時間、地域、真偽、多寡等方面的不對稱。

為此,投資者需時刻保持對不良資產行業信息的敏感度。例如,從宏觀角度來看,需對新頒政策、新增司法解釋、各地法院的司法實踐慣例、行業信息等堅持學習和研究,提高應變能力;從微觀角度來講,需養成時常留意報紙、媒介、網站涉及不良資產行業的債務、財產、資產處置等方面信息的習慣,並對信息加以收集和整理,舉一反三,在債務、財產的匹對、搜索、篩選及領悟方面下功夫,才能創造和抓住投資機會。

如果朋友們還想了解更多的不良資產投資訊息請登錄北京鼎盛潤誠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網站或者關注公眾號:dsrcbj。我們具有多年的金融不良資產投資經驗,有經驗豐富的業務團隊為大家全程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