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招賢榜」,不如讓退役軍人接受市場檢驗

6月4日,中國國防報發表《城市“搶”人才,招賢榜列上退役軍人更好》的評論文章。作者在分析時下諸多城市為吸引人才出臺的若干政策之後,提議社會應該認識到退役軍人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人才群體,建議將接收安置退役軍人納入人才強市規劃。從尊崇軍人和人才建設的方面來看,作者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從遵從市場經濟發展運行規律的方面來講,似乎值得商榷。

列入“招賢榜”,不如讓退役軍人接受市場檢驗

固然,退伍軍人身上具有很多優良品質,但市場經濟的發展遵從它自己固有的運行規律。在這一過程中,經濟規律通過市場調節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各大城市“搶”人才,正是市場經濟自我調節,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的結果。作者在文章中也承認:“城市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但我們更要看到:人才競爭的本質,則是市場競爭滿足自我發展需求的不同需要。

社會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就會不斷有滿足這一特定階段知識儲備人才的出現。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時勢造英雄”。市場經濟的調節包括政府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和市場自我調節這一“無形之手”兩個方面,文章的作者寄希望於國家宏觀調控來實現將接受和安置退役軍人納入人才強市規劃的目的,在筆者看來頗有本末倒置的意味。因為“有形的手”並不具備對抗經濟規律這雙“無形之手”的能力。

因此退役軍人這一特殊的人才群體還需要接受檢驗,至於能不能被接受,則要市場說了才算。與其寄希望於政策調控,不如加強學習,培養退役軍人具備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能力來得實在。(作者:風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