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20萬人後,他們找到了最佳運動方式……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各種運動的性價比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鍛鍊時間,同樣的強度,有些運動能更好的降低死亡率,降低精神問題,有些運動把人累個半死但作用有限。

01

鍛鍊能拯救精神負擔

《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最近刊發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

這項研究來頭還不小,研究主導者來自牛津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數據樣本來自美國CDC等機構。

他們在採樣的時候,將精神負擔和精神疾病集中在我們現代人常見的抑鬱、壓力、情緒問題等因素上,將嚴重程度劃分為自我感覺有上述問題以及被確診過抑鬱障礙。

鍛鍊類型方面,他們從這100多萬人的日常裡,一共識別出75種運動,他們將這些運動分為8大類,分別是熱門的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項目或泳池類、散步、其他無法歸類的。

對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來說,他們的統計結果顯示,無論選什麼類型,鍛鍊永遠比不鍛鍊好。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總樣本中,當精神狀況達到出現負擔的時間,左邊柱狀是完全不鍛鍊的人的,右邊藍色柱狀是鍛鍊者的。

可見在總人群中,只要鍛鍊,精神健康狀況就會好一些。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而在被診斷過抑鬱障礙的人群,也是一樣的。鍛鍊總比不鍛鍊強。

那對於我們精神狀況來說,哪種鍛鍊最划算呢?

總人群中前三名是:團隊活動、騎單車、有氧體操——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在抑鬱障礙人群中前兩名沒變,第三名換成了娛樂運動和其他——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這裡解釋一下,第三名的娛樂運動,其實是一種團隊體育鍛煉,基本上指的是低強,只是為了玩的籃球、足球活動。

這兩張圖最後一欄是家庭收入,研究者特意放在最後進行對比的。因為他們發現,家庭年收入5萬美元和家庭年收入1萬5千美元的人,精神負擔也不過減小10%多一點。

而鍛鍊,如圖所示,可以輕鬆超過金錢差額帶來的效果,連收益最低的運動都比它高些。而前三名則都有減少精神負擔20%以上的水平。

總體來說,對普通人精神健康最有利的,是團隊鍛鍊、騎單車和有氧體操。

02

運動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

上面我們說了解救精神問題,下面說說對肉身來說,哪種鍛鍊最划算呢?

為了尋找不同種類體育鍛煉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2016年英國科學家發表了一項連續追蹤10年,總樣本量8萬人的研究成果。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結果如上圖所示,第一名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等,它的降低全因死亡率水平最猛,達到47%的下降,直接甩開第二、第三名一大截。

第二名是游泳,第三名是有氧運動。

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前三名還是這三種運動——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不難看出,揮拍類的球類運動和有氧體操是在身心方面都受益很高的運動。

游泳對身體鍛鍊好處很大,但是關於降低精神負擔和解決精神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

騎單車反過來,對精神健康幫助很大,而對於身體鍛鍊方面,收益相對靠後。

鍛鍊多久對身體的收益最大呢?

很多人認為鍛鍊得越久越好,運動多多益善。而通過《柳葉刀》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想法是錯的。

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鍊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少於45分鐘,效果減弱,大於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而且很多都會產生負效應。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收益是看曲線降低,升高就精神負擔加重。

如圖,只有娛樂運動在60分鐘後還能產生收益。騎單車在60分鐘後還能勉強維持收益,其他的,有氧體操、散步、跑步等等全部在60分鐘之後產生負效應。

從頻次來說,也不用天天練,一週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

研究120万人后,他们找到了最佳运动方式……

和持續時間一樣,少於和超出都容易獲得負收益。所有運動裡只有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點,最多一

周6天。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網球、羽毛球對打,有氧體操,每次45-60分鐘,一週3-5天,收益最高。

如果你正在試著每天跑步,覺得討厭痛苦難以堅持,那不妨試試上面提到的揮拍類運動或者有氧體操等運動。

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個特別喜歡而且能堅持的運動,可以參考一下推薦運動量,增大原有收益。

如果你是個肥宅……那還是克服地心引力,先從椅子上起來最重要……

文明島,你的島!

你要的好,我都能給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