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米積台的前世今生1(形成篇)

因為米積臺鎮地處松滋、公安、江陵三縣交接地帶,所以被稱作為松滋的“東大門”。經考證,米積臺始建於清代文宗(即咸豐帝)時期,迄今已有近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了,曾被譽為松滋“晚興商貿巨鎮”,有著繁榮的過去。本期先來看看米積臺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松滋米積臺的前世今生1(形成篇)

清咸豐末年,米積臺的所在地還是荒湖一片。西部水源接長江,北水至涴市入河,南通洞庭湖。荒湖亂草覆面,蘆荷並生,人畜無入。湖中有一凸起湖面的土臺,常有汩(mì)雞子、野鴨子在此棲息。同治初年,遠方獵人因在土臺打汨雞子大有所獲,該臺隨之傳開而來。以後又有獵人、遊人將土臺作為安歇之處,有在此搭棚居住的,有開商鋪小店的。連續幾年江水無瀾,來荒湖的人不斷增多,住戶也與日俱增,加之四周開墾的農田頗有收成,於是土臺逐漸發展成集,叫做“汨雞臺”。“汩雞臺”與湖南有水路相通,湖南米商用船裝運大米堆放臺上,再轉運東西南北各集市銷售;復而以“汩雞臺”為碼頭,運載所需物資返回,久而久之,“汩雞臺”成了湖南商貿水運中的咽喉碼頭。1915年,松滋河形成,河東支幹提也相應築成。當時,西水上溯經沙道觀、新場、朱家埠通長江,北面也有內河抵涴市碼頭接長江。聯結西、南、北三面水路,彙集八方商客,名氣源遠流長的“汩雞臺”終於被商人以“米積臺”取而代之。自此,米積臺之名一直流傳至今。

松滋米積臺的前世今生1(形成篇)

由於米積臺地勢較高,郊野地勢平坦,經濟作物豐產,水陸交通方便,所以,外來人在米積臺定居者甚眾,多至十三個省、市、自治區。在定居者中間有山鄉農戶,有云遊四方的生意客,有躲壯丁的難民,有逃避官府權貴追捕的案犯……這些人分為本地人(原先在此安居的幾輩人,多來自本縣丘陵地區和宜都)、黃幫(以紅安為主)、漢幫(以漢陽縣為主)和北幫(以河南為主)。其中,黃幫人最多,僅棉花商張友山能召集到的同鄉人就多達兩千。

松滋米積臺的前世今生1(形成篇)

1913年,米積臺發展成吉祥、文昌、閘口、河街等四條大街。二十年代,米積臺又新發展了牛行街、毛家臺街、堤街等大小街道。1927年是米積臺人口的高峰期,固定人口萬餘,日流動人口數千。整個鎮,東西長約三公里,南北寬約兩公里。雖然米積臺比全縣其它鎮開發遲,但進展快,商貿鼎盛,當時被譽為“晚興商貿巨鎮”。1928年,米積臺貨物出入總額居全縣第二。

松滋米積臺的前世今生1(形成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