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角色雕刻時光,趙立新演技大賞

8月29日,惠風和暢,是趙立新的生日。人在瑞典忙工作的他,通過微博接收到了粉絲組團送出的祝福。身為一個“挑剔”的處女座,趙立新在追求完美主義的路上吟嘯徐行,為觀眾塑造了諸多耐人尋味的角色,不是流於快餐式的“行活”之作,而是經得起光陰淬鍊和打磨的經典。

他活成了多少人羨慕的模樣,卻依然保留赤子心,不貼標籤、不設限,“君子不器、達人成己”。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才華橫溢,“立”久彌新

如果不是《凰權》小說珠玉在前,也許很多人會好奇,《天盛長歌》裡的“辛子硯”是為趙立新“獨家定製”的吧?朝堂上的“詭辯手”;家庭裡的“妻管嚴”;風月場的“登徒子”……他把“天盛第一才子”的赤膽忠心、溫潤儒雅、巧舌如簧等特性糅在一起,熱烈時如火,決絕時似冰。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他與陳坤組成的“一辛一弈”CP,一明一暗,一君一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在“寧弈”的“小狸貓”鳳知微面前,他又化身“辛懟懟”,兩人展開了一場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華山論劍,一本正經又可愛無敵。無論是與陳坤、倪妮兩位青年實力派切磋演技,還是與倪大紅、侯巖松等同儕飆戲,都遊刃有餘。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這個角色很容易讓人想起11年前《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同樣是滿腹經綸,同樣是八面玲瓏,同樣是香草美人,不同的是,懷揣著滿心無奈的“沈一石”,終以“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

悲憫棄世,道是無情卻有情。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相比“辛子硯”,後者充滿悲劇色彩,但卻關照現實與人性。即便被現實撞得破頭血流,也要為人生全力以赴,“沈一石”的悲劇人生有其歷史必然性,趙立新情緒飽滿的表演,深入思索,傳遞悲天憫人的情懷。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他坦言:“演員的最高境界是融入角色,代其行事。”《羋月傳》中,趙立新代“張儀”行事,將歷史上那個能言善辯的謀臣形象詮釋得真實而又接地氣,機智不失風度。在這部年度“劇王”中的出類拔萃的表演,讓他圈了大波好感度,併為“大爆”積蓄力量。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從“沈一石”到“張儀”再到“辛子硯”,這些角色春蘭秋菊,各具特色。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修養與氣質,或是豪邁灑脫、寄情山水,或是憂國憂民、兼濟天下,或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這,恰是趙立新自身氣質的集大成者,是一位“知識分子”演員賦予角色的魅力所在,他身上有著傳統知識分子的傲氣,從容卻不失分寸,就像林語堂筆下的“獨往獨來,存真保誠,有氣骨,有識見,有操守。”

他的演技,堪稱行走的教科書。屏幕上的角色並不拘泥於和他氣質相投的文人形象,更有云泥之別者,如胡玫版《曹操》中的一代梟雄。鮑國安、張豐毅、姜文、陳建斌、於和偉、趙立新、謝君豪都演過曹操,鮑國安勝在“奸”,陳建斌勝在“詐” ……趙立新版添了幾分“正氣”,亦正亦邪,是梟雄亦是英雄。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經典角色和好演員之間,就像手足一般,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角色與演員融為一體,演員敬業到極點,才會入戲太深,把自己當成飾演的人物,趙立新既能迅速進入到角色中去,“代其行事”,又能果斷從中抽離,活成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溫故知“新”,情懷落地

古裝戲裡的趙立新,向觀眾傳遞了人物之外的思考,關於歷史、關於時代、關於人性,而在現代戲中,他的角色反差頗大,不是“正反派”能簡單定義,好的演員,敢於挑戰不同氣質的角色,敢於迎接更多可能性,提升對角色的創造力。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先說讓他喜提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於無聲處》,“暗度陳倉的陳,樂在其中的其,扭轉乾坤的乾。”“陳其乾”自我介紹的用詞與方式,有著強烈的自我暗示,野心勃勃,自視甚高。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有腔調的“滬普”、乾脆利落的表達,輕微神經質的做派,趙立新演活了全劇性格最矛盾、心理活動最複雜、始終處於掙扎的“陳其乾”。

“無論角色大小,我盡心去做,為的是來年見面不慚愧。”《中國式關係》也讓他獲得了白玉蘭獎的提名,“沈運”一角,看似卑微、渺小,一度被視為猥瑣、陰暗的“小人”,在心愛的人面前,也保留了一份溫存和暖心。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我記得你去年秋天的模樣,灰色的貝雷帽,平靜的心。”又是一年秋天到,人們想起聶魯達的詩,是否會想起那個曾經喜歡“黃昏、荒郊和憂傷,如今卻嚮往清晨、市區和寧靜”的“沈大姑爺”?

知乎上,趙立新關注了話題:“杜月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為演《遠大前程》裡的“陸昱晟”翻遍了杜月笙所有的史料,敬業之心可見一斑。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長相很有辨識度的趙立新,與臉頰狹長、招風耳的杜月笙“形不似”,但卻將人物刻畫得相當“傳神”,江湖上呼風喚雨的“大佬”多了人情味,看似溫和儒雅,骨子裡卻狠得要命,他將“一代奇亨”拿捏得別有風味。

演員與角色各具氣質,要創造鮮明人物,兩者就得達到矛盾統一。“最好的陸先生”給了觀眾驚喜和意外感,他的光芒一度蓋過了主角,不僅僅是因為演技好,更因為他本身,就是生活的主角,達人方能立己。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與馮小剛合作了兩部電影,是綠葉,卻厚重敦實,《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史為民”,官在其位,不謀其職,甚是諷刺,《芳華》中的“寧政委”,自帶天然威嚴感,又有一種不允許下屬違背命令的“官樣”。前者黑色幽默,後者寫實自然,連馮小剛都忍不住誇讚:“他的戲真好,(角色)年紀可上可下,塑造能力強。”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以赤子心,砥礪前行

《聲臨其境》的舞臺上,我們看到“聲音天才”趙立新,而他精通英語、俄語、瑞典語、法語、意大利語五門外語的才華讓人敬佩不已。有人說,“趙老師”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殊不知,他的人生,一路走來就像開了外掛,所向披靡。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他用半輩子的時間,寫就了一本《傳奇人生》。

從小泡在書堆里長大的他,嗜書如命,卷不離手,活成了真·文藝青年的典範。輕鬆考入中戲,進入百年不遇的實驗班,接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領域,又被公派到俄羅斯留學,期間,八個月拿下俄語、四個月拿下瑞典語,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來時的路,每一步都是征程。

機緣巧合去到瑞典國家劇院,初出茅廬的他,憑藉才華與實力叱吒瑞典戲劇圈,他飾演主角的劇拿到了歐洲文化首都最佳劇目獎以及外國最佳劇目獎,被贊為“一個東方之鷹,待著黑色的翅膀的鷹不斷地在整個舞臺的空氣中翱翔,即使它的肉身已經過去,它的影子還留在空氣之中。”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2000年歸國,到中戲教學,隨後投身影視一線,演員、編劇、導演、主持人,一體千面,有口皆碑。前幾年,“小鮮肉+大IP”屢試不爽,實力派備受冷落,以趙立新為代表的實力演員的“翻身”,佐證了亙古不變的道理:是金子總會發光。

在最熱愛的戲劇舞臺上,他從未停止燃燒自己。執導、主演,從早些年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婚姻風景》、《枕頭人》到近些年的《大先生》,他對話劇的操盤能力得到了觀眾和業界的一致認可。04年人藝小劇場的《父親》,14年後國家大劇院的《父親》,足見“戲痴”趙立新的堅持、執著、匠心與完美主義。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創作於1887年的《父親》是被譽為“世界現代戲劇之父”的瑞典著名劇作家斯特林堡第一部自然主義戲劇,對這部作品有著極深情節的趙立新,從去年冬天到今年盛夏,先後兩次將它搬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他用深厚般的內力駕馭著這部深刻、嚴肅、詩性又不羈的戲劇,以正邪參半的靈魂遊走在舞臺上。

趙立新正神色自若闊步走向“天命之年”。這個被金星吐槽“吃火龍果都要吐籽的男人”,對於細節的較真、嚴苛,直接體現在他的日常和作品中,作為一個百分百的“處女座”,他的完美主義,不侷限於某件事、某個角色,而是將其完全融入生活和處事中。

用角色雕刻时光,赵立新演技大赏

向來對戲嚴要求的他,一致秉承著“蒼白、單一、沒有血肉的角色不接;諂媚市場的不接”兩大選劇準則,兢兢業業,戲大過天。談及很多人眼中充滿敬仰的“老戲骨”稱呼,他直言不諱:“不喜歡”,近而不浮、清醒恪守。天命之年,趙立新對個人和行業的發展始終懷揣著赤子之心,空谷幽蘭自葳蕤。


分享到:


相關文章: